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微企業信用風險評估體系的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鑒于傳統的商業銀行風險評估體系無法滿足小微企業“短、小、急、頻”的融資需求,本文基于互聯網+的時代特征對小微企業信用風險評估體系進行了創新研究,提出了響應的風險評估體系。
【關鍵詞】商業銀行;小微企業;信用風險
一、引言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應運而生。在傳統的金融業中,商業銀行扮演著金融中介的角色,而在互聯網金融的沖擊和挑戰下,這一金融中介的角色已經開始逐步弱化。商業銀行原有的客戶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被動搖,所以采取改革來爭取小微企業這一龐大客戶群體刻不容緩。2014年9月在公開場合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這為小微企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即便有國家政策的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依舊艱難,由于商業銀行現運用的信用風險評估體系不適用于小微企業,90%以上的小微企業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融資狀態十分窘迫。改進信用風險評估體系既能幫助商業銀行在互聯萬時代繼續生存,又能促進小微企業的發展。
二、小微企業融資特點“短、小、急、頻”是小微企業融資需求主要特點[1],具體表現為:
(一)融資期限短由于小微企業一般規模小,創立時所需的機械設備等固定資產主要依靠個人所有資金或朋友借貸購置,因此在經營過程容易出現資金周轉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短期的資金融通。
(二)單筆金額小貸款目的是彌補短期資金不足,以及小微企業應對風險能力較弱等問題,所以小微企業所需單筆資金金額較小。
(三)急貸急還小微企業經營的波動性強,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大,隨時可能發生資金周轉困難的問題,無法提前做好資金安排。但是這種狀態往往只是短期的,企業可能很快資金回籠,渡過危機。
(四)使用頻率高小微企業經營狀況易隨季節變化,經常出現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且不具有規律性。如果不能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資金緊張會迫使小微企業縮小生產規模,失去市場機會,甚至會資金鏈斷裂,面臨破產倒閉。
三、傳統信用風險評估體系的弊端
楊晨光(2007)指出:信用風險從狹義上來講,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還本付息協議,致使銀行金融機構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即通常所指的信貸風險。本文所研究的信用風險主要是指信貸風險。
(一)傳統的信用風險評估方法的特點傳統的信用風險評估方法比較典型的是“6C”要素分析法,即對貸款人的品格(Character)、能力(Capacity)、現金(Capital)、擔保(Collateral)、經營環境(Condition)和保險(CoverageInsurance)六方面進行分析評估。[2]1.品格。分析借款人品格主要考察借款人的償還意愿。借款人是否秉承誠實守信的原則,是否有良好的過往償債記錄,是否有和諧的客戶來往關系等都是主要考察的方面。2.能力。分析借款人的能力是分析借款人的償還能力。借款人的償還能力主要是通過企業的經營狀況來體現,因此,商業銀行需要審查企業的財務報表,分析企業的資金流入流出情況是否正常,企業經營業績狀況等。3.現金。分析借款人的現金主要是指分析借款人的凈資產數量和價值。凈資產是借款人獲得貸款的經濟基礎,借款人凈資產越多,資本實力越雄厚,能夠承擔風險的能力則越大,所以分析借款人現金是信用風險評估的重要分析方面。4.擔保。貸款擔保方式分為三種:抵押貸款、質押貸款、保證貸款。對貸款設定擔保,是減少和避免貸款風險的有效措施,尤其是中長期貸款。5.經營環境。經營環境是指借款人生存發展的外部條件和企業內部條件。政局變動、社會環境、商業周期、季節變化、行業發展趨勢、同行競爭情況、企業地理位置等都會對其經營環境造成影響。了解借款人在困境中的還款能力,便于商業銀行事先采取必要措施,確保貸款質量。6.保險。保險作為抵押品目的是降低信用銷售的風險。不同于抵押品和質押品,保險是通過第三方擔保的信用。商業銀行考察企業的第三方擔保情況,可以更較大程度上避免貸款產生風險。
(二)傳統信用風險評估方法的缺點運用傳統的信用風險評估方法來評估小微企業具有很多弊端,主要表現在以下四方面;1.銀行在考察企業的能力時,會要求審查企業的財務報表。而小微企業融資具有使用頻率高的特點再加上缺少專業財務會計從業人員,因此小微企業難以提供完善的財務報表。2.銀行在考察企業的資本時,會統計企業的凈資產價值和數量。而小微企業的企業者將自己大量的凈資產投入到小微企業的初創階段,因此小微企業往往凈資產不足,這大大降低了貸款的可獲得性。3.銀行在考察企業的擔保時,會考察企業能提供抵押或質押的固定資產。小微企業的規模小,能夠提供的固定資產微乎其微,并且難以獲得第三方的信用擔保。4.銀行會考察企業的經營環境,而小微企業所處的環境十分動蕩,所需貸款往往是急貸急還,這使得商業銀行往往將小微企業劃分到風險較大的行列里,增加了小微企業貸款的困難度。
四、互聯網+時代信用風險評估體系的創新
小微企業的種類眾多、數量龐大,銀行不是慈善家,不能向所有小微企業的發放貸款,但銀行是企業家,優秀的企業家不做虧本的投資,但也不會錯過投資機會。
(一)建立商業銀行自己的小微企業數據庫面對數量龐大的小微企業,商業銀行可以建立小微企業數據庫,統計不同種類小微企業可持續經營年限、知道小微企業急需流動資金的時間規律以及外部環境原因、了解不同種類小微企業的流動資金需求量等數據,甚至將數據庫中的數據精確到每一家小微企業。
(二)培養優秀的小微企業借款人不論信用風險評估體系如何改變,對借款人品德的考察都是必須進行的,借款人的品德不僅關系到借款人是否愿意償還這筆借款,更加關乎到小微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只有堅持誠實守信的經營原則才能贏得客戶的信賴。企業借款人在向銀行借款時,銀行服務人員應在有形無形中向借款人提出遵守道德、誠實守信的要求,潛移默化中培養出優秀的借款人。
(三)建立專門的小微企業評估部門商業銀行必須重視這一日益發展、日益龐大的客戶群———小微企業。由于小微企業數量過于龐大,商業銀行要想抓住這一客戶群體,應當對他們進行充分研究,建立專門服務小微企業的部門。五、結語創新出適用于小微企業的信用風險評估體系不是短期之內就能完成的,然而面對日益強大的互聯網金融和快速發展的小微企業,商業銀行必須快速做出應對決策,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參考文獻
[1]楊晨光.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評估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7.
[2]朱艷敏.基于信用評分模型的小微企業貸款的可獲得性研究[D].蘇州大學,2014.
作者:譚新瑩;姜林楓 單位:齊魯工業大學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