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水利工程施工突出質量問題統計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社會進步的主旋律。對水利行業而言,踐行“補短板、強監管”的改革發展總基調是有效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工作之一?;诮鼛啄晁繉ι虾J兴ㄔO質量工作考核迎檢工作與多年度水利行業監督季度綜合大檢查工作,以監理人的角度,統計近年來施工過程中發現的突出質量問題并加以分析,思考改進措施,以期能夠在工程質量提升中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水利工程;質量問題;統計分析;改進
0引言
中國質量發展經歷了從“質量振興”“質量發展”到“質量強國”的發展階段,各行業的質量提升為經濟進步和社會發展夯實了基礎,做出了貢獻。新的發展時期,“水利工程補短板”改革發展總基調貫穿于各項水利建設工作中。正確認識水利工程建設“短板”有哪些,如何就“短板”進行有效補齊,作為水利人的我們,應該對這些問題做到心中有數。筆者聚焦水利工程建設施工過程,分析地區特點和大環境現狀,從自身角度出發,發揮主觀能動性,以創新發展的思維考慮“短板”問題及補齊措施,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1上海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特點和現狀
1.1施工管理特點
上海市水利工程類型主要包括圈圍工程、水閘泵站工程、河道堤防工程及農田水利工程等,工程規模多以中、小型為主(圈圍工程除外)。受上海地理位置和外部影響力等原因,上海水利工程等級和建筑物的級別較高。上海地處長江入???,地質呈軟土特性,防汛防臺壓力大,防汛排澇任務重,季節性施工特點明顯。水利工程建設分散,管理跨度大。
1.2施工管理現狀
從事水利工程建設的專業施工企業規??傮w不大,施工資質等級總體不高(絕大多數為二級和三級);具有水利工程監理高等級資質的監理企業數量和人員不足;新工藝、新材料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的應用范圍不廣,試點并推廣應用的速度還不夠快,施工工藝和方法的創新動能還不強;已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應用成熟的定型化、通用的泵送、支護、定位等設備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普及程度還不夠。
1.3工程建設強度
2018—2020年,上海水利工程年度新開項目數(含標段)占比水務建設工程總項目數分別為57%、56%和47%,年度投資額占比分別為53%、46%和84%。在水利、供水、排水這三大水務建設類型中,水利工程的年度建設項目數和投資額占據半壁江山,地位舉足輕重。在未來一段時期,聚焦城市防洪排澇功能提升、水安全防治、水生態治理等提升城市水環境質量以及建設高標準農田、美麗鄉村、環境治理三年行動計劃等實事項目的開展,水利工程建設依舊是重頭戲,依舊是上海水務行業質量提升行動的主戰場。
2近3年上海水利工程質量問題統計和分析
筆者以上海水利工程年度建設質量問題數量及各專業工程的占比,進行不同維度的問題統計和簡要分析。
2.1水利工程年度質量問題統計和分析
近年來,上海水務建設工程持續開展行業季度安全質量綜合大檢查和“應用《上海市水務工程質量安全檢查指南》檢查”專項活動。近3年綜合大檢查中水利工程受檢項次及占比情況統計,如表1所示。在2018—2020年年度綜合大檢查中發現的質量問題的條數及占比情況統計,如表2所示。據表2推斷,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問題占比24%左右。從受檢項次、受檢比例及施工質量問題占比等數據指標,可以看出:上海水利工程的監管比重已超半數,單個項目的體量、規模正逐步下降,建設項目數量正在不斷增加。發現的施工質量問題的比重持續較大,質量問題較為突出。
2.2水利各專業工程質量問題統計和分析
分類統計2018—2020年度通過綜合大檢查發現的2444條施工質量問題,其中施工現場的質量問題占比35%,施工質量內業資料的問題占比近65%(如圖1所示)。施工現場突出質量問題聚集在混凝土工程、地基處理與基礎工程中,分別占比現場質量問題數的33%和28%。典型施工質量問題分布區,如圖2所示?;炷凉こ藤|量問題具體表現為結構外觀存在裂縫、局部透水(有水漬)、蜂窩麻面、錯臺漏漿、保護層厚度不足(局部露筋)等。地基處理與基礎工程質量問題具體表現為木樁未進行防腐處理、混凝土樁樁頭破損等。
