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構成理論在鞋靴造型設計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構成理論作為一種設計基礎理論,被廣泛地運用于鞋靴造型設計。該文闡述了構成理論的內涵、鞋靴造型設計的要素、構成理論與鞋靴造型設計的關系,分別從構成理論的形式美、造型要素和色彩三個方面分析了這一理論在鞋勒造型設計中的應用,旨在優化鞋#造型的審美效果。
關鍵詞:構成;造型;形式美;色彩;運用
服飾產品需要從造型方面進行設計。造型屬于空間設計,空間應該給人以藝術的享受。構成理論分別從二維平面、三維空間和色彩三個角度揭示了造型與空間、視覺與心理的相互關系和規律,從理性和感性的角度引導設計實踐。構成理論是一種思維方式和設計原理,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對鞋靴造型設計有著很強的指導意義。
一、構成理論的基本內涵
構成有組織、解構、構造等含義。在藝術設計領域,構成這一術語是指以理性組合表現感性視覺形象的創作手法。構成理論研究的范疇,是在二維或三維空間中,根據特定標準對最基本的造型要素(形、體、色)實施排列與重組,在此基礎上形成一種全新的視覺形態。構成理論為產品設計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持,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造型設計的基礎理論。平面構成理論揭示了構成視覺語言的基本元素或成分、骨骼結構及其相關基本形、空間表現與肌理創意,是一種通過切割、分解、變形、重構等不同手段在二維空間之中對原有形態進行創造性的排列與組合的造型方式。具體來說,平面構成理論作為一種現代造型觀念,主要強調點、線、面等基礎性要素,同時,憑借抽象的方式表現美感;注重形與形之間的協調性和節奏感,力求塑造既富有變化又具有條理的新形象。平面構成理論要求設計者經過觀察、聯想及藝術表現,將繁雜的客觀形狀變成簡潔的幾何形組織形式。色彩構成理論是指依托科學的色彩原理規范,通過豐富多彩的顏色元素組合實現情感傳遞,同時,在此基礎上建立一種具有情感環境的色彩美感。這一理論以色彩美學、色彩心理學為基礎,描述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將大自然中復雜的色彩現象還原為最基本的色彩要素,最終通過色彩感覺的升華進行符合功能和審美的色彩設計。立體構成是造型要素(點、線、面、體)在三維空間中的結構組織形式,立體構成理論以視覺原理為基礎,以力學理論為依據,對立體形態中的形體、色彩、結構等問題進行研究。設計者在設計實踐中借助一定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構成原則(移動、旋轉、擺動、擴大、扭曲、彎曲、切割、展開、折疊、穿透、膨脹、混合等)將相關造型要素組合成理想的形體。學習立體構成可以建立立體的造型藝術觀念,提高對立體藝術造型的感受力和審美判斷能力。
二、鞋靴造型設計的要素
鞋靴造型設計是運用款式、面料、色彩和圖案等手段塑造鞋靴的形態、形象、形體,讓人產生美的視覺感受。鞋靴造型設計要素主要包括形態和色彩。形態構造框架式樣,為材料和制作提供有效的依據;色彩給鞋靴產品帶來第一視覺感受,為造型提供豐富的素材。
1.形態
鞋靴造型設計中的形態是指鞋靴的形體,包括平面形態、立體形態。鞋靴平面形態是指鞋靴部件在二維平面上的輪廓形。鞋靴立體形態是指鞋靴形態占有三維空間的一種形式構成,包含兩個方面:一是鞋靴占有三維空間的形態造型,也可理解為鞋靴體量特征上的造型;二是鞋幫部件和鞋底部件的立體構成,其中以鞋幫部件立體構成設計為主。
2.色彩
色彩與光、物及視覺有關,色彩構成是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色彩有三要素,即色相、明度、純度。色彩心理包括色彩形成的象征力、主觀感知力、色彩辨別力。色彩要素如能在鞋靴造型設計中較好體現,消費者將會獲得鮮明的視覺感受。色彩要素是產品傳遞信息、表達情感不可缺少的角色,設計者可以運用色彩要素強化造型的寓意并傳達信息,烘托出特有的情感氛圍,增強作品的表現力。但要注意的是,在鞋靴造型設計中,只有將色彩的審美性與鞋靴產品的實用性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使產品增值。
