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整合觀念在建筑項目上的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引言
整合的思想常常運用于企業的管理之中,特別是項目導向性的企業。由于項目的復雜化和多協作的發展,項目管理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對于項目的管理需要有整體性、系統性和立體式的信息溝通和一體化有機的思想來考慮和控制,所以整合的思想是必需的。
對于一項完整的建筑項目來說,包括多方面復雜的系統、甲方以及復雜的多專業協作。如今建筑項目的復雜性使得在實際操作中由于缺乏整合的思想使得在整個前期策劃一直到交付使用甚至到養護的過程中出現了大量的資源浪費和專業問題。比如,在建筑的設計過程中,一般在建筑專業、結構專業以及水電、暖通、聲光、室內設計等專業之間由于常常處于不同公司,不同地域使得各專業基本在相對孤立的狀態下工作,往往由于在設計過程中缺乏整體考慮,使得在出圖以及施工階段常常發現專業之間的沖突和問題而導致返工,浪費工作時間與拖延施工進程,在經濟層面使整個項目蒙受損失;在建筑方面由于工程已經進行到一定程度,使得出現問題的地方無法配合整個設計解決,造成瑕疵并在一定程度上破壞建筑功能和藝術成就。
1建筑項目中的問題分析
1.1我國當前建筑項目操作模式的問題
當前我國建筑項目大體的一般的過程是甲方進行項目可行性研究→項目分析→前期策劃→建筑設計(包括所有專業)→建筑施工→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期養護。這幾個過程中,我們主要討論建筑設計這一過程。建筑設計中建筑專業與其他各專業出現的設計問題加上建筑設計整個過程與項目分析、前期策劃、建筑施工等過程對項目考慮的不同角度產生的問題,成為了造成建筑項目中資源浪費和影響最終建筑成果的主要問題所在。
建筑設計過程中其他專業都以建筑設計專業為主,而建筑設計專業往往在著重考慮建筑空間、功能流線、藝術形體等本專業的重點的同時缺乏對其他專業的考慮,并且在各專業與建筑設計專業之間由于工作地點和時間的問題,導致缺乏有效地反饋和溝通,導致在實際建筑工程中出現建造問題和最終成果與預想出現較大出入;另一方面建筑設計過程由于相對局限的專業視角,往往難以從甲方、施工方以及使用者的角度更全面的考慮建筑項目的問題,所以往往會在與甲方溝通時難以取得一致,在施工中出現無法實現的施工問題。
1.2建筑發展的趨勢需要整合思想
目前建筑項目中這些問題的出現其實是理所當然的。倫納德·R·貝奇曼的《整合建筑》中將工業時代前后建筑的發展趨勢分為了五類,分別是:從手工制造的建筑到成套工具系統;從形式限制到技術限制;從結構問題到環境問題;從感覺到最優化;從紀念性到可持續性[1]。總的來說,如今對建筑的需求以及建筑本身所涉及的領域和問題已經超出了傳統建筑師獨自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筑項目不可避免的成為了一個有機的系統進行有機的運作。如今的建筑師所扮演的角色是需要對整體的各個子系統進行權衡調控和平衡,并導向各個子系統向建筑項目的目標前進,而這種能力所需要的則是建筑師運用“整合思想”來整體考慮建筑項目這個有機系統,協調各個子系統并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2整合思想
2.1什么是整合思想
本文所說的“整合思想”是指用整合的方式把本來無序的事物通過系統的方法使其各自成為一個有機系統中的各個子系統,并使其彼此之間產生聯系,形成有價值有效率的有機整體。對于建筑項目來說,將項目本身的參與方:甲方、策劃、設計、施工、使用五個方面組織聯系在一起,作為建筑項目這個有機系統的五個子系統,彼此協調控制的考慮。最終綜合各個子系統的影響,達到建筑項目有效的成果,便是在建筑項目中的“整合思想”。
2.2“整合思想”在建筑項目中的分類
建筑項目所需要的整合可以分為兩類:1)建筑過程的整合。即將前期策劃、建筑設計(包括所有專業)、建筑施工、使用養護這一系列建筑全周期整合為一個有機整體,區別于目前大多數建筑項目中將各個過程獨立處理的方式,以避免產生各過程缺乏聯系和一體性造成的資源損失;2)建筑設計(包括所有專業)的整合。這類整合則是將建筑設計、結構設計、水電設計、暖通設計、室內設計等所有專業的整合。目的是建筑設計專業在進行建筑設計時,在進程中通過獲得其他專業角度及時的反饋和建議,在設計過程中整體考慮解決建筑的問題,避免出現設計過程中的不合理和返工所造成的資源浪費,并使得各專業之間的配合更多是向目標協同并非其他專業來被動補救建筑設計專業造成的問題。
3建筑設計專業如何應用“整合思想”
3.1與建筑全周期過程互動
