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首要內容,也是解決社會矛盾和問題的主要途徑之一,由此可見對在校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尤為重要的。新形勢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機遇,中學教師應當及時轉變思想,結合新形勢有針對性地開展中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文章對初中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教學方法進行了探討,旨在對初中生思想政治課的學習提出建議和參考。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初中生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了前所未有的飛躍。經濟上,正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思想上形成了一系列的體系,諸如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榮辱觀,特別是十八大提出的構建“中國夢”,這一切既表明了中央的決心,更體現的是一種理念與人民的心聲。而在整個社會的發展進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無疑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首要內容,也是解決社會矛盾和問題的主要途徑之一,由此可見對在校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尤為重要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目前,我國九年義務教育規定在校中學生必須統一由學校教授思想政治課,由此可見思想政治課的重要性。可是,縱觀國內發生的很多事件,郭美美事件,藥家鑫事件,更有小學生競選班干部事件,所有這些都反應了我們思想政治教育的某種缺失。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很好的適用社會發展的要求,長期以來我們忽視了人格教育和培養,導致思想政治工作處于相對疲軟的狀態。中學生年輕,朝氣蓬勃,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由于受計劃生育政策、社會壓力等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城市中學的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形成了獨特的心理狀態,考慮問題往往以自我為中心,現實化、利益化。做好中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早已成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各級中學建設和諧校園和提高辦學質量的關鍵。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加強對當代中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教育;有利于加強對當代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優勢,加強和改進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創建和諧校園,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要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長期以來給人的感覺就是枯燥,呆板,無聊,其實一堂課的好壞,學生的反應與教師以及課堂的組織有密切的關系。教師在上課時要注意師生感情的培養;注意教學目標的確立;注意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注意注意教學難點、重點的突出;注意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注意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只有這樣,思想政治課才會有聲有色,學生才有可能會感興趣。
1.思想政治課的探究式教學。新時期,新課程改革要求思想政治課基本教學理念是自主、合作、討論、探究,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大膽運用探究式教學方法。首先,在導入新課的過程中,必須全面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其次,探究式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教師要注意沉默低調,不善發言的學生,要為他們創造表現自己的機會,要逐步培養他們的自信心,鼓勵學生勇于挖掘自身的能力。再次,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探究式教學中的一個最為重要的特點就是互動,教師必須要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了解參與和互動的意義和樂趣。最后,教師上課要積極營造良好的探究氛圍,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并做好探究式教學的評價工作。
2.思想政治課的網絡化教學。互聯網是一種嶄新的人際交往方式和社會文化現象,在各級中學建立和完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可以利用網絡對網絡化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認識,利用網絡虛擬實踐活動,引導初中生形成和諧社會需要的良好思想品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其次,利用網絡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論壇、博客早已成為新興的網絡教科書,已逐漸成為中學生發表輿論的重要場所。同齡人之間的互動和認同度顯然要比上下代人之間的說教效果好,而且帖子上的內容都是中學生群體關注的問題,有利于交流和借鑒。聊天工具對人們來說是一個不斷摸索不斷創新且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應用軟件。隨著QQ的使用,它的幾個優點就慢慢得以顯現,使用方便容易,可以建立群組,如果學生有什么困惑或者意見問題等,都可以在里面表達出來。易與教師交流,可以在線解答同學問題,為同學保密。由此可見,思想政治網絡化教學是可以適當實施的。
3.思想政治課的多媒體教學。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隨著國家隊教育的投入,各級中學的教學硬件和軟件都有了很大的改進。特別是近幾年來,城市中幾乎每所中學的每個教室都安置了多媒體設備,這對教師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增加了教師備課的難度,但可以給上課帶來一定的活力和動感,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習的主動性,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在思想品德課程改革中,倡導新理念、新思路,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沖破傳統的教學框架,使原來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和課堂氛圍發生了改變。通過多媒體把學生的生活、情感體驗以及社會熱點等以語言文字、圖片資料或者視頻資料帶入課堂,這樣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情感、興趣和思維。上思想政治課恰當地運用形、音、色俱佳的現代教學媒體,不僅能迅速吸引學生注意,激發他們的興趣,而且還能為課堂教學營造出良好的氛圍,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同時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當然在運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避免“信息飛逝、滿堂灌”,另要重視課件制作,重視學生創造性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4.思想政治課的“生活化”教學。新課程改革針對政治教學明確指出:在當前的政治教學工作開展中必須立足學生的實際生活體驗,從學生的長遠發展需求統籌考慮,將政治理論視點同現實生活的主題做到密切結合,進行構建理論邏輯與生活現象相結合的課程模塊。政治生活化教學要求教師在初中政治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出發,把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情境或者生活經驗與政治知識要點相結合,使學生學會將生活中的經驗政治化、理論化,以切實彰顯初中政治源于生活的教學理論。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生活,用心體驗生活,用所學理論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更好地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生活質量,真正領悟政治的真諦與內涵。使學生切實的體會到政治教育源自生活,并服務生活之后,再由教師依據系列的教學形式進行學生政治學習興趣的激發。“生活化”教學模式,學生可以把學習和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提升自身整體素質和社會競爭力。教師要把教學目標向“生活化”方向轉變,教學方式轉變為師生對話、學生自主建構方式。教師要避免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過多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化、理想化;過多重視應試,忽略素質培養和生活體驗;過多重視文化傳輸,遠離現實生活。構建初中思想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模式,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強化知識掌握;其次要切實開放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社會生活;第三要引導學生課堂討論,關注生活時事熱點。
三、小結
時代在發展,人類在進步,新形勢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機遇。中學教師應當及時轉變思想,結合新形勢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從多方面入手,大膽嘗試,更加切合實際地做好初中生思想政治工作。在今后的思想政治課教學中,中學教師要努力構建“以人為本”的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要從中學生的實際出發,深入探索和研究中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科學方法和有效途徑;要扶正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理想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生價值觀念,思想政治課才會達到開設的目的和實現其應有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羅洪鐵.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與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黃勝龍.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1).
作者:吳梅芬 單位:江蘇省昆山市張浦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