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臨時頂蓋的創新設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設計內容
優選地,所述立體框架包括位于頂部的橫梁,在橫梁的左右兩側分別固定有第一防水材料,在橫梁的前后兩側分別設有至少兩根傾斜的斜梁,左右相鄰兩根斜梁之間覆蓋有一塊所述活動防水材料。為方便吊裝超大超長件,斜梁和橫梁設計為可拆卸部件。優選地,在所述橫梁和斜梁上設置排水槽,在斜梁上設有用于改善安全殼內部施工環境的輔助設施,包括避雷針、通風、換氣、照明、檢修通道、安全欄桿。優選地,所述遙控驅動機構包括由遙控電機驅動旋轉的卷軸,所述活動防水材料卷起時,其卷繞在所述卷軸上,在活動防水材料上布置有起支撐作用的托桿,托桿的兩端分別在所述斜梁內的導軌中滑動,在托桿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對卷線器,每對卷線器包括位于卷軸的端部且同軸設置的第一卷線器及由第一卷線器帶動旋轉的第二卷線器,在第一卷線器與第二卷線器之間連接有第一鋼絲繩及第二鋼絲繩,托桿的端部與位于該端部同側的第二鋼絲繩相連,由第一卷線器通過第一鋼絲繩帶動第二卷線器旋轉進而牽引第二鋼絲繩帶動所述活動防水材料打開或卷起[3]。優選地,所述遙控電機為布置在每個卷軸兩端的兩個電機或布置在卷軸內部的管狀電機,通過編碼器或者限位開關對所述活動防水材料的起始和終止位置進行定位,由編碼器或者限位開關向所述遙控電機發出信號來控制其啟動和停止。所述電機或所述管狀電機自帶內制動裝置。所述卷軸位于所述立體框架的下部,所述第二卷線器位于所述斜梁與所述橫梁相連接的位置處。優選地,所述天方地圓的過渡結構包括多根加強筋,每根加強筋的一端連接在所述安全殼環板的外側,另一端與所述立體框架相連,相鄰兩根加強筋之間覆蓋有第二防水材料,所有第二防水材料通過環箍抱緊安全殼環板。優選地,還包括用于安裝在帶有環吊梁的安全殼環板的多根長立柱,長立柱的一端與所述安全殼環板上的環吊梁螺栓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底座螺栓連接。
2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創新設計更明顯易懂,以優選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核島安全殼的臨時頂蓋包括位于頂部的屋頂型立體框架,立體框架為整個核島安全殼臨時頂蓋的頂蓋。立體框架的截面為三角形。立體框架包括位于頂部的橫梁2。橫梁2可以設計為分別獨立的三段,吊裝超大超長件時可臨時拆卸某一段。在橫梁2的左右兩側在垂直于立體框架橫截面的方向上分別固定安裝第一防水材料9。在橫梁2的前后兩側連接四根傾斜的可拆卸的斜梁1,共八根斜梁1。四根斜梁1按照吊裝設備的大小將位于橫梁2一側的部分分為三個部分,在每個部分上覆蓋有一塊通過遙控驅動機構可遙控打開或卷起的防水材料6,共六塊防水材料6,防水材料6布置在立體框架的頂點至兩邊的上部傾斜平面上。立體框架具有方形的底座10,底座10將安全殼環板8完全覆蓋,底座10與安全殼環板8之間通過天方地圓的過渡結構過渡,以減小風阻。過渡結構具有與底座10相配合的方形開口及與安全殼環板8相配合的圓形開口。當需要將立體框架安裝于安全殼環板8上時,底座10與安全殼環板8的固定需要先安裝夾具3,即將帶緊定螺釘的U型夾具結構鎖緊在安全殼環板8的內外壁。夾具3圓周布置于底座10的底板大圓孔周圍,通過腰子孔可以相對底座10微調,以方便將立體框架順利安裝在安全殼環板8上。當需要將立體框架安裝于更高的帶有環吊梁5的安全殼環板8上時(如圖1所示),為增加抗風能力,在底座10上需要另外增加螺栓連接的長立柱4,用高強螺栓將長立柱4連接在環吊梁5上。方形底座10與圓形安全殼環板8的過渡結構包括多根加強筋13,每根加強筋13的一端連接在安全殼環板8外側的連接板上以限制方形底座10的上下位移,另一端與立體框架相連,相鄰兩根加強筋13之間覆蓋有第二防水材料11,所有第二防水材料11通過環箍12抱緊安全殼環板8。如圖3所示,遙控驅動機構包括由遙控電機驅動旋轉的卷軸7,每塊活動防水材料6對應一個卷軸7。當活動防水材料6卷起時,其卷繞在卷軸7上。驅動可以在每個卷軸7外部布置兩個電機或在卷軸內部安裝一個管狀電機。使用編碼器或者限位開關對活動防水材料的起始和終止位置進行定位,發出信號控制電機啟動和停止,此電機自帶內制動裝置。為減小橫梁2的尺寸、方便吊裝,將卷軸7放置在立體框架的下部。斜梁1內布置有傳動裝置(含漲緊輪、過渡輪等),密封罩14起到保護電機和密封防水的作用。在活動防水材料6上每間隔一定距離就布置一根托桿16,托桿16的兩端分別在斜梁1內的導軌中滑動。在托桿16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對卷線器,每對卷線器包括位于卷軸7的端部且同軸設置的第一卷線器15及由第一卷線器15帶動旋轉的第二卷線器19。第二卷線器19位于斜梁1與橫梁2相連接的位置處。在第一卷線器15與第二卷線器19之間連接有第一鋼絲繩17及第二鋼絲繩18,托桿16的端部與位于該端部同側的第二鋼絲繩18相連,由第一卷線器15通過第一鋼絲繩17帶動第二卷線器19旋轉進而牽引第二鋼絲繩18帶動所述活動防水材料6打開或卷起。為了保證作業安全和改善安全殼內部的施工環境,在所述斜梁1和橫梁2上設置排水槽,在斜梁1上設有避雷針、通風、換氣、照明、檢修通道、安全欄桿等輔助設施。
3結語
該創新設計突破以往的圓形桁架頂蓋連接圓柱形安全殼的固定思維模式,將臨時頂蓋的結構平面化,簡化了傳動和布置,使防水材料的打開和關閉操作更為靈活,多處的活動防水材料獨立驅動,提高了施工效率,減少了人工時,大大方便操作人員,保障了人員安全,改善了施工環境;同時起到能防止雨水進入安全殼內、不影響頂部通風、吊裝設備時不影響吊裝作業等作用;也可安裝在較低的沒有環吊梁的其他環板上,應用范圍更廣。
作者:趙鐵李曄單位:國核工程有限公司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