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融通式展示設計實踐教學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容摘要】融通式展示設計實踐教學是“融”練、學、研、產為一體,“通”工學結合、校企互動,以利于學生“舉一而三反,聞一而知十”,從而成為實用型人才的專業核心教程。文章重點就融通式展示設計實踐教學所具有的關聯性、融合性、可操作性、實踐性和專業性特點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融通式;設計;實踐教學
融通式展示設計實踐教學是展示設計專業整體教學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承前啟后的課程,即承前面各門基礎性課程,啟后面系統性、拓展性課程;是“融”練、學、研、產為一體,“通”工學結合、校企互動,“達”育實用型技能人才之目標的專業核心課程之一。
一、融通式教學的概念
依《辭海》注解,“融”為“合、適、永長”①之意,“通”釋為“由此至彼,中無阻隔”②。融通式教學,是通過實踐把課程各主要知識點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得到系統透徹的理解和應用,以服務于“舉一而三反,聞一而知十,乃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后能融會貫通”的教學目的。融通式展示設計實踐教學所遵循的理論依據是:學生要學習,就需要體驗;他們需要去看、去做,而不是光聽。這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獲取知識與獲得理解后,能把知識融會貫通,并應用到具體的實踐中去,而不是一次性的被動接受。同時,這也是把終身學習的理念和方法融于該課程實踐教學的初步嘗試,這種嘗試是對我國建立學習型社會的有力支持。通過下面的圖解(圖1)可看出,融通式展示設計實踐教學是培養實用型專業人才的內在要求。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學習,當再做與之相關的新事情時,就會將之前獲得的知識加以應用,從而形成一種學習循環,并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學生由實踐應用產生的興趣和動機,促進了良性學習循環的形成,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大大提高,同時也為終身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融通式展示設計實踐教學的特點
一是關聯性。這具體反映在專業教學計劃上,就是本課程與其他專業核心課程實踐教學有著螺旋遞進的關系。通過這種內在的關系使學生對專業核心知識的掌握,遵循著一條由掌握到熟練再到提升的科學育人路徑。這種關聯性也體現在其他專業課程的支撐。此外,關聯性另一個層面的體現是,當教師的應用性研究融入到實踐教學之中,可實現研學關聯、相互促動;當實踐教學引入產業中的實際項目,可實現產學關聯、相互融合,這種產學關聯,不僅使實踐教學的實效性大大提高,同時教師通過與企業實質性的接觸,也可及時了解行業最新動態,更新專業知識,是在學校開展的企業實踐。這種產學關聯,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的頂崗實習和就業打下了基礎。二是融合性。眾所周知,要想繪制出一幅美麗多彩的圖畫,不僅要了解每種色彩,更重要的是,要熟知色彩之間的調和關系,使之協調于一個畫面之中,這樣才能構成一幅動人的作品。融通式展示設計實踐課程是融合了手繪表現技法、基礎人因工學、展示設計基礎等多門模塊化的課程,使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建立在理解展示設計流程的完整知識鏈之上,避免了以往學過但不會應用的窘況。過去學生在校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對專業知識點的學習,只是在畢業設計中才對各知識點進行融合性的應用,因此很難達到對專業綜合技能的熟練掌握,更談不上創新和提升。
展示設計融合性的實踐大課是在第三學期進行的,它與第四學期的展示系統設計、第五學期的專業限選課以及第六學期的頂崗實習一同構成對完整知識鏈的螺旋式反復,通過這種反復,才能熟練技能性知識,創新和提升才有基石。三是內在關聯性。它為因材施教、多方面挖掘學生的潛力提供了可能性。由上述文字可知,融通式展示設計實踐教學是建立在展示設計整體流程鏈上對各知識點的學習(圖2),故展示設計課堂教學在設計前、中、后三大部分內容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在實際項目設計中,對設計前內容的深度理解與歸納,直接影響設計方案的采用程度;而設計后的知識點會反作用于設計中的內容,同時也能使學生全面理解展示設計的主要方法。以往教師在實踐教學中過于注重設計中的各知識點,而忽略了設計前、后的知識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部分學生在市場拓展、設計文案編寫、設計效果分析評估等方面能力的發揮。而結合實際設計項目的融通式展示設計實踐教學為具備上述能力學生提供了發揮空間,是一種具備展示設計與制作核心能力的適度拓展,它符合當今會展行業對多層面專業人才的現實要求。四是穩定性。課程建立了穩定的展示設計項目工學庫。本實踐課程教與學的媒介——實際設計項目是保障教學質量和教學目標順利實現的關鍵性因素之一,故建立一個相對穩定的實際設計項目庫(暫稱之為課程工學庫)是非常必要的。為使實踐教學內容按計劃有步驟地展開,進入課程工學庫的項目要具備一個條件:要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以年為單位)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和規律性。這樣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才能與之在時間和進程等方面進行“咬合”。
