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表情包發展傳播學解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表情包是新時代的象形文字,是人們在社交網絡平臺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新媒體時代,表情包迅速發展,不僅打造了系列IP,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本文梳理了表情包的發展形態和發展歷程,介紹了一系列經典的表情包,從傳播學角度解析了表情包流行的原因,歸納了表情包的商業模式并提出其未來發展的構想。
關鍵詞:
表情包;發展歷程;傳播學;商業模式
新媒體時代,人們的交流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從單純地使用文字逐漸過渡到使用符號、圖片、表情等,于是,表情包得以迅速發展。2015年,Emoji表情中的“喜極而泣”入選《牛津詞典》的年度詞匯。表情包正在改變人們的交流習慣,它已經成為人們在社交網絡平臺溝通的重要一環。同時,人們在制作、收藏與傳播表情包的過程中得到樂趣,獲得了滿足。本文以傳播學理論為基礎,分析了表情包的發展歷程及其流行原因,歸納了表情包的商業模式并提出其未來發展的構想。
一、表情包的發展歷程
新媒體時代,無論是數字技術的進步還是網絡文化的繁榮,都極大地促進了表情包的發展。根據表情包形態的差異,筆者將表情包的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
1.初期表情符號發展階段
純文本的交流十分單調,人們有時還會對信息內容產生誤解。1982年,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斯科特•法爾曼教授用一串ASCII字符“:-)”來表達微笑的情緒,這個需要扭頭觀看的表情符號開創了表情包的歷史。受法爾曼教授啟發,人們充滿創意地將電腦鍵盤上的各種符號(英文字母、數字、標點符號以及運算符號等)加工組合,這些符號組成表情符號,生動地模擬了人的面部表情,表達了人內心豐富的感情。隨后,這些表情符號傳入日本,日本民眾將倒下的表情扶正,用自己更熟悉的角度來模擬各種生動的表情,也由此發展了獨特的“顏文字”。直觀且可愛的“顏文字”表情很快在短信文本中傳播開來,并且很多手機的信息操作系統也推出了豐富多彩的“顏文字”表情庫[1]。
2.社交媒體發展階段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以及QQ、人人網、開心網等SNS網站的問世,表情包開始在網絡社交領域走紅。2003年,QQ推出了黃色小圓臉的表情系列,人人網則主打黃色小方臉的表情系列,這兩種表情系列引領了這一時期表情包的發展。之后,QQ等即時通信工具推出的“另存為表情”功能推動了自定義表情的發展,同時激發了網友的想象力和參與興趣。自定義表情可分為靜態圖片(JPG)和動態圖片(GIF)兩種,表情的選材多來自文字、圖片、動畫、影視劇截圖等。QQ的自定義表情不僅給用戶提供了DIY創作表情包的平臺,也讓表情包的專業制作人或團隊有了大顯身手的機會。不同于聊天軟件自帶固定模式的表情包,這些專業制作人或團隊創作的表情包大多數采用原創的卡通形象,如風靡一時的“兔斯基”“悠嘻猴”表情包系列等。
3.移動互聯網發展階段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數字技術快速發展,3G、4G智能手機大量普及,這為表情包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各大移動社交網絡平臺自帶的官方表情包系列發展得更為成熟,例如近幾年火遍全球的“Emoji”表情包系列以及即時聊天工具Line推出的“LineFriends”表情包系列等。同時,自定義表情由早期的兔斯基、阿貍等單一卡通形象逐漸發展成融合多種元素的網絡表情包。現今的表情包不僅融合各種卡通形象,還包含網絡流行語、當紅明星、焦點人物、熱播影視劇等多種新鮮元素。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表情包除了繼承以往表情包“可愛萌”“痞”等特點,還具有小眾亞文化群體反權威、反傳統、反主流的特點。當下,移動社交網絡平臺不僅有富含流行元素、為年輕人量身定制的表情包,還有各式各樣符合中老年人審美的表情包,滿足了網民的多樣化需求。這一階段,專業化表情包制作團隊迅猛發展,表情包也逐漸成為一項新興的文化產業。