三、構成理論與鞋靴造型設計的關系
鞋靴造型設計過程,實際上是將自然形與人造形相結合的過程。設計師基于特定的環境,圍繞客戶需求并使用相應的鞋靴造型進行設計。造型手段有平面手法和立體手法兩種。平面手法是在二維空間上應用平面構成形式的基本規律進行設計;立體手法是在三維空間里應用立體構成形式的基本規律進行藝術表現。鞋靴造型設計屬于視覺形象設計范疇,因此它也是由豐富的線、點、面元素組合形成的,與構成理論中的基本造型要素無異。鞋靴造型設計是一種形式美的創造,構成理論的形式美法則(變化與統一、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以及對比與調和)對提高鞋靴造型設計的藝術感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設計師遵循一定的美學原則對點、線、面、體、色這些構成要素進行藝術組合,按照構成美、色彩美、機能美、材質美、工藝美、個性美、流行美的要求,進行創造性構架,賦予鞋鞔以美的造型。色彩設計是造型設計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比款式更強烈、鮮明,在知覺選擇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只有具備色彩基礎知識,明確色彩搭配的意義,了解鞋靴的色彩功能,正確掌握色彩搭配的原理,鞋靴造型設計才能實現有的放矢,兼具審美性和實用性。
四、鞋靴造型設計中的構成理論實踐
1.形式美法則
克來夫?貝爾所說的“有意味的形式”,揭示了形式美所蘊含的功能。我們必須利用具有美感的形式來設計,才能呈現出具有美感的內容。在構成理論中,形式美法則基本由均衡性、節奏性以及統一性構成。
(1)變化與統一
變化與統一這組矛盾普遍存在,在形式美法則中占重要地位。變化是指各種設計要素之間的相互對比,如造型要素點、線、面的對比,色彩要素中色相、明度、純度的對比。鞋靴造型設計的表現形式應該具有變化,一成不變的形式會讓人感到單調、乏味,變中求新會使造型生動起來。統一是指將各種相同屬性的形態要素組合起來,形成一種一致感較強的形態。鞋靴的造型、色彩、材質及裝飾局部變化都要服從于整體設計,體現整體與部分的協調性,如鞋幫部件造型與鞋靴整體造型的統一,運動鞋、旅游鞋、休閑鞋等鞋類部件間的造型統一。
(2)對稱與均衡
對稱與均衡作為形式美的基本法則體現了人們最為樸素和古典的審美要求。對稱具體指依托中心部位,并以此為核心向四周均衡配置色彩元素。在鞋靴造型設計中,由于人的腳在形體上不對稱,因此鞋靴的形態并不是嚴格意義的對稱,不過在局部部位進行樣板設計通常都采用對稱方式進行設計。均衡是指對不同的元素進行重組與配置,從而形成一種平衡感。鞋靴總體款式及其中不同部分的組合需要給人以平穩、安定的感覺。如,在對鞋靴的前臉進行設計時,應該在其后身增加相應的量,確保前后能夠保持平衡關系,從而為人們呈現出一種均衡的感覺(圖2)。此外,在鞋靴色彩、造型、大小等方面也要營造均衡感。
(3)節奏與韻律
音樂中的節奏與韻律訴諸聽覺,造型設計中的節奏與韻律訴諸視覺,但在審美上是相通的。節奏可以看作音樂的節拍,是色調的重復。韻律指在規則的節奏變化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特征,其中主要包括緩慢、快速等幾大類型,它是形式規律內在精神的體現。在鞋靴造型設計中,形態和色彩等構成要素有規律、有秩序的變化就是一種節奏。如在單調的鞋幫面上運用節奏法則,用相同或近似圖案、材料在整個幫面上反復出現,使鞋靴呈現出一種有序、不斷變化的美感。采用不同組合規律和不同的運動節奏,會表現出鞋靴造型的不同個性。
(4)對比與調和
如果說節奏強調的是重復,那么對比與調和則是重復中的變化。對比是指在重復和同類元素中突然產生變化,這種變化與其他重復的內容形成對比。色彩對比在童鞋、運動鞋的造型設計中運用較多;材質對比在各類鞋靴設計中經常出現,如鞋靴的皮革與金屬、皮革與塑料、皮革與棉麻、皮革與木頭等構成對比;還有形態對比,如圖案、線形在各種狀態下的比較。調和是指將各種要素之間相同的特征統一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針對鞋靴款式的設計必須注重一致性,以達到和諧的狀態。
