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田水利建設的調研與反思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工程建設與運行維護情況
1建設情況近年來,我縣多方籌集資金,興建了一批有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水利工程,為全縣的農業灌溉、防洪減災、飲水安全、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保障。據統計,自2002年至2010年,全縣累計新建成整修各類水利工程14193處,新增灌溉面積10.20萬畝,改善灌溉面積21.40萬畝。從近五年來看,年度工程建設數量基本持平,農田灌排工程建設的水平逐步提高,投資呈現多元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走向良性發展。
2工程運行維護情況從調研情況看,光山縣143處灌溉工程已運行三十余年,老化和損毀嚴重,已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特別是農村稅費改革和取消“兩工”后,對灌區渠道正常清淤整修無法組織實施,尤其是小型灌溉工程,一是水源工程即水庫多為病險水庫,其水量達不到設計標準,二是由于缺乏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工程維護管理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加上國家對灌區工程投入嚴重不足,地方財政困難無力整修,工程老化和損毀狀態嚴重,工程建設和改造速度落后于工程老化與損毀速度。如五岳水庫灌區自1975年投入運行以來,30余年來一直未作大的技術改造和整修,只是在“九五”之間利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分三年對支斗渠進行部分改造,共改造渠道84條,長度94.47km,其中襯砌長度12.31km,改善灌溉面積4萬畝。
3投入情況從數字分析來看,年總投入和政府投入逐年加大,政府投資主要集中在中央、省和縣級財政投入、稅費改革和“兩工”取消前,受益農戶主要是以投勞抵資的方式進入投入,稅費改革和“兩工”取消后,由農民協會組織受益群眾投勞抵資比例明顯降低,但農民以入股投入和社會資金投入比例加大,呈現出了“水利為社會、社會辦水利”的新局面。同時,就光山縣農田水利建設年投入和年規劃需求分析,年投入和年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近幾年農田水利建設的投入不斷增加,水利工程情況是有一定的改善,但仍不能滿足新形勢下農業生產對投入的要求。
幾點建議
1根據本次綜合調研情況和水利工程建設實際,建議上級主管部門在項目資金批復中,應針對各市、縣財政收入實際和農民的收入水平,確定市縣財政配套和群眾自籌比例,甚至不要求縣配套。對一些關于新農村建設的公益小型水利工程建設也要盡量減少縣配套和群眾自籌,讓群眾實實在在享受到國家惠民政策的好處。
2進一步強化政府對農村水利的責任。農村水利直接為“三農”服務,事關農民飲水安全、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村生態安全,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造成影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一段時間以來,認為農村水利是小事,是地方的事,是農民自己的事,在政策上主張弱化政府的責任,在管理上采取由上級向下級放的策略,把農村水利建設與管理的任務放到縣、鄉,甚至完全交給農民。其結果會由于市場失靈、政府缺位,導致農村水利投入嚴重不足,工程老化加速、效益衰減加快。因此,必須從統籌城鄉發展的全局和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高度,認識和對待農村水利的性質和事權劃分,統一思想,進一步強化各級政府對搞好農村水利的重要責任,這是保證農村水利事業健康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3大幅度增加水利建設的投入。以往的低低投入方式造成工程不配套、建設標準低、缺乏必要的維護、難以正常發揮效益等問題。適應新的形勢,特別是考慮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需要,必須根據農村水利的性質和政府的責任,對解決農村水利投入的思路進行重大調整,大幅度增加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導、農民自愿投入為基礎、其他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多元化投入機制。一是中央及省級財政應大幅度增加對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補助專項資金規模。二是調整水利建設資金的投資結構,加大對中小型灌區骨干工程的投資比例。三是加大省財政對農村飲水安全項目投資比例。
4統一編制縣級農村水利發展規劃。為了有利于各部門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發揮投資的整體效益,農村水利必須堅持規劃先行的原則,把統一規劃作為農村水利建設和安排財政投資的前提條件和重要依據。建議省出臺專門文件,要求在縣政府的領導下,由水利部門牽頭,有關部門參加,統一編制農村水利建設規劃。規劃編制完成后,按一定的程序報批。經過批準的規劃,所有相關部門和單位都要嚴格執行,不能隨意變更或中止。
5切實解決基層水管單位的功能發揮問題。基層水管單位在了解和掌握基層水利情況、貫徹涉水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協助編制農村水利建設規劃、組織發動群眾開展農村水利建設、提供工程建設與管理技術服務以及組織防汛抗旱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由于管理不規范和基層財政困難等原因,多數基層水管單位管理機制不活、經費嚴重不足等問題沒有解決,水管單位的功能不能有效發揮,有些水管單位甚至無力維持下去。建議進一步加大水管單位體制改革力度,對基層水管單位定崗定編,測定管理維護經費,明確經費由財政負擔,以保證其公益性服務職能的正常履行。
作者:吳傳鋒單位:光山縣龍山水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