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文字設計課程的探討與構思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談到“字體設計”,我們不能不對在視覺傳達設計領域中所發生的重要的變化進行一次回顧。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介入現代設計,這種新工具、新技術的介入,可以稱為世界范圍內所發生的一場“設計革命”,從根本上打破并改變了傳統的設計方法。設計師可以把握設計到印刷前的所有程序,把“設計命運”牢固地掌握在設計師的手中。對字體設計的排版與控制成了設計師自己的工作,可以根據設計師自己的設計意圖,用自己的智慧自由地去對“字體設計”做出合理的布局與設計。
在視覺傳達設計領域中,對于文字所能帶來的功能,及其對字體設計最大值的追求已經成為一種手段與趨勢。“字體”在設計中的應用與開發,已經成了一種追求與時尚。只要對近年來設計領域的動向有所關注,就會發現“字體”已經成了視覺傳達設計的重要元素與設計本源,因而產生的“字體效應”有如一股新潮流,成了視覺傳達設計中舉足輕重的表現形式。不僅如此,這種“字體效應”已經從最初的平面設計領域向外延伸、拓展到了諸多設計領域,形成了一種設計風格與潮流。在不斷的探索與研究的過程中,字體在設計中的功用被不斷地開發與拓展,審美標準也隨著時代的變化,在不斷提高與發展中,形成了字體設計一種新的理念。
對高校字體設計課程教學的探索與研究
1.現階段高校字體設計課程教學的存在的弊病及對策
多年來,國內很多高校的字體設計教學中一直存在著回避漢字的設計,過于重視學習西方拉丁字母的設計現象,學生作業“西化”的現象非常嚴重,各種設計領域中漢字的設計與創意很少,形成這種局面的原因,除了盲目模仿西方風格之外,對漢字設計難度的恐懼,是其中一個具體的原因。這幾乎成為當今中國各設計領域的一個通病,值得我們在教學中注意改進的地方。在教學中出現如此缺乏對本民族文化特征的重視的狀況,顯然是我們高校在教學指導思想上存在著一些問題。筆者以為,在教學過程中,更重要的是灌輸給學生先進的設計理念與學習方法,在學習西方的理論體系的同時,把研究與和開發中文漢字的設計與應用提上日程。作為中國高校的教育者,面對中國未來的設計師,我們必須清楚,我們大部分工作或作品面對的將首先是中國的受眾,對中文漢字的設計應用的研究與探索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工作,更是我們高校字體設計教學從業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當我們面對東西方兩種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字設計的時候,認識它們之間的共同點與差異性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漢字與拉丁字母從形態到應用手法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們需要從了解這兩種文字本身的生成的結構入手,只有在了解最根本的結構之后,才能更好地學習與創造出更好的文字設計。從文字的形成特征來說,中文漢字屬“方塊字”,是一個獨立的單位,詞組、句子的組成都由這些獨立的“方塊字”構成,組織形式比較“平穩”與“呆板”,節奏感不強。而歐美的拉丁字母則有所不同,一個單詞或詞組可以由很多的字母組成,形態上有大小寫的差異,字詞的形態跨度相對比較大,節奏感強。
對于中文漢字,一套國標字庫需要有6763文字作為基礎,而歐美拉丁文字則是由26個字母的各種組合而成。筆者認為,在組織的結構及對文字的設計實際應用中,歐美拉丁文字應側重于個體字母的創新上,漢字則是組織與節奏感的追求上有比較大的難度,這正是我們需要積極面對的切入點,也是高校字體設計教學的難點。當我們能夠看清我們所面對高校字體教學中的文字的特點,了解其中的難點所在,接下來就是應該如何積極地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高校的字體設計教學實踐中,應該根據各自學校的實際情況,尤其是根據各自課時量的多少,有效地安排相關的練習,合理安排解決這些問題的具體教學環節,這些都是學生在未來的設計工作中將會面對的問題,這樣才可能做到有的放矢、學以致用。
2.高校字體設計課程教學思路的拓展
