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獨立審計的風險與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信息技術下的獨立審計風險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網絡的不斷普及、在市場經濟主體中,越來越多的經營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被應用起來,從而對作為獨立審計客體的稱被審計單位提出了更高的信息化要求。但是隨著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對被審計單位的審計目標不斷擴充,需要接受審計的對象迅速增多,隨著而來的是審計方法上的信息化變革。同時由于審計規范缺失、審計法律法規不到位等原因,都使得獨立審計風險因為信息化的變革為增多,審計的復雜性更大,更加難以把握。審計工作從來都是一種高風險的職業,而信息化環境更是加劇了這種風險因素,獨立審計風險成為了注冊會計師要面臨的核心問題。因此,作為注冊會計師,首先就要了解和控制獨立審計風險問題。
(二)被審計單位業務的復雜性、廣泛性導致審計風險
能對審計工作者的審計業務造成風險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企業經營上的規模化程度、多元化方向、高科技化趨勢、國際化進展,包括企業會計核算方面的電算化程度、網絡化趨勢,也包括許多的關聯交易、表外業務等因素。導致審計風險的因素還來自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在過去的十年里,會計信息失真已達成為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大量的實證研究表明,由于將凈資產收益率(ROE)作為申請配股的一個依據,很多上市公司對凈資產收益率進行了明顯的數據操縱。巨額虧損持續發生、企業債務無法償還、企業破產等原因,往往使注冊會計師被起訴。
(三)被審計單位在管理上的舞弊、弄虛作假也會導致審計風險
所謂的“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最讓注冊會計師難以防范的審計風險就是來自被審計單位有目的有意識的的弄虛作假,因此,一些上市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舞弊現象給注冊會計師行業造成了最大的風險因素。
(四)公司在治理組織結構方面的問題也會導致審計風險
上市公司的情況下缺少治理結構、管理權和所有權混淆在一起、出資者空缺等情況,會導致企業的審計關系嚴重失衡。此時,公司聘任注冊會計師盡管需要由股東大會批準,然而因為內部人員管理上的混亂,股東大會無法發揮作用,導致實際權力掌控在管理層手中,注冊會計師很難做到獨立執業。
二、獨立審計的風險的相關對策
(一)增強審計委員會的獨立性
提高審計委員會的獨立性是確保審計委員會各項職能高效行使,投資者合法權益得以維護的前提條件。審計委員會隸屬于董事會設立的專門工作機構,該機構主要承擔著企業內、外部審計的監督、核算等多項工作,其主要由兩名企業獨立非執行董事和一名執行董事組成。為保證審計委員會的獨立性,需要要求審計委員的全部成員均是企業內部核算人員,這些人員不能夠從企業中收取任何費用,以防止以權謀私行為的發生。
(二)提高審計委員會的反應能力
審計委員會承擔著挖掘企業會計和審計薄弱環節的職責,因此必須保證審計委員會具有較快的反應能力,所以需要企業選拔高素質、高質量人員組建審計委員會,并定期對其成員予以培訓和再教育。同時構建一套完善的關于審計的體制,審計人員可依據該體制執行審計工作。另外,企業定期對審計人員進行績效考核,并依據績效考核結果予以相應的獎勵或懲處,以此充分激發審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能動性。
(三)防止企業管理層與審計師之間舞弊串通
審計師在工作過程中難免會與管理層發生分歧,一旦發生分歧,審計師必須第一時間向審計委員會匯報,由審計委員會組織予以協調或處理,以此將有助于預防企業管理層與審計師之間舞弊串通行為的發生;另外,會計事務所向審計客戶提供非審計服務或審計服務時必須經客戶審計委員會審批,待審批通過后方能予以實施。
(四)仔細審核和采納CPA提出的關于內部控制的相關建議
CPA有權向企業提出關于內部控制的相關建議,但是這種建議具有非簽證性質。CPA是注冊會計師的英文縮寫,其主要是指依法取得注冊會計師證書并接受委托從事審計和會計咨詢、會計服務業務的執業人員。值得注意的是CPA始終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上為企業提出關于內部控制的相關建議,以幫助企業挖掘和解決會計方面的漏洞,對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增加企業經營效益具有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
(五)在分權、監督的委托原理推動下,企業采取董事會直接委托審計實現審計委托
在審計委托執行過程中,由于委托管理層代行委托權,以至于審計結果極易被企業管理層所操縱,從而影響到審計結果的真實性、準確性。企業探究如何推進董事會直接委托審計方式改革實質上是探究如何委托注冊會計師的權利由董事會來執行以及研究如何維護董事會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通常可采取下述措施:首先,以相關法律法規為依據進一步提高董事會會議對通過委托審計事項的要求;其次,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更換會計師,并要求前任會計師置于董事會上做出相關說明;最后,不斷提高董事會中獨立董事所占名額,適當削弱大股東和企業管理層的權利,防止其過度集權。
(六)編制審計項目計劃,加大對審計項目的現場管理力度,建立三級復核制度
獨立審計準則指出,會計事務所需建立健全的三級復核制度,為增強審計質量提供充足的理論依據。在實踐過程中,會計事務所需明確三級復核內容,把握其復核重點,規范復核程序,嚴格按照三級復核制度予以執行,同時,待復核工作完成后需要求復核人員制定書面復核報告,以此切實將三級復核制度落實到位,確保其高效性職能得以充分發揮。
(七)推行審計第四關系人
建立一個專門的組織平臺,委托人和審計師可置于該組織平臺之上進行信息溝通與交流,此時的組織平臺便為本文中所述的審計第四關系人。國內外諸多學者立于制度安排方面解決審計師獨立性受損問題,其中美國紐約大學羅恩教授建立健全的財務報表保險制度,該制度要求上市公司向保險公司投保,而保險公司可聘請專業的會計事務所對上市公司予以審計,以此將能夠預防會計事務所對上市公司過度依賴,大大增強了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此背景下保險公司便為審計第四關系人。
作者:李相林單位:李泓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