二、從傳播學角度解析表情包流行原因
1.表情符號可以引發聯想,補充聊天內容
表情符號成為人們溝通交流的重要介質,是對文字文本的有效補充。傳媒研究學者多麗絲•格雷伯指出:“我們一度推崇的借助文字符號傳遞的抽象意義,已經開始讓位于建立在圖像傳播基礎上的現實與感受。”[2]筆者認為表情包具備以下兩大功能。其一,表情符號能夠直觀地表現交流信息,并對文字內容進行補充。表情包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純文字交流的單調,彌補了視覺體驗上的不足,能夠提供態度、情感、語態等方面的重要補充信息。其二,表情符號能夠引發人們的聯想,反映事物的內涵與外延。由于語言符號具有模糊性及多義性,在交流過程中,人們可以借助表情包來理解語意。表情包在不同情境下,代表了不同的含義,如QQ中的“發怒”表情不一定表示聊天對象處于發怒狀態,要結合聊天時的具體情況來判斷對方的態度。語言學家索緒爾認為語言符號所代表的事物和符號形式,是可以隨時間的推移而不斷變化和發展的[3],因此,我們可以利用語言符號的特性來創造和表達新的意義。比如在互聯網語境中,QQ中的“微笑”表情已經成為“呵呵”(隨便之意)的代名詞。由此可見,我們要在不斷變化的互聯網環境和交流語境中解讀表情包新的含義。
2.提高受眾參與度,推動網絡文化發展
自定義表情功能推出之后,許多用戶不滿足于即時通訊軟件自帶的官方表情,開始自己尋找素材,生產、復制以及傳播表情包。同時,為了給用戶提供便捷服務,一些表情包制作軟件應運而生。從“使用與滿足”理論出發,我們可以看到,受眾接觸、制作、傳播表情包是為了滿足他們特定的交流需求,比如開啟話題、活躍氣氛、比拼技術、炫耀等,這些需求的滿足讓用戶的參與積極性迅速提升。表情包所面對的受眾群體發生了變化,官方所提供的“一刀切”式的表情包已經不能滿足各個層次受眾的需求,表情包逐漸向細分領域發展。“利基受眾”理論認為,社會中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各自擁有不同的興趣愛好,而擁有同樣興趣愛好的群體便是利基受眾[4]。比如喜歡某位明星的粉絲群體會熱衷于傳播這位明星的表情包,中老年群體喜歡傳統的霓虹燈字體和充滿正能量的表情包,而熱衷于萌文化與宅文化的二次元群體更是有他們專屬的表情包。同類表情包的生產者與傳播者組成了一個個小圈子,人們在圈子里交流互動,形成文化身份認同,這無形之中推動了網絡文化的發展,體現了新媒體時代網絡文化的兼容并蓄和多元化特性。
3.以熱點事件和人物為素材,帶動網絡話題
表情包多與當下熱點事件和人物相結合,借助社交網絡平臺的傳播優勢,很容易迅速引起網民共鳴,進而提高網絡話題的討論度。除了當紅的明星與網絡紅人,一些熱播的綜藝節目、電影、電視劇以及動漫作品都可以成為網民制作表情包的素材,比如最近火熱的“葛優躺”“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爸爸去哪兒萌娃表情”“黑人問號臉”表情包系列等。表情包的蓬勃發展推動了全民網絡狂歡的熱潮。一方面,表情包給草根網民提供了宣泄情緒的出口。快節奏的現代生活給人們帶來了緊張感和壓迫感,社交媒體逐漸成為人們釋放壓力的減壓閥,制作與傳播表情包是網民擺脫現實壓力的方式之一。在表情包制作與傳播過程中,網民參與了討論、收藏、轉發等網絡互動,表情包所包含的詼諧搞笑元素讓網民獲得了樂趣。另一方面,表情包給了網民表達意見的機會。互聯網的平等性和開放性賦予草根網民話語權,最大限度滿足了草根網民的認同需求。網民自制表情包所代表的草根文化,是對主流精英文化的一種反抗,也是對主流價值觀的一種顛覆。網民可以通過惡搞的方式對經典話語進行解構和再生產,營造屬于自己的話語場。比如2016年年初的“帝吧出征FB”事件,大陸網民通過發送表情包反對“臺獨”,反映了大陸網民的鮮明立場和主張。
三、表情包的商業模式及未來展望
1.表情包成為廣告主和影視作品營銷的新介質