2.基本造型元素
⑴點
在幾何學中,點只有位置而沒有大小;在平面構成理論中,點是指那些有極力縮小感覺的物質,在X寸、顏色以及紋理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的差異。在對鞋靴的款式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點以一定的大小和形態、一定的長度和寬度而存在。設計師常用點的外輪廓、顏色、質地、體積來強調某個局部,突出表現重點,起到點綴的作用。如,凸顯品牌標志,在幫面上設計一個醒目的小部件或者圖案,都可以成為造型鞋靴造型的亮點。
(2)線
在構成理論中,線有長度、寬度和厚度。線分直線和曲線兩種,直線包括水平線、垂直線和斜線等,曲線包括幾何曲線、自由曲線等。在鞋靴造型設計中,線是重要的造型元素,每一塊部件用線來分割空間并限定形狀,如造型輪廓線、拼縫線、褶皺線、嵌縫線等。使用線能起到裝飾和實用功能,如涼鞋的造型設計。
(3)面
線移動的軌跡形成面,面的形態可分為幾何面、自由面和有機面。在鞋靴造型設計中,面的分割和面的組合是表現鞋靴產品形式美的主要手段。分割是指在外輪廓確定后,一個整體被分成部分再構成新的整體,使鞋靴產品的幫面產生視覺美感。通過在幫面上進行面的分割,可以創造出豐富多彩的鞋靴款式。不同形態的面可以表現不同的情感特征,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等幾何面,給人簡潔、單純的感覺。在正裝鞋的幫部件造型設計采用幾何面,切合一般消費者的審美要求。
3.色彩原理
色彩原理包含色彩的物理學、心理學理論,其中,色彩三要素(明度、純度、色相)和色彩設計理論(對比與調和)是色彩原理中最核心的部分。在鞋靴造型設計中,恰當地運用色彩原理是形成鞋靴產品整體美不可缺少的因素。鞋靴產品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社會時尚的象征性,消費者的目光觸及鞋靴產品色彩時,往往會被其所傳遞出來的情感所感染。色彩對比是一種直接的、簡潔的視覺美感形式,容易帶來色彩沖擊力和視覺感染力。在鞋靴造型設計中,運用明度對比、色相對比、補色對比、純度對比、冷暖對比等,可以產生獨特的配色效果。遵循色彩設計理論的調和原則,將具有差異性的色彩巧妙融合在一起,可以體現色彩的和諧美,增強鞋鞔產品造型的魅力。設計師可以采用模擬自然色彩調和、互補色調和、審美共鳴調和等方法,構建協調美。
結語
鞋靴造型設計是集材料學、人體工程學、美學、經濟學于一體的多學科交融藝術。在審美性、象征性和時尚性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重視的情況下,鞋靴產品的設計、開發需要推陳出新。設計師通過對構成理論的研究和應用,可以不斷優化鞋靴產品品質,使產品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杜少勛.皮革制品造型設計.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1.
[2]曹宏崗,岳彤.立體構成設計.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
[3]洪興宇,文濤.平面構成.安徽美術出版社,2005.
[4]劉書堂,周大光.平面構成法新解.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
[5]崔生國.色彩構成.湖北美術出版社,2009.
[6]段衛斌,王惠.立體構成.學林出版社,2012.
[7]辛東升.造型要素在鞋靴設計中的應用.西部皮革,2009(22).
[8]王力強,文紅?平面?色彩構成?重慶大學出版社,2002.
[9]張夢,肖艷.平面構成.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
[10]程曉莉.淺析鞋靴造型設計.輕紡工業與技術,2012(2).
作者:陳英 單位:揚州大學廣陵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