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學術教學提升本科生文獻創新能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當前理工專業本科生文獻檢索與寫作能力的培養存在諸多不足,相關課程教學效果有限。學術性教學是高等教育領域新興的教學理念。本文基于對普通高校本科生文獻檢索與寫作課程的現狀分析,結合實踐,提出了學術性教學提升課程和培養質量的策略與方法,有助于喚醒本科生創新意識,提升其創新能力。
一、前言
當前,國家對高校本科雙創教育和畢業論文質量等特別重視,對當代本科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但是,對于大多數普通地方院校的理工類專業本科生而言,普遍缺乏針對問題查找收集文獻的能力、缺乏歸納總結分類文獻的能力、缺乏思考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缺乏規范學術寫作的能力[1]。雖然絕大多數高校都開設了與文獻檢索與寫作相關的課程,但往往不是必修課,只有少部分本科生選修,即使選修的同學大多也只是側重理論學習,考試靠死記硬背,不太重視這門課程,而授課教師一般不固定,且多數完全依賴多媒體照本宣科理論知識,缺乏對本科生學習興趣的引導。最終,導致本科生主動獲取和利用信息的意識不強,對網絡的使用多為娛樂消遣,文獻檢索與寫作實際應用能力不強,在科研實踐活動、畢業論文寫作等方面存在思維水平低下、實踐能力不足、邏輯思維不強、語言表達和組織水平較差等諸多問題。學術性教學是將教學理論、教學經驗、教學實踐等有機結合在一起的一種實踐智慧,其作為連接教學學術和優質教學之間的橋梁,引起了國內外研究者的廣泛關注[2-7]。目前,全國高校正在大力推進“雙一流”建設,要大力引進創新性人才,培養創新性人才。因此,深刻理解學術性教學的內涵和邏輯,對于從整體上激發課堂教學的學術活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國內高校,特別是地方普通院校,受限于軟硬件條件,離學術型教學的目標尚差很遠。因此急需改革文獻檢索與寫作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學術性教學策略和方法,提升理工專業本科生綜合創新能力和培養質量。本文在分析相關課程的現狀基礎上,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可能的教學改革途徑。
二、文獻檢索與寫作課程現狀
文獻檢索與寫作是本科生從事科研活動及畢業論文等學業活動的基礎能力,只有具備了查閱文獻、利用文獻、學術寫作等能力,才有可能獲取、利用和加工研究信息。當前,社會對學術界的各種不端行為多有詬病,而本科生作為未來從事學術研究的主體,如果不能掌握文獻檢索與寫作基礎,及蘊含其中的文獻引用規范,對實驗數據的客觀分析和表述等,杜絕學術不端、將造成極大的隱患。然而,長期以來面向理工專業本科生的文獻檢索與寫作課程現狀不容樂觀。(1)多數高校的文獻檢索與寫作課程在大一大二開設,在他們數十門課程設置里,文獻檢索與寫作通常做為非必修課程,學時較為分散,相對于專業基礎課和公共基礎課,課時較少,所授內容難以讓學生及時理解和掌握。(2)多數本科生仍然是從應試教育環境中走來的,創新性思維缺乏,習慣于機械式的學習,對偏學術和綜合性的課程學習興趣不高,畏難情緒大;同時,普遍存在茫然,無所是從的情況,對課程知識的接受性不高。而且,他們普遍認為等到大四撰寫畢業論文時才會集中用到這方面知識和技能,有等待心理。(3)本科教學傳統的灌輸和應試教育模式,與文獻檢索與寫作課程的時代性、綜合性和應用性等相背離。鑒于該課程有其特殊性,對本科生的邏輯思維和綜合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如果沒有研究意識和思維,在脫離科研環境下,本科生難以有效接受課程所授知識。而一旦到了開展畢業論文工作時,由于時間緊迫,很多同學即使意識到了課程的重要性,卻失去動力去花大量的時間學習相關知識技能,從而造成了諸如抄襲、肆意引用、邏輯混亂、生搬硬套等學術不規范行為[8]。(4)地方普通高校雖然經費有限,但普遍對圖書館的軟硬件投入巨大,基本上都建成了中外資源豐富的館藏網絡資源[9]。然而,本科生對圖書館文獻數據資源的利用偏低,更多得是利用圖書館的自習室準備考研等各種考試,或關注通識性或專業書籍,對不斷更新的學術資源幾乎視而不見,這也是為什么當前本科生畢業論文的質量普遍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5)大多數本科生在從事畢業論文之前,只能掌握百度等互聯網搜索工具,少數在大一大二就涉入科研活動的學生,對文獻檢索與寫作的理解,也基本限制在中國知網、萬方等少數幾個中文數據庫,缺乏對外文數據庫資源、專利等資源的檢索和利用,學術視野狹窄,不能全面掌握研究信息。
三、學術性教學策略、方法與實踐
學術性教學要達到教和學相得益彰的效果,重點是解決如何教的問題,需要在課程設計、教學手段、教學反思等方面多加關注,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對象、教學環境,不斷調整教學方案,實現科教融合。文獻檢索與寫作課程的特殊性,要實現學生有效的學習,必須提高授課教師自身的學術水平,否則教學效果難以保證。強調學術性教學對提高理工科本科生文獻檢索與寫作課程教學效果的重要性,突出提升理工科本科生相關能力的急迫性,改革現有模式。通過對理工專業本科生學習狀態和思維水平的調研,針對文獻檢索與寫作課程的現狀,我們采取考察研究、講座式教學、實例訓練、分組研討、系統分析等方法,通過借助教師的學術基礎,強化課程內容設計的學術性和實用性,并積極組織在讀碩士研究生參與教學活動,引導本科生學習興趣,探索出符合創新性人才培養需要的理工科本科生文獻檢索與寫作課程的學術性教學模式,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與方法。