2.3突出質量問題統計分析由于受到類型、規模、建址、關注度等因素的影響,水利工程的施工可能會出現一些質量問題。從水利工程問題類型角度分析,統計的施工質量問題,如表3所示。
3突出質量問題分析及改進
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很多,但歸納起來主要還是“人、機、料、法、環”5個方面。分析質量問題的成因和考慮改進措施,也可以從這5個方面進行。
3.1人組織方面
施工單位和一線作業人員的能力、素質決定了施工質量的高低。作為責任主體,嚴格執行建設程序,遵照法律法規、標準規范要求,按圖施工、強調質量責任制,是落實“人+管理”要素的標準體現,是保證施工質量合格的基礎措施。態度決定行動,技能代表水平。細致分析近3年的施工質量突出問題,從“人”方面分析,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1)施工單位從事水利工程專業施工經驗不足,專業技術從業人員技能偏低、數量不足。(2)施工過程違反施工技術標準、規范,不按圖施工、施工隨意性大,盲目趕工期但卻無質量保證措施。(3)未建立健全施工質量保證體系,無質量管理目標及相關責任制,不進行有效質量考核。(4)作業人員責任心不強,工作態度不端正,未有效執行“三檢制”。(5)施工單位憑借所謂多年施工“經驗”,減少施工的必要投入,攫取不當利益。因“人”的不確定因素多、涉及面廣,除做好資質和資格管理之外,還應加強責任心教育、崗位責任制建立和考核、專業人員繼續教育(實際操作培訓考核)等過程管理措施,還應實行水利施工企業和個人動態計分考核管理。
3.2機具設備方面
施工機具設備完成了材料“搬運”、實物“集成”和物質“轉化”,是實現施工工藝技術的重要外部輔助,對施工質量有直接影響。施工機具設備的使用強調高效、適應和匹配,能夠根據不同的施工條件、工程結構形式、施工工藝方法,通過設備間的配合、功能參數的調整等滿足工藝要求、實現實物目標,保證工程質量,取得經濟效益。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機具設備對于質量問題發生的影響,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施工機具的選型與施工工藝要求不匹配,不能滿足施工技術標準要求;施工機具的工況條件較差,帶病工作;施工機具的組合、調配不能有效發揮機械最優組合性能;施工機具的先進性不足,性能參數偏低,不能有效降低質量問題出現概率。水利河道樁基礎施工過程中,受限于現場作業環境,對于木樁、方樁的施工采用“機械手”或“挖掘機”代替樁機進行錘擊、靜壓沉樁,直接影響樁的垂直度、樁間距和后期沉降。回填土施工中,未采用合適的壓實機具進行分層壓實操作,容易造成后期的土體沉降。影響工程質量。在制定專項施工方案時,需要結合施工工藝方案,深入考慮施工機具選擇對于質量控制指標的影響程序,可以參考建筑行業成熟的先進機具設備,對比分析在水利工程專業施工中應用的可能性,進行積極探索實踐和嘗試;應對受限的唯一選擇是制定技術標準,明確控制指標和判定標準,嚴格操作規程。
3.3材料配件方面
材料配件作為工程施工的物資條件和基礎,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建筑產品。嚴格進行材料配件質量管理,是創造良好施工條件、提升質量等級的重要保證和前提。細致分析諸多的質量問題,材料配件的不合格問題主要表現為如下4個方面:原材成品保護不足,外觀質量不佳;未對原材進行復試檢驗,或檢驗報告滯后、復驗指標不全面,不滿足設計要求;現場拌制相關控制指標(配合比、比重等)把關不嚴;材料配件應用無標識,追溯性不強。預制方樁、板樁、砌體等原材料進場后的外觀保護措施不到位,經常發展缺棱掉角、局部破損等不良現象;鋼筋等原材的堆場設置不規范,鋼筋成品保護不到位,常見銹蝕,偶見浸水;土工布及管袋等有明確設計要求及檢測規程的原材,復試指標數量不足;現場漿液制備的配合比、比重等質量控制指標不嚴格計量,憑經驗施工,算個大概;材料管理臺賬及管控資料中,不能明確材料使用部位和單元工程名稱,無法進行追溯;此外,在已使用到結構上的止水帶、鋼筋機械連接接頭等的保護亦不到位。材料管理涉及采購、進場、堆放、復檢、試驗、使用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的質量控制多同樣重要。除要把好選材進貨關、進場驗收關、成品保護關、試驗復試關等“四關”外,還要從其他角度綜合考慮相關材料問題的解決途徑和方法,尋求材料選擇替代方案,如在農田水利工程中使用高強度玻璃鋼等預制拼裝件代替建筑用的粗細骨料(黃沙、石子)和凝結料(水泥等)。為重要原材配件匹配身份標識,進行全周期、全流程跟蹤管理。在原材成品保護方面進行小發明、小創造,如將水利工程常用的橡膠止水帶裝進“木匣子”中,安裝多少,抽取多少。