至今,本實踐課程的工學庫有如下幾個實際設計項目:每年的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展位設計;2008年至201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海報設計大賽獲獎作品展覽方案設計;每年9月至10月,深圳何香凝美術館展覽布置設計。課程工學庫的建立,對課程的試題庫和考評標準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和改進,即實際項目的各項具體要求和問題就是課程的試題,每個學生(組)通過設計對這些問題的解決程度就是課程的考核標準。五是理論性。這體現在為課程編寫了具有專業特點和鮮明職教特色的實訓教材——《展示設計實訓》,本教材是教育部高等學校高職高專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重點推薦教材。教材總體理念汲取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如《考工記》中“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③的“和合”思想以及造物原則和價值標準;如《園冶》中的“自得謂江南之勝,惟吾獨收矣”④所反映出的設計應服務于實際需求的樸素道理。這些文化古籍可以說是我國傳統設計職業教育的范本,其思想內涵對本教材的編寫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在此基礎上,教材結合現代展示行業的時代特點,提出了“一能三融”的展示設計實踐教學理念,“一能”即突出強化展示設計與制作的核心專業技能;“三融”首先是教學與實際設計項目相融,其次是教學與職業資格證書相融,再次是教學與培養學生的拓展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相融,使之具有二次擇業的能力。同時,教材內容融通了學校、企業、產業共性的部分,使之不僅面向在校的學生,同時也面向展示行業的從業人員。
本實踐課程設置在第二學年的第一學期,共8周,128學時。學生在具備一定專業設計基礎上,對展示設計專業性課程進行初步接觸,它是專業知識螺旋式反復的起始。故本課程總體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展示設計流程的初步接觸,把手繪表現、基本材料、設計方法等知識點融于設計流程的學習之中,其目的不是使學生對上述知識點掌握得多么精,而主要是讓學生知道如何使用掌握的這些知識。教學方法是從一個最簡單的設計點開始,逐步展開,在展開過程中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主要課程知識點。其將理論知識的傳授融于整個指導過程之中,避免抽象的、說教式的、一次性的灌輸。這個教學方法易于引發學生的興趣,可使學生切實感受到設計的現實指向性。第二部分是結合實際設計項目的真實設計與制作。它是對第一部分知識點的應用性反復,在這個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客觀條件對展示設計的影響,逐步使學生學會處理設計構想與制約條件的矛盾關系。教學方法是分組設計,分組可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的精神。通過企業、教師、學生代表共同參與評定,選定一組方案,并深化實施,其他組對設計相關的項目進行規劃設計,如展品的統計、運輸、保管,施工現場的管理,平面設計,展中、展后效果的評估與總結等。通過實際項目的設計與制作,把學與用緊密連接,使參與的學生有被認可的感受,進而激發其進一步學習專業知識的熱情,促進良性學習循環的形成。另外,本實踐課程時間長、跨度大、內容廣,為保證教學質量,筆者采取了下列幾項措施和方法:一是上課的教師應有三位,其中兩名專業教師,一名企業教師;二是制作課程指南表,發給每一位學生,使其對課程有充分的認知和準備;三是要與學生充分交流,盡量營造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和探索的氛圍;四是對學生多鼓勵,少說教。
三、成效分析
融通式展示設計實踐教學方式自實施以來,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首先,這種實踐教學方式得到了學生的充分認可和歡迎。據課程結束后進行的無記名調查統計顯示,學生對其認可程度達100%。這種認可是學生在課程中獲得有效知識的基礎和必要條件。其次,通過本課程前后時間段學生作品的對比,專業課程組的教師及社會專業人員都可以感受到學生在專業上的進步。總之,融通式展示設計實踐教學方式在實施過程中,還有諸多需完善和改進之處,如課程時間略顯不足,在方案實施過程中過于匆忙;專業教師與企業教師的配合與溝通不充分等問題。這些都應在以后的實踐中加以完善,使學生獲得更多實用有效的專業技能知識。同時,筆者也想通過此文拋磚引玉,引發大家共同探索更適合于我國高職藝術類設計專業實踐教育的新思路。
作者:徐光 單位: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