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一體化電子專業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完善校內實訓基地建設
1.實訓室建設。為了滿足本專業的發展需求,完善“3模塊4階段”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項目任務驅動、理實一體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形成科學的學生學業評價體系,在原有基礎上擴建和完善我校本專業實訓基地,打造“理實一體化”、“工學結合”的教學環境。校企合作,建設兩條80工位的SMT與THT相結合的生產線,變消耗性實訓為生產性實訓,在原基礎上改建增設電子技術、電工技術、電氣控制與安裝、空調與制冷設備安裝維修等10余間理實一體化教學功能教室。
2.實訓文化建設。根據現代電子技術日新月異、普及面廣、技術性強的特點,強調企業文化進校園、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對照企業生產規程創建實訓文化環境。主要包含專業理念、企業文化、職業素養、培養目標、職業道德、工藝要求、安全規范、操作流程、操作規程、專業前景、制度管理等內容。
二、實施“項目任務驅動、理實一體化”結合的教學模式
將學習內容項目模塊化、項目單元化,通過項目內容的確定,層層分任務,如電子產品的設計及生產,就是通過嚴格細分項目任務來實施的,以真正體現電子技術應用的專業特點。在教學中,教師根據項目內容細分任務,也有利于教學任務的實施,有利于知識與技能的輔導,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職業意識和專業技能,實現從專業知識的學習到方法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體現師生“教、學、做”融為一體的過程。如學生在理論知識指導下進行電子產品裝配,通過產品裝配印證和鞏固專業理論,在“由學到做”中體會,在“由做到學”中深化,最終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目的。
1.項目任務驅動,直觀感受、親身體驗。實驗內容設計以產品或工程為載體,項目化、層層任務分解,前后相互融會貫通,實驗實訓過程和結果盡可能通過聲、光、電等體現,同時先易后難,先簡后繁。如在做三極管放大電路及靜態工作點測量實驗時,若只進行電路的焊接和測量,學生對三極管放大作用無直觀體會,印象和理解都不深。若再增加一級射極輸出器和駐極體話筒、耳機(揚聲器)構成助聽器,通過輸入與輸出聲音的前后對比,學生對放大電路放大作用有了直觀認識;同理也可用信號發生器輸入信號,通過示波器觀察電路工作點對信號波形的影響。在電路工作點正常和不正常時,仔細聽聲音的變化,直觀了解什么是信號失真。
2.理實一體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請進企業專家帶領專業教師、與企業生產聯系,同時為學生指導實訓項目,把優化后的師資與優化后的理實一體化功能實訓室相結合,如通過調頻收音機、報警器、功放等實際生產項目為例指導學生自己組裝、檢修,通過其結構進一步掌握工藝組裝方面的知識,學習由多個單元電路組合成一個電子產品及電路功能轉換方面的知識,通過原理圖、裝配圖、印刷板圖的結合,提高學生讀圖識圖地能力。通過對實際產品的組裝、調試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引入調試維修產品的基本概念,培養學生測試元件基本量的操作能力。其次,注意發展學生求異思維和創新能力,鼓勵學生獨立設計實驗方案,正確選擇實驗儀器,預測觀察現象,得出有關結論。具體講,首先引導學生弄清課題含義,明確實驗目的,啟發他們運用已有知識和技能設計實驗方案;然后讓他們“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對此教師不要輕易裁決,可引導學生從步驟是否簡便、操作是否準確、技能是否熟練、結論是否可靠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最后再讓學生去實踐,在實踐中去探索、去創新。
3.擴展前沿知識、開闊眼界。當今電子技術發展發展非常迅猛,實訓內容設計要跟上時展,適應當今電子技術應用的基本特點,實訓內容的設計要實現三個轉化。一是從分立元件電路為主轉到集成電路為主,目前電子產品的結構大都是以集成電路為核心,分立元件數量大大降低,只有加強集成電路方面知識和實訓才能適應技術發展。二是把以模擬電路實訓為主轉移到模擬電子線路和數字電路比例協調、相互兼顧上來。三是由學生實際操作轉到實際操作與觀看電子仿真軟件實驗、電子實驗錄像相結合。
作者:田貞軍曾福單位:重慶市經貿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