建筑設計專業在對建筑項目全周期的過程中僅僅參與了建筑設計這一過程,這使得建筑設計在對整個建筑項目的考慮方面難以全方位地站在更高的視角去審視建筑的前期、設計、施工、使用這些過程,這也是目前建筑項目建設中的不足。“整合思想”則要求建筑師將建筑設計作為整個建筑項目的全周期這一個有機整體作為設計對象,而非原有的建筑體本身,這樣帶來的優勢則是建筑師能更好地理解在建筑體和建筑學專業之外的建筑價值,如甲方利益,養護成本,使用者的實際情況等,并對專業之外的這些因素做出反映,這正是目前建筑設計專業在建筑項目過程中所缺乏的。這個缺失使得建筑設計方與甲方產生矛盾,與施工方產生矛盾。
遵照“整合思想”,設計出這樣一個模型,建筑設計過程參與前期策劃過程,并對前期策劃進行專業建議和修正,產生影響。這樣做,一方面使得前期策劃過程中產生的建筑設計不合理的問題得以避免,使得建筑設計過程更加順利。另一方面,建筑設計過程參與前期策劃過程,使得建筑師對項目的內涵有更全面的理解,在建筑設計過程中減少與預期目標的偏差(見圖1)。
3.2建筑系統的整合
在建筑設計本身的這一層面,為了使得建筑師對建筑本身的考慮能涵蓋其他專業的視角,使得建筑的設計進程屬于各專業有機合作的結果而非各個專業獨立工作后的拼貼,建筑可以按照“整合思想”,將建筑的各個要素間的功能,視覺,結構系統整合成為5個系統[2],這5個系統分別是:1)圍護系統。即主要以墻,窗,屋頂為對象。這個系統擴展其在建筑設計專業中的圍護要素這一特性,是將其所具有的圍護、結構、熱工、照明包括聲學等屬性整合到一起,是具有關注多專業的綜合系統。2)結構系統。結構系統則是將傳統由結構專業負責的建筑的主要基礎、梁柱、屋頂結構等支撐建筑物的系統與視覺空間、管道機械這些其他專業所重視的要素整合到一起綜合考慮。例如仙臺媒體中心的空心柱子,內部成為機械設備管道通風和交通空間,同時也成為建筑物視覺形象的組成部分,更是其建筑思想的重要表達。3)機械系統。機械系統是指將暖通、水電、照明等平衡建筑內部環境的設備和管道網絡整合到一起的系統。4)室內系統。室內系統則是指在建筑基本結構竣工后,對建筑的室內裝修和內部隔墻布置,空間劃分的系統。這部分目前往往是在建筑物竣工之后才開始的設計和施工,室內系統概念的提出則是將室內的設計和裝修加入建筑設計這一過程,與整體的建筑項目有機結合,使得內部的設計與整個建筑協調,減少各方面造成的問題。5)用地系統。用地系統則是將影響建筑設計的環境元素如地形、朝向、風向日照、市政管網等整合到一個系統中,在宏觀的角度考慮整個環境要素,協調彼此的重要性,同時在建筑本身的設計中綜合對環境要素進行考慮。
3.3建筑設計過程的模式
建筑設計的對象被整合為5個建筑系統,而每一個系統的問題都并非單一專業能夠全面應對和解決的,這就需要原有的建筑設計模式改變以對其適應,是“整合思想”下的建筑設計過程的模型。建筑從方案設計開始,就必須讓其他專業參與其中,建筑師作為主導,綜合考慮了前期策劃的要求和方向,并為建筑設計任務定出模糊的方向,在一開始的過程中,結構專業,設備專業就可以在方案上提出本專業的建議和所預測的問題,建筑設計專業則將這些其他專業視角所給出的設計方案和建議作為其考慮的要素。也就是說,從建筑方案開始的部分,就是多專業協作的共同設計(見圖2)。
以日本建筑師伊東豐雄的代表作品仙臺媒體中心為例。在仙臺媒體中心中,建筑空間、結構、設備、管道等被整合為一個有機整體,無法分割。中空并且彎曲的束狀結構既是豎向的空間聯系,又充當了結構的豎向與橫向承重作用,設備和管道與樓板和束狀結構整合到一起,使得整個建筑類似一個有機體,各部分共同作用于功能方面和藝術方面。而在內部的設計方面,各個樓層均呈現性格特異而又與整個建筑協調的面目[2]。其最終成果水平之高,正是由于在設計過程中,建筑師伊東豐雄運用了“整合思想”將負責結構設備的佐佐木睦朗先生,負責室內設計的妹島和世,Rosslovegrove,karimrashid等等各專業在設計過程中運用了這一模式。從而能從最全面的角度去考慮設計,整合空間、視覺、資源。當然,除了建筑設計專業外,其他專業實際上所作出的建議和設計只是某一個方面甚至某一個局部,但其意義在于使建筑設計專業在一開始就能以更總體的角度對建筑設計過程中所可能發生的問題做出預測,并盡量考慮到這些其他專業來進行設計主導。
4結語
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在建筑設計中,越來越復雜的客觀情況必須使得建筑師在今后的設計中灌輸“整合思想”。本文僅僅是運用“整合思想”提出了在建筑設計中可能的一種模式。對于不同的情況,同一種模式是不適用的,但其根本的“整合思想”是不變的。只要把握住這一思想,就能根據不同的情況變化操作的方法,更優化的利用建筑項目過程中的資源和提高建筑設計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