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英譯漢中矛盾修辭法的比較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矛盾修辭法是將兩個截然相反的意義融入到一個修飾語的結構中以達到強烈對比效果。本文以《羅密歐與朱麗葉》及曹禺、朱生豪先生譯本為例,探討矛盾修辭法英譯漢中的比較研究,旨在理解內涵并掌握科學實用的漢譯法則。
0引言
矛盾修辭法(Oxymoron)產生于歐洲,是西方文學作品中一種獨特的修辭手法。自14世紀英國文藝復興以來,它就作為一種常見的文學修辭語言被廣泛運用到文學作品中,尤以莎士比亞的一系列經典劇作最為著名,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莎翁創造性地將這種修辭手法引入了文學,賦予其新生的活力。它起源于希臘詞oxusmoros,由oxus(敏銳的)和moros(魯鈍的)兩部分組成,意為“敏銳的愚鈍或精明的傻瓜”,可看出矛盾修辭法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集合體。牛津英語詞典定義為:“矛盾修飾法是一種修辭手法,通過這種修辭手法,將矛盾或不協調的術語結合起來,以陳述或表達觀點;一種表達,它的表面或字面意義上的意思是自相矛盾或荒謬,但只涉及一個要點?!逼涿苤饕w現在詞匯層面,將兩個相反特性詞相結合來描述同一事物,旨在反映作者復雜矛盾的內心情感,將客體內在的邏輯聯系起來,給讀者以意想不到的新奇的震撼效果。據調查,莎翁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著作中使用這種修辭手法多達25處,促進了英國文學的發展,獨創并豐富了英語詞匯,許多流傳至今成為耳熟能詳的習語,如truelies(真實的謊言)、sweetbitterness(甜蜜的痛苦)等。那么如何在漢譯時既保留“自相矛盾”的構詞特點,又體現內在意義則是本文的研究重點和目的。
1矛盾修辭法結構
在探討翻譯方法之前,需弄清矛盾修辭法的英文構詞規律。
1.1詞性層面劃分結構形容詞+名詞:此結構最為常見,在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用來表達角色內心的矛盾情感。
1.2詞意層面劃分結構完全反義關系。完全反義關系是指結構中的兩個詞意義完全相反。
2矛盾修辭法的漢譯方法及比較
2.1主要翻譯方法直譯。直譯不僅忠于原文,而且保留了原作者的寫作風格。如朱生豪先生譯文“啊,沉重的輕浮,嚴肅的狂妄,整齊的混亂,鉛鑄的羽毛,光明的煙霧,寒冷的火焰,憔悴的健康,永遠覺醒的睡眠,否定的存在!”生動地描繪了羅密歐心碎后悲痛矛盾的心理,再現了莎翁獨具特色的寫作風格,名詞作形容詞起修飾作用,翻譯起來簡潔有力,節奏感強,符合漢語習慣。但有學者稱之為“逐字翻譯”,具有生硬、重復和冗長的缺點,認為有時太過忠實的譯文會產生歧義和誤解。
2.2譯文對比本文選取劇中Romeo的一段臺詞將曹禺和朱生豪先生的譯文進一步對比研究。曹禺譯:柔蜜歐:哦,愛里爆出戰爭的煙火,恨里又有柔軟的溫存,又是重,又是輕,莊嚴里卻聽見輕浮的笑聲,從一片空虛忽然出來一片天地,烏煙瘴氣的,仔細看又有些光明。羽毛忽然像鉛鐵那樣重,黑煙發亮,火焰如冰,健康就是病。明明是睡又在醒,說它是什么,它就不是什么。朱生豪譯:羅密歐:啊,吵吵鬧鬧的相愛,親親熱熱的怨恨!啊,無中生有的一切!啊,沉重的輕浮,嚴肅的狂妄,整齊的混亂,鉛鑄的羽毛,光明的煙霧,寒冷的火焰,憔悴的健康,永遠覺醒的睡眠,否定的存在!首先,二人側重不同的翻譯方法。曹禺先生較傾向于“歸化”,他不拘泥于原文句法結構的限制,而是大膽釋譯,點出背后隱藏的沖突性,達到了“神似”和“雅”的效果,如將Romeo譯成了“柔蜜歐”,更能彰顯其人物個性。然而,朱生豪先生更主張翻譯的“異化”,他堅持要最大化地忠于原文的結構和形式,翻譯時采取或字面本意或分譯的方法。針對合成詞作為一個整體修飾后面的名詞這類情況,朱先生多采用漢語中“的”結構應對,很好地詮釋了“信”、“達”之原則。例如Mis-shapenchaosofwell-seemingforms這句朱先生譯為“整齊的混亂”,曹先生則是“從一片空虛忽然出來一片天地,烏煙瘴氣的,仔細看又有些光明”。其次,二人的風格也不盡相同。曹譯似詩,而朱譯如散文體。朱先生的“哦,愛里爆出戰爭的煙火,恨里又有柔軟的溫存”,頗為灑脫,易于理解;曹先生的“啊,吵吵鬧鬧的相愛,親親熱熱的怨恨”則體現了戲劇性,更具舞臺表演和情感流露的張力。
3結語
綜上所述,矛盾修辭法作為英語語言中特有的修辭手法,富有戲劇性,能將兩個含義相悖的詞融合在一起來表現人物內心復雜矛盾的情感變化和表里沖突的鮮明個性,漢譯時可選取直譯、意譯或分譯。但方法側重點的差異又會呈現出各異的翻譯風格。因此,譯者應權衡兩種語言系統、文化背景和民族傳統的差異,使譯文既準確表達矛盾修辭法蘊含的對立矛盾、忠于原作者的意圖,又滿足目標讀者。
作者:王茜雅 單位:大連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