在表情包里植入廣告,是新型的營銷推廣模式。比如騰訊官方推出的“全民超神”表情包系列就是為其同名電競手游做宣傳。此類表情包與產品緊密結合,提供免費下載,在快速傳播的同時,也達到了廣告宣傳目的。表情包是影視劇、動漫作品和綜藝節目的營銷推廣新陣地。比如微信官方平臺推出的“功夫熊貓”表情包系列,就是為了配合電影《功夫熊貓3》的宣傳,此外還有小黃人、名偵探柯南、蠟筆小新等經典動漫人物的表情包,以及真人秀和電視劇推出的真人表情包系列。比如微信表情平臺上韓國熱門綜藝《超人回來了》“書言、書俊”雙胞胎真人表情包系列,以及電視劇《余罪》中“傅老大”和“余小二”表情包系列,這些影視劇和綜藝節目表情包延續了作品的話題討論度,還可以利用微信的點對點傳播開展周邊產品的營銷推廣。
2.聊天軟件逐漸成為表情包孵化和發行的聚合平臺
聊天軟件有數量龐大的用戶群體和較高的用戶黏性,能有效拉動用戶消費,因此很多平臺開始在聊天軟件上開發和投放表情包。騰訊公司在這方面做得很出色,其推出了微信表情開放平臺和騰訊開放平臺,這兩個軟件平臺同時也是表情包的發行平臺,通過接收第三方投稿表情,騰訊公司的聊天表情包變得更加豐富和多元化。以微信表情開放平臺為例,個人和團隊可以根據平臺上公布的表情制作規范和投稿指南來參與活動、上傳表情,新上線且數據表現良好的投稿表情還有機會出現在微信表情的“最近熱門”推薦欄目中。同時,微信還主動與綜藝節目以及明星合作,拍攝真人表情包。比如鄧超、Angelababy、鹿晗、李易峰、吳亦凡、楊洋等明星都參與了真人表情包的制作,粉絲可通過付費下載方式使用這些表情包。微信表情開放平臺還定期微信投稿表情月度榜以激發原創作者的創作積極性,榜單包括當月比較受歡迎的原創表情精選排行榜,以及累計發送次數和人均發送次數的表情排行榜。此外,出于對作者原創表情包作品的保護與支持,從2015年12月起微信表情開設了打賞功能,用戶在使用原創表情的同時,可以通過微信支付打賞作者。隨著越來越多社交網絡平臺對表情包的重視,各式各樣的表情包陸續推出,表情包文化空前繁榮。
3.IP催生新的盈利模式,表情包商業價值凸顯
表情包的蓬勃發展拉動了相關產業的市場需求,由表情包衍生的動畫、游戲等周邊產品是表情包商業價值的重要體現。隨著年輕網民群體消費能力的提升以及市場對知識產權尊重意識的提高,表情包IP開發成為新的盈利模式。在IP概念被炒熱的當下,聊天軟件和表情制作團隊瞄準了表情包IP市場的商機。在眾多的表情包中,Line推出的“LineFriends”表情包系列是較為成功的代表。Line不僅通過表情包提高了Line聊天軟件的使用率,還通過“LineFriends”系列周邊產品實現了盈利,這些周邊產品涉及游戲、貼圖表情、餐飲、文具、服飾等眾多領域。同時,依靠豐富的內容和強大的粉絲支持,Line除了在中國開設“LineFriends”線下零售門店,還在天貓和京東商城開設了“LineFriends”官方旗艦店。除了推動文化產業發展,表情包還能帶動旅游產業的發展。比如日本的“熊本熊”表情包系列就是通過表情包IP的強力運作,帶動了整個熊本縣旅游經濟的發展。此外,擁有龐大粉絲用戶群的Emoji表情包品牌也將開拍大電影。表情包的迅速發展,為我們在社交網絡平臺的交流提供了新的話題和表達方式,展現了網絡文化的包容性與多元性,自定義表情功能的出現更是極大地提升了用戶參與和創作的積極性。同時,我們應該看到表情包背后巨大的市場空間,認識到表情包IP及其衍生品的開發是表情包未來的發展方向。筆者認為,各相關企業只有將表情包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利用粉絲經濟開發細分市場,才能在互聯網大潮中站穩腳跟,贏得先機。
參考文獻:
[1]魯瑤,吳佳妮.網絡表情的傳播現狀及成因探究[J].經濟視角,2009(11).
[2]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3][瑞士]費迪南•德•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M].劉麗,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4][美]克里斯•安德森.長尾理論[M].喬江濤,等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作者:伍靜 單位:武漢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