當代中國,字體設計的境況與歐美發達國家有很大不同,這不僅是因為經濟的原因,其根源在于文化,不同的東西方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文字特征。歐美發達國家所使用的是拉丁字體,只有26個字母,其基礎字母符號相對簡單,東方的“方塊字”就復雜很多,英文等單詞是有不同數量的字母組成的,所以會形成一定的節奏感。歐美發達國家設計師較早地應用電腦到設計領域,所以,西方發達國家對文字的應用及運用相對比較成熟,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由于漢字的形態多樣,但組織結構比較單調,都是“方塊”,設計每一套字體,都會涉及到6000多個文字,非常復雜多變。諸多原因,使得漢字在字體設計與開發上較西方字體設計相對滯后很多。字體設計的理念及其應用在中國起步比較晚,雖然在經濟飛速的中國,設計越來越被重視,字體設計的社會效應與功能也有所提升。
在“字體設計”的教學中,很多學生的字體設計作業或實際的設計應用上都存在著這樣的問題,為了設計而“設計”,文字失去了其最本質的信息表達功能。文字的直接功能是對信息的傳達,而對文字的“設計”,是通過藝術性與創新的手段去設計一種視覺效果,增強視覺的沖擊力,使作品更具張力,達到提高信息傳達的效果。我們的一切努力,都必須保持其信息傳達的功能,“恰如其分”才是最合適的評判準則,如何把握字體設計的“度”就變得尤為重要。我們的“字體設計”教學應該包括哪些內容呢?毫無疑問,對中國有幾千年歷史的“漢字”的設計與應用是我們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從國際化的角度而言,對歐美拉丁字母字體設計的認識與借鑒也應該是我們學習的內容。現行高校教學的方向與方法,筆者認為還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具體體現在這幾方面:一、字體設計評判準則的時代性的問題。二、什么是新時代的字體設計基礎的問題。三、教學中只顧表面的形式,或者說過于追求“自娛自樂”而忽視文字的傳達功能的問題;另外,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的盲目“西化”的現象,從某種程度上說,忽視了更為重要東西,就是本民族的字體設計特別是漢字的教學與研究。
在短短的幾周課時中,如何選擇最有效的知識點,使其具有“時尚精神、中國特色、國際視野”,是高校字體設計課程教學的最高追求。當我們面對著這種時代的變革,面對著這種對字體設計從工具到理念所產生的變化,特別是在高校設計教學領域,我們責無旁貸地應該對字體設計的教學進行一次新的思考,提出一些新的要求,這是時代的需求也是歷史的使命。現代設計的風格及形式并沒有固定的模式,在一個多元化發展的趨勢的時代。在今后的教學改革中,必須做的就是將各專業的課時統一、內容統一,進而達到教學目標和訓練方法的統一,培養學生對字體基本原理的掌握,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訓練,使學生從一開始學習就樹立創新意識、設計意識,以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對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
結語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現代設計的表現方法、內涵等內容形式發生了很大轉變,如何培養出合格的人才,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接受社會激烈競爭的挑戰,面對高校字體設計教學如何改革,我校的教學團隊一直在思考、探索。我們把字體設計課程的重點放在字體創意設計上,采用多媒體、微格教室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通過大量欣賞中外優秀的字體設計作品,引導學生對字體的結構、字型、筆劃等進行夸張變形或裝飾,運用現代構成設計形式美法則重新打散、重構、以抽象或具象圖形創建新的圖形字體,進一步拓展字體的表現空間,增強創意字體設計的視覺沖擊力。中國漢字內涵豐富,將字體設計教學與本民族地域特色緊密聯系,開拓字體設計教學新思維,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生,是字體設計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方向。在字體設計教學這個環節上,高校字體設計教學的發展一直都比較緩慢。
其實我們教學實踐中可以找到一些共通的規律,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因為每個人對于美的認識也是在不斷地調整與提高的,字體設計的最大樂趣就在于意想不到的可變性和多樣性,這需要我們不斷努力去創造“意外的驚喜”。如何針對中文漢字的特點及實際情況,借鑒西方的經驗,取之精華,棄之糟粕,使高校的字體設計教學能夠真正隨應時展的訴求。
作者:韋超現單位:廣西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