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景觀設計中人、自然、科技三者之間的融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現階段,景觀設計正處于變革時期,不僅要在其中融入古人智慧的精華,達到“天人合一”的設計境界,還要將“自然、友好”的理念通過科技引入其中。因此,對中國現代景觀設計中人、自然和科技的融合進行了研究,希望能以多種理念的有效融合緩解時展給景觀設計帶來的沖擊。
關鍵詞:
景觀設計;人文;自然;科技
在我國的景觀設計歷史中,人與自然的“親近”是永恒的主題,再加上受道家思想“天人合一”的熏陶,很多景觀設計者力圖將設計完全融入到自然環境中,使景觀中的“人”能夠更加貼近自然。近年來,隨著環境的不斷惡化,基于環境保護的需求,城市景觀設計開始向傳統設計靠攏。這就使得“人與自然相協調、相統一”的設計理念被再次推向主流設計領域。另外,科學技術的發展也為景觀設計帶來了諸多可能性。但是,人與自然如何有效融合仍舊是設計者面臨的難題,如果再將科技融入其中,會進一步增加設計難度。
1從自然到景觀
人類最早的景觀便是天然的自然環境。很多人選擇依山傍水的生活,就是為了感受自然,而一些“達官貴人”,由于無法從城市中脫身,因此便將景觀“搬入”家中,早期的園林建筑便是人與自然融合的作品之一。我國歷史的錯綜復雜、不同文化的侵入和融合造成了景觀的差異性,更是由于戰爭,園林擁有了不同文化的靈魂。但是,無論是文化的入侵,還是文化的融合,均會一如既往遵從自然。因此,雖然歷史中園林的形式多變,但這未嘗不是人類在與環境融合的過程中所作出的不同嘗試。近代后,人類對景觀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態環境不再局限于自然空間。人類一直追求較小的“生態”,即在景觀空間內,模仿自然而建造景觀,使其與自然環境相近。但是,景觀設計并不僅僅是以自然為基礎,還要基于“以人為本”的理念,更要重視“人”的重要性。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景觀是為人類服務的一種環境,人在其中的舒適度則成為設計的基本要求。然而,僅以自然為設計核心,一切遵循自然規則而創造空間,其難度雖高,卻并非無法實現。而為了尊重人的主體性,需要改善空間結構,這就會對生態造成一定的破壞。
2從科技到景觀
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景觀設計中可以有效降低設計難度。以往設計上的“紙上談兵”總會存在一些漏洞,進而影響到整體布局。但是,科學技術的應用卻能解決這一問題。在設計中,設計者僅通過軟件,便能夠設計完成整體布局,并且能夠展示立體的內容。科學技術可以幫助設計者準確計算材料的用量,由此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總體來看,科技的應用主要具有以下優點:①設計的便利性。對于紙上構圖和電腦繪圖這兩種方式,從使用的便利性來看,后者更具優勢,僅通過鼠標便能夠完成相應的工作。②降低設計難度。以往的設計需要考量諸多因素,因此,設計新手難以獨立完成相應的工作;而在現代設計中,計算機可以幫助設計者進行分析,降低“經驗”對景觀設計的影響。③實現材料分析。景觀設計的材料分析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植被的分析,設計時,要考慮植被的侵害性和適應性;另一方面是對建筑材料的分析,不同材料對環境的影響不同,設計時,必須合理選擇材料。④科技的應用可以帶來舒適的體驗,例如動態景觀的設置、視覺的布局等;再比如道路的布置、燈管位置的排列等。⑤科技的應用可以更有效地實現節能減排,比如太陽能燈光、廢物回收處理等??偠灾?,科技的應用已然成為促進景觀設計合理化的重要手段,它不僅能夠幫助設計者更有效地完成設計工作,還能夠實現民眾對景觀更多的期許。
3從人文到景觀
人是景觀設計所要尊重的基礎。在景觀中,所基于的自然、社會、科學等也正是為人享有景觀而服務的。因此,在設計中,不能忽視人的主觀需求。從傳統設計中可以發現,設計者在功能的設置上,均比較符合人性化的需求。但是,近年來的景觀設計卻偏離了原有的軌道,例如大量要素的堆砌、盲目設置綠化等,成為景觀設計的一大敗筆。在人文需求方面,現代景觀表現得較為直接,僅需要滿足人在環境中的舒適性需求,且具備休閑、購物、娛樂等現代化場所,便可實現良好的景觀設計。具體方法如以暗喻,烘托景觀的氣氛等。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景觀的設計不僅要滿足人的舒適性需求,還要滿足審美需求,因此,未來的景觀設計應從多方面去創新。本文主要從三方面進行了論述。首先是自然與景觀的融合,這是中國景觀設計一直采用的方式,而尊重自然也是現代景觀設計的必要基礎,其所體現的是審美功能。其次是科技與景觀的融合?,F代社會的發展每時每刻都需要科技的支持,將科技運用于景觀設計領域,必然可以實現更好的景觀效果,其所體現的是使用功能。最后是人與景觀的融合。景觀設計是為人而服務的,因此,必須尊重人在景觀中的需求,其所體現的是舒適性需求。由此可見,景觀設計只有滿足上述三方面的需求,才具有存在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季.論現代景觀設計中視覺藝術的發展趨勢[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1(07).
[2]趙軍.現代景觀設計的象征與實踐[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1).
[3]毛仲羽,李靜.論中國傳統建筑裝飾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2).
[4]任軍君.淺析生態思想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運用[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08).
作者:周雯 單位:武漢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