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澆灌對綠化生態系統的保障評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水灌溉對綠地植物的影響
1對綠地植物生長的影響中水中含有大量養元素,可以促進植物生長。與自來水對比二級處理水和一般三級處理水灌溉能顯著促進草坪草的生長,較明顯地增強草坪草抗性,而深度處理的三級處理水反而不顯著。但如果中水含有大量的鹽離子和其他毒害離子,對綠地植物的生長不利。且中水灌溉對植物的影響與植物種類、生物學特性有關。
2對綠地植物生理特性的影響不同水質灌溉對草坪草的細胞膜透性沒有明顯影響,二級處理水和一般三級處理水的草坪草的細胞膜透性較小,從而說明二級處理水和一般三級處理水灌溉對草坪草來說不是逆境,反而是有利的條件。植物的光合和蒸騰作用是植物的兩個密切相關的生理過程,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著直接而重大的影響。中水灌溉綠地植物會影響其代謝、物質及氣體交換,這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光合作用的各項指標,包括凈光合速率、蒸騰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氣孔導度。這是由于中水中含有高鹽分,會導致綠地植物葉片葉綠素和凈光合速率下降,生長減弱。但因植物種類、水質的不同而各異。中水中的某些養分水平要超過綠地喬灌植物所需的養分量,因此使用中水可以減少植物對肥料的需求,其中氮、磷、鉀、硫是最有用的營養元素。但長時間使用中水灌溉,可能會導致植物生長所需的某些微量元素缺乏。
3對綠地植物毒害離子含量的影響對植物產生毒害的離子主要為鈉離子、氯離子和硼離子及重金屬離子。鈉離子和氯離子均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并轉移到葉中,由于鹽能被葉直接吸收,含有高鈉或高氯的灌溉水通過高處噴撒也會對植物的葉產生顯著的毒害影響。氯化物可使植物老葉邊緣出現葉灼傷,并向后發展到葉刃。當二級出水余氯為1.0mg•L-1時,對植物株高、光合速率的影響達到顯著性水平,低于該濃度則各指標均未受影響;當二級出水余氯為1.5mg•L-1時,對苗期高羊茅理化指標的影響多數達顯著性水平。高硼量對植物危害明顯,即使灌溉水中的硼濃度低達1mg•L-1也會對大多數景觀植物產生毒害,并能導致葉灼傷,最常見的明顯癥狀是在老葉邊緣產生黑斑。中水灌溉可以引起硼在植物體內的積累,但不足以對植物造成傷害。重金屬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但目前國內外各污水廠生產的中水中重金屬含量都低于國家標準。因此中水灌溉綠地植物,重金屬和其他礦物元素對植物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會造成傷害。
中水灌溉對土壤化學性質的影響
1中水灌溉對pH值的影響pH值是土壤中一個綜合性很強的指標。如果土壤中的pH值過高,會引起植物葉中的鐵或鎂缺乏,導致萎黃病。經清水和二級中水不同配比灌溉后,土壤pH值都有微弱的提高,但都沒有明顯的變化。實驗土樣pH值介于7.58~8.01,近于中性,使得一些重金屬的活度急劇降低,更有利于植物生長。
2中水灌溉對土壤中有機質的影響中水灌溉能使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明顯增加,經不同配比二級中水灌溉后,土壤有機質含量均隨著灌溉時間、次數和濃度的增加而增加。有機質含量遠超過肥沃土壤的標準,能更好地滿足植被生長的需要。經100%二級中水灌溉后,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最高,這主要是由于再生水中高含量的有機物質所致。
3中水灌溉綠地對土壤微生物數量的影響中水灌溉可使綠地土壤微生物數量相對增加,促進土壤細菌、真菌、放線菌的繁衍,但與灌溉水的水質、氣溫、土壤濕度、有機質多少及種類等諸多因素有關。長期連續的中水灌溉能否造成懸浮雜質、鹽分等在局部區域大量積累,引起土壤理化性質的變化,從而影響微生物數量的種類與分布,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
4中水灌溉對地下水質影響中水灌溉園林綠地,由于其水質中含有較多的氮、磷等營養元素和其他一些對水質易造成污染的物質,在短期中水灌溉后,地下水比灌溉前含有較高的pH值、余氯、總氮、總磷、細菌總數和糞大腸桿菌總數;而在清水灌溉后,氯化物、BOD5、CODcr、糞大腸桿菌總數呈減小(少)趨勢。與清水灌溉前后水質變化相比,中水灌溉后有水質變化幅度相對較小,是因為中水水質中本身指標值較高的緣故。因此,中水灌溉會使地下水中一些物質含量增加,是否會對地下水產生污染,這主要與灌溉中水水質指標有關,還與灌溉綠地土壤類型、理化性質、營養狀況以及所生長植物種類對一些易造成污染物質的吸收利用程度、甚至自然降雨等多種因素有關。
5中水灌溉綠地對人體健康影響的風險性評價中水水質中的化學致癌物質(鉻、砷、鎘)、化學非致癌物質(鉛、鎳、氰化物、氟化物、氨氮、揮發酚)致癌風險閾值P分別在10-6•a-1、10-7•a-1數量級以下,分別小于國際權威機構制定的風險閾值10-5•a-1、10-6•a-1數量級;致病微生物(輪狀病毒、甲肝病毒、柯薩奇病毒)致病風險P均在10-5數量級以下,小于風險閾值10-4數量級。由此表明,中水運用于城市綠地灌溉中是安全的、可行的,不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危害。
結語
合理中水灌溉能促進植物生長、使土壤營養成分增加、促進土壤微生物繁衍,不會對地下水造成污染;中水中有害化學物質含量、致病微生物數量在風險閾值之內,具有安全性,可以進行廣泛的推廣應用。
作者:曹鐵然單位:黑龍江辰能環境技術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