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機化發展的調研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農機化發展不平衡。農業生產的耕種收各個環節機械化水平不平衡,目前,種植、收獲環節機械化程度較低,是影響和制約本溪縣農機化整體水平提升的主要“瓶頸”。
(2)農機裝備結構不合理。動力機械發展快,配套機械發展慢;小型機具多,大中型機具跟不上發展需要;種植機械、收獲機械發展緩慢,制約了農業生產關鍵環節機械化的發展。
(3)地方財政投入不到位。目前地方財政投入農機化發展的資金很少,不能很好地起到激勵和拉動作用,需要地方配套的農機化項目資金不能足額配套,導致農機化項目操作難度較大。
(4)農機安全執法監管難。農民以及農機手的依法用機觀念薄弱,登記上牌率、年檢率、駕駛人持證率較低,很多農機手存在無證駕駛現象,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5)農機專業合作組織建設不能滿足農業生產需求。總體上看,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勢頭良好,但是發展尚在示范和探索中,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約,服務層次、經營規模和運行機制等還有待完善。機庫棚、機耕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在資金、建設用地等方面缺乏相應的優惠扶持政策。
(6)土地分散經營。目前的土地家庭承包經營制,形成土地經營分散化,大大降低了農業機械的作業效率,大型農業機械根本無法發揮最大效能,制約了農機裝備結構的優化升級。
2促進農機化發展的措施和建議
(1)把農機化發展納入政府目標管理。把農業機械化綜合水平指標寫入縣政府考核文件中,年終直接為各鄉鎮考核評分。為促進全縣農機化綜合水平的提高,以行政村為單位,縣政府定期對各行政村的農業機械化綜合水平進行考核評比。到2015年底,對農業機械化綜合水平達到95%以上的,授予“農機化示范村”稱號,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5%以上的,評為“農機化達標村”,以提高各級政府對農機化發展的重視程度。
(2)增加各級財政投入,提高農業生產關鍵環節和薄弱環節的農機化水平。把農業生產關鍵環節,播種、收獲等薄弱環節作為重點,深入開展機具的試驗改進和示范推廣工作,加強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在購機補貼、作業補貼等方面進行政策傾斜,重點補貼精少量播種機、水稻插秧機、玉米收獲機和深松機等。通過加大農機投入,圍繞科技進步來轉變農機化增長方式,以增量調整帶動存量優化,以存量優化促進結構升級,確保農機總量穩步增長,發展水平和發展質量全面提高。
(3)優化農機裝備結構,提升農機裝備水平。把提高農業機械裝備水平和調整農業機械裝備結構作為主要發展方向,大幅提高和擴大先進保護性耕作機械、精量播種機械、田間植保機械和玉米收獲機械等裝備數量。通過國家和地方農業機械化發展相關政策及各種農業機械化發展項目等來優化農業機械裝備結構和提高農業機械化裝備水平,以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4)強化農機安全生產監管。以“創建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為契機,通過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等活動,重點治理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無牌行駛、無證駕駛、脫檢脫審和違章載人等違章行為,消除事故隱患。農機“三率”不高,關鍵癥結在于農機監理缺乏有效的執法手段,建議政府制定聯合執法機制,強化交通和農機聯合執法,加強對上路行駛拖拉機的監管力度。
(5)加強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提高農機化服務能力。一是充分鼓勵和調動各方面的力量投入到農機合作社建設發展工作中,吸引更多的農機大戶和農機專業戶加入農機合作社,穩步推進農機合作社總量增長。二是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購機補貼、專項扶持資金、金融信貸和建設用地等方面為農機合作社建設提供更大支持。可以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對依法登記注冊、組織運行規范、服務能力強和發展前景好的農機專業合作社進行獎勵,獎勵資金重點用于合作社的機具棚、維修車間和庫房建設。
(6)積極引導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建議縣、鎮、村3級制定得力措施,大力推進土地流轉和農田基本建設工作,改革耕作制度,積極引導農民實行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和連片種植,統一耕作管理,統一機械作業,有效降低作業成本,提高作業效率,加快農業機械化發展進程。
(7)加大農機培訓投入,調整培訓結構。圍繞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要求,根據農村與農民特點和市場需求,拓展培訓內容,增加培訓課程,擴大培訓規模,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適用性,幫助農民和機手掌握1種以上適用技術和技能,真正培訓出一批懂安全、知法規和會操作的實用型農機人才。
作者:吳君高峰單位:遼寧省本溪縣南甸子鎮農業站遼寧省本溪縣農機監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