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應用型本科高校課程設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評估數據統計、指標分析
課程設計調查表由教學資料、選題、教師評閱和成效四個方面的一級指標和15個二級指標組成,每個二級指標有兩項(符合、不符合)或3個選項(較好、一般、差),專家從中選一項打√。根據課程評估數據統計結果下表:具體指標分析如下:課程設計的題目符合教學大綱要求、教學資料齊全齊全、題目應該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這三個指標“較好”選項的百分值在70%以上;課程設計的難易程度和工作量這個指標“較好”選項的百分值在66%,指導教師應向學生下達課程設計任務書這個指標符合率達60%。而課程設計成果規范、教師應認真評閱、課程設計成果的實用性和科學性方面不盡如人意,三個指標“較好”選項的百分值在30%以下。這三個方面是比較嚴重的不足,亟待改善課程設計指導書是課程設計綱領性的材料,很重要,但有合適的課程設計指導書這個指標的符合率只有53%,有47%不符合;課程設計的題目原則上應1組1題,每組學生數一般為5~6人”,但此指標的符合率只有60%,還有40%不符合。這幾個方面還不盡如人意,引起重視。
二、具體地比較突出的問題
1.教學資料不全教學資料最主要的問題是課程設計資料不全,都有不同程度、不同內容的缺失,缺失最多的是教學任務書(教師小學生下達的)、教學指導書和課程設計成績評定標準和方法;還有許多缺失教學任務書和教學指導書中某些或某個組成部分,如存在較多教學任務書中無相關資料目錄和設計進展安排等內容的情況。有些資料雖然較齊全,但存在填寫不規范、不細致、或不完整、前后不統一的現象。
2.教師評閱不認真許多課程設計材料無教師批改痕跡。學生材料中錯誤之處未指正或指正不多,教師不夠認真;存在成績評定依據不足,不夠客觀和準確的問題;有的班級學生成績不成正態分布,平均分偏高或偏低。
3.學生設計質量不高較大的問題是學生課程設計成果不夠規范,有的出現錯誤,有的不夠完整;學生課程設計成果的實用性不夠高,科學性有待提高。
三、改善課程教學現狀的對策
1.提高師生對課程設計重要性的認識長期以來,許多高校始終沒有把課程設計教學的管理納入正軌。有關課程設計教學方面的規章制度也不健全,更談不上配套有相應的考核評估指標體系。未有成熟的課程設計教學的監控管理和考核評價體系。高校特別是應用型高校領導和師生還應提升對課程設計的認識,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加強課程設計的教學,提高課程設計教學水平。
2.加強課程設計教學環節的管理,完善課程教學的規章制度此次調查中發現不少問題,最嚴重的問題是規范性差,師生的做法五花八門,水平參差不齊,亟待加強規范化管理。規范化管理的前提完善課程設計教學的規章制度,現有的規定還不全面,不具體,還應細化和補充。應及時出臺符合實際需求的課程設計制度,有了制度和規定,必嚴格依照,不能讓制度和規定形同虛設,要有相應的檢查和獎懲措施。
3.充分發揮教師在課程設計中的作用要搞好課程設計,教師是關鍵。教師對本課程的重視程度決定了本課程教學效果的好壞。教師對于整個設計的全過程都必須予以指導。整個設計過程從現有材料(教案)看,有的教師較重視,設計中隨時檢查設計的進展情況,對學生設計中所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有的教師直到最后才進行檢查。設計說明書如上所述問題較多,教師本應在設計的中間階段就可以發現并予以糾正。如有的同學連本課程的名稱都搞不清,課題的題目書寫也不規范。但因教師重視不夠,所出現情況未能及時糾正。對設計說明書的評閱應相似于教師對于作文的批改。有的教師在評閱中能對說明書中出現的問題給以指出,盡管內容不多已經不錯了;但有不少人僅給出一分數,并沒有詳細批改。學生所得分數有很大隨意性。教師對課程設計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把關不嚴。有的學生材料不全,有的材料本身規范性不夠標準。還應加強對教師進行專門的課程設計教學的指導,課程設計教學有別于其他教學,有獨特的教法,教師還應多學習和掌握。
4.編制課程設計專用的教學材料和用表,統一教學材料的格式課程設計的形式與內容與普通課程完全不同,應重新設計各種教學資料和用表的樣式,使其適合課程設計的教學。調查中發現,原來普通課程教學小結表、平時成績登記表、成績登記表等材料的格式不適合課程設計教學,這也影響教師正確合理地填寫教學材料;應規定課程設計指導書、任務書、說明書、學生設計成果等統一格式,為提高課程設計教學規范做好必要的前提工作。
作者:黃秋香單位:常州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