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實時動態技術在土地資源測量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通過對實時動態技術的工作原理、優點和不足進行分析,探究了實時動態技術的主要應用。
關鍵詞:
實時動態技術;土地測繪;工作原理;應用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土地資源得到了科學的開發和利用,在房產事業、森林工程和資源開采中,土地數據測繪技術得到了提高,相關技術人員在傳統GPS全球定位測繪的基礎上進行技術的改進,實現了RTK實時動態測繪技術,不僅提高了測繪的精確性,還極大的縮短了測繪的時間,給企業帶來了成本上的節約。傳統的GPS全球定位系統只是對土地進行測量,給工程施工和國家的經濟建設提供了便利。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一種實時動態定位技術得到了開發,這種實時動態技術是以傳統的GPS為基礎,不僅能夠測量土地的高低平緩的環境,還能夠確認權屬地界、境界等地籍測量工作,這給相關工作者帶來了極大的工作方便,推動了企業工程建設的速率,也有利于國家的土地資源管理。
1實時動態技術的定義
所謂實時動態技術,即RealTimeKinematic,RTK。實際上,RTK是基于載波相位觀測值的一種實時動態定位技術,也是在GPS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RTK技術可以實時地提供流動站在指定坐標系中的三維定位結果,在一定的范圍內,它可以達到厘米級精度,屬于目前比較先進的一種GPS定位測量方式。
2差分工作原理
RTK實時動態技術的工作原理是一種GPS差分技術。GPS差分技術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偽距差分,另一種是載波差分,兩者具有不同的特點,而實時動態技術應用的是載波差分原理,下面就其差異性進行介紹:
2.1偽距差分原理。
偽距差分是一種應用較廣泛的測繪技術,其精確的等級可以達到米級,在精確范圍要求較低的工程中可以使用。其工作原理是在基準站對所有衛星進行檢測,根據實時的坐標顯示,計算出基準站與衛星之間的距離。并與測得的偽距進行差值計算,得出相對的校正值,同一時間提供給相關測繪的工作者,工作人員通過校正值與測得的數量值差分計算,得出實際的測量結果。
2.2載波相位差分原理。
載波相位差分原理也就是PTK實時動態技術,所謂動態技術,其關鍵在于計算差分的流動臺可以是移動的,亦可以是靜止的,這給工程測繪提供較大的實用性。并且載波相位的差分計算具有較高的精確性,能夠精確到厘米級的,在地籍測繪管理中具有較大的優越性,提高了相關工作人員的施工精度。其工作原理是,正對同一個衛星,基準臺和流動臺同時接收信號,并計算基準臺與衛星之間的距離,與偽距比較計算差分,再將校正值發送到流動站,進行多次的精確比較,知道校正值未定為止,同一時間相關工作人員接收校正值,對所測得區域進行實時的測量。
3RTK在土地資源地籍測量中的應用
3.1RTK土地資源測繪的基本步驟。
RTK實時動態技術在具體的測繪中要依據測繪步驟要注意要點進行,才能夠得到準確的數值,相關工作人員要不斷的提高自身專業知識水平,掌握技術規范,熟練的運用實時動態測繪技術。首先,確定控制點,在收集測區內,至少選擇三個分布比較均勻的控制點。其次,合理地設置主機。主機是實時動態技術測繪中的重點,要安置在測繪的中心地帶,周圍避免有遮擋物和水源,避免在衛星信號接收過程中造成干擾,影響測繪質量。可以安置在空曠區域的中心地帶,增加信號接收的范圍,也方便測繪中其他步驟的實施。第三,檢測控制點坐標。相關工作人員要落實工作的職責,對測繪儀器的參數進行檢測,將正確的參數輸入到信息化設備中,在檢測無誤后進行下一項工作。第四,碎部點采集。最后,進行數據傳輸和內業處理。
3.2RTK土地資源測繪的基本內容。
在RTK實時動態技術測繪的應用中,測繪的基本內容主要有兩點,一種是圖根控制測量,兩一種是碎部測量,而由于測繪地質環境的影響,往往兩種測量技術要進行結合使用,才能達到所要求的精度。1)圖根控制測量。圖根測量是以布網技術為基礎發展的,在測量中通過對布置點的設計,完成測量任務,可以對測量平面進行分區域的布點設計。布點的設計要結合RTK實時動態技術的測繪要求和碎部測繪的進一步實施進行,做好選擇位置空曠,有較少阻擋物質的區域。由于實時動態技術的測繪速度較快,可以不計算布點的坐標和時間就可以進行數據記錄,分分鐘就可以測得較多的實地數據。給相關工作人員減輕了工作負擔,較少了測繪人員的使用數量,高科技不僅提供了科學的施工數據,還節約了企業的人員開支。2)碎步測量。地籍測量中,應用RTK中碎部測量時,無需進行圖根控制測量,可以根據分布在測區內的一些基準點,直接測量各碎部點。相比傳統測量作業,RTK進行碎步測量的作業范圍更加廣泛,通常在沿基準站方向,只要阻擋物較少,RTK的作用半徑可以達到十幾千米;RTK可以減少做一些控制和換站的工作量;RTK實現了單人作業,縮減了測量人數,為企業節省了許多開支。
4實時動態技術的優點和不足
4.1優點。RTK實時動態技術在測繪中的應用,縮短了測繪所需要的時間。在大面積的測繪區域中,只要進行控制點和主機的選擇就可以進行整體區域的測量,改變了傳統的分級布網測繪模式,極大的縮短了測繪工作流程,先進技術的應用還簡化了工作的細節,較少了測繪工作流程,實現了單人可進行整體測繪的局面,從測繪初始到成圖僅需要較少的時間,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在RTK實時動態技術的應用中,內業成圖具有較高的精確度,而且可以根據所采集的數據,自動的處理數據,分析分幅和接邊情況,提供出準確的數字地圖。各個監測站之間,由于測繪速度的快速,也不用進行通視,節省了施工步驟。
4.2不足。
RTK實時動態測繪技術雖然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還存在一定的不足,相關工作人員要根據具體的測繪情形選擇性使用。RTK實時動態技術的應用適宜在空曠的區域進行作業,以便接受信號能夠實現實時性和準確性,但是由于施工環境和施工項目的要求,在峽谷、森林和城市等地區具有較大的應用障礙,較多的遮蔽物影響了信號的接受,導致RTK實時動態技術中的主機信號接收和碎部測繪無法進行。RTK實時動態技術具有精確的測繪值,其測繪的時間也是較短,但是高精度的測量技術極易受到信號的干擾。在城市樓盤的測繪中,高頻率的地面信號會嚴重影響衛星信號的接受,另外,樹木等較高障礙物會阻隔信號,RTK測繪不能夠進行高效的接受,造成數據的偏差和時間的延誤。RTK實時動態技術在應用中存在較大的優勢,但是也具有很多的不足,接受衛星信號的能力弱,在遮蔽物較多和高頻率的信號覆蓋區,不能高效的接收衛星信號。相關工作人員在具體的應用中,要熟悉操作的要點,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并不斷對實時動態技術進行革新,在目前的優勢上更近一步,不斷的為企業和國家創造更多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畢睿婷.實時動態技術在土地資源測量中的應用[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3):132.
[2]王霞.淺談GPS實時動態技術在土地測量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11(3):106.
作者:張笑蓉 劉璐 單位:山西水利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