(1)提高課程內容設置的系統性,強調學生文獻檢索訓練的規范性,論文寫作的規范性。課程設置上強化內容編排上的學術性、系統性、完整性、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理工類本科生理解和接受水平,及他們各自目的性需求的契合性。學術性教學要求授課教師應因材施教,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此外,應準確把握本科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并根據對學生的觀察和認識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技能或策略的指導。同時要求教師要具有文獻檢索、計算機應用、扎實的專業基礎和持續性學術接觸等能力。
(2)學術文獻浩如煙海,每天都在更新,本科生長期缺乏有效的實踐鍛煉,僅通過低年級時開設理論知識灌輸性的文獻檢索與寫作課程,很難獲得真正的操作能力。等到開展課外科研活動或開展畢業論文階段時,往往無所適從,原有學習內容已基本遺忘殆盡[10]。因此,為了延續課程的教學效果,我們把本科生各階段對文獻檢索和學術寫作方面的需求如參加本科生創新創業活動等融入課程教學,讓本科生意識到本課程不僅只是為了畢業論文服務的,它涉及的知識和思維是貫穿整個本科階段,甚至未來的成長和發展。
(3)利用教師學術經驗,給學生介紹全面的文獻檢索與寫作資源,而不局限于常規的百度、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少數途徑,不再局限于利用圖書館閱讀紙質圖書,而是讓學生一窺文獻數據庫的全貌,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中外文電子文獻資源。結合不同專業學生未來的不同發展出路,合理布局英文文獻檢索、中文文獻檢索、專利文獻檢索、標準等文獻檢索等板塊,增強課程設置的針對性。
(4)為了降低本科生檢索學習海量文獻的難度和閱讀學習的厭倦感,增強文獻分析的高效性,課程設置上也專門介紹文獻管理軟件如EndNote、NoteExpress等,服務文獻檢索與寫作,提高本科生知識管理能力和計算機使用技能[11]。
(5)鼓勵并吸引在讀碩士研究生參與到文獻檢索與寫作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來。利用同齡人的身份及切身的實際體驗,改進傳統教學中師生溝通較難,理解偏差較大等固有缺陷,實現課堂教學效果和碩士生自身成長的雙贏。通過分享碩士研究生自身的經驗教訓,采用文獻檢索利用專題講座和畢業論文寫作實例分析等方式,喚醒本科生對文獻檢索與寫作課程意義的認識,充分理解和重視相關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對其未來科研活動、畢業論文寫作、綜合能力發展等的重要性。
(6)文獻檢索與寫作能力培養的目的就是使本科生養成充分利用各方面資源深入學習和不斷反思總結的習慣,并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學生要得到全面發展,需要利用的資源不可能局限在某一科目、某一課程中,學生不僅僅是在單一的文獻檢索與寫作課程中獲得相關技能,因此,應該把文獻信息的獲取、處理、應用過程滲透到每門課程的教學中,把學術寫作思維融入到本科生的每一門課程的完成中去。通過這種滲透和融合,增強本科生利用各種信息資源擴展知識、解決問題、自主學習的能力,也逐漸提高畢業論文的撰寫質量。
(7)文獻檢索與寫作知識的轉化和能力的培養,最終是要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來夯實課程的教學效果的。通過積極推廣教學模式,鼓勵并引導本科生參與科研實踐活動,提升他們利用文獻檢索工具和參與科研活動的意識,為其綜合發展提供保障。
四、結論
總之,文獻檢索與寫作是綜合性很強的課程,本文借鑒學術性教學的先進理念,提出了改進普通高校理工類專業本科生文獻檢索與寫作相關課程的策略和方法。通過理論探索和課堂實踐,實現教師學術性教學、研究生積極示范、本科生目的性學習等的有效結合,變革了傳統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督促教師更加主動學習,提高自身專業能力和學術水平,并主動適應學生學業實際和創新實踐的需要,在教學內容和過程中引導學術樹立學術規范意識,掌握文獻檢索與寫作基本知識和技能,善于利用學校圖書館資源,真正實現主動性學習,提高教學效果,助推雙創教育的開展。
參考文獻:
[1]竇允辰.優化文獻檢索實訓課程內容,提升本科生畢業設計質量.教育教學論壇,2017,49,67-68.
[2]王力娟,邱意弘,王竹筠.學術性教學向教學學術轉化的途徑及挑戰.江蘇高教,2017,16,54-59.
[3]熊小燕,華黨生.大學教學學術思想及大學教師的成長,2010,1,41-45.
[4]胡繼華.高校教學學術與學術性教學、優質教學的辯證思考.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12,50-52.
[5]姜超.高校學術性教學的內涵與邏輯.高等教育研究,2017,38,64-72.
[6]陳錫堅.培育教學學術文化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中國大學教學,2010,7,74-76.
[7]蘭勇.學術性教學:本-碩-博銜接之道.現代大學教育,2016,4,105-110.
[8]蔡海霞.談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的文獻利用.創新創業教育,2014,5,91-93.
[9]汪容.試論高校圖書館在本科生學位論文撰寫過程中的職責與使命.新世紀圖書館,2012,11,26-28.
[10]江鵬,華同曙.從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反思文獻檢索課程的教學.高教論壇,2016,8,56-58.
[11]蔣小霞,張天星,張帥,劉俊萍,萬元,張波.參考文獻管理軟件EndNote在本科畢業論文中的應用.科技創新導報,2017,20,148-149.116
作者:陳帥 薛澤旭 薛羽 李江蓉 單位: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