3.4工藝技術方面
施工工藝和方法是進行科學施工的措施和手段,工藝是否先進、技術是否可行、操作是否正確,都將對工程質量產生重大影響。剖析工藝技術與施工質量問題的內在聯系,結合水利工程施工特性,得出以下結論。(1)受限于水工結構功能性目標的首要放大因素,成熟施工工藝技術改進步伐緩慢。(2)因工藝技術在施工過程中的某項控制指標管控效果不好,導致質量通病問題的普遍存在,且未有較好的改進解決措施。(3)引進建筑行業先進技術、工藝方法的力度不強,運用廣度、深度不足。上海水利工程施工首先要面對的是軟弱基地處理,通常采用各種類型的樁進行地基基礎加固處理。如在泵閘站工程施工中,采用高壓旋噴樁進行基坑圍護和結構樁施工時,工藝性試驗環節則必不可少,在分析地質特性基礎上,確定三重管還是多重管法以及水泥摻量、提升速度、旋轉速度和相關壓力數值等工藝參數選擇直接關系到成樁質量和止水效果?;炷翜乜睾驼駬v施工直接關聯表觀裂縫和蜂窩麻面的存在與否,應該從施工方案中的技術措施方面加以重點關注,在施工時做好保證措施?!澳0灏惭b拼縫偏差”會導致混凝土結構表面錯臺、漏漿,直接影響清水混凝土外觀質量;“鋼筋籠搭接長度不夠”會導致樁體結構應力降低,形成側向抗剪薄弱帶,嚴重者會導致安全事故發生。隨著施工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新材料、新設備的研發推廣,如裝配式、3D打印、高強度玻璃鋼定型化制品等在建筑行業的逐步擴大應用,水利工程施工技術升級和創新的步伐也應加快,BIM技術對于工程建設全生命周期的優化和集約作用對于整體提升工程質量等級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施工現場關于技術小改進、工具小創造的技術創新成果在驗證、試點的基礎上推廣應用。如在混凝土結構澆筑時鋼筋保護層厚度不足問題上,通過在縱橫向主筋上固定限位塊圓餅措施就能有效解決厚度不足問題。
3.5施工環境方面
施工作業的技術環境、社會環境和監管環境對施工質量亦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地質、水文、氣象等自然環境特征已在施工技術方案中進行了充分分析和應對,但諸如近外層、遠外層的關系協調,區域行政監管力度強弱等社會和監管環境也應做詳細分析和措施保證。不同規模、等級及場址的工程受關注程度亦不同,在郊區實施的小型水利工程,綜合多種影響施工質量的因素,表現出來的工程整體質量不佳。如,施工單位的資質等級偏低、一線作業人員技能水平不高、原材(黃沙、石子、水泥)的質量不高、施工機械設備的工況不良、區域監管力量薄弱等,直接或間接導致施工質量問題頻發。農田水利典型問題表現為混凝土現澆明渠線性不順直、表面質量差,檢查井不按圖施工。區域施工環境的改善涉及多個方面,是一個相互交織的關聯網絡,只有多方協同發力,不斷提升重視程度、增強監管力度、完善管理體系、加大資金投入、提升隊伍素質,才能提升區域整體施工質量水平。
4質量提升的措施思考
質量提升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其中的施工質量問題治理則是重要的一環。建筑業改革大環境下,完善行業質量綜合管理體系,以合規化為基礎,以標準化為提升,以精細化為目標,輔以信息化手段,鼓勵“四新技術”的應用推廣,引導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強化行業監督差別化管理,全面構建行業誠信體系,相信能夠切實降低施工質量問題的發生率,有效促進水利施工質量問題全面提升。
5結語
通過統計分析一段時期內的施工質量問題數據并加以分析,對相應措施進行了思考,有利于共性問題的行業整體性改進;通過行之有效的針對性措施施行,能夠不斷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水平,推動水利行業健康發展,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作者:徐鑫 單位:上海宏波工程咨詢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