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丹•布朗小說中的精英文化
一般認為,精英文化是由知識分子所創造和傳播的文化,包括高級文化和高雅文化。這兩種文化在丹•布朗的每一部小說中都有所體現。其中,高級文化在丹•布朗的小說中包括科學、密碼學、符號學、算數學等。就科學而言,有《天使與魔鬼》中貫穿始末的反物質,有《失落的秘符》里提及的意念科學,還有《地獄》中涉及的生殖細胞遺傳修飾技術等等一系列平日里不為廣大民眾所熟知的科學知識。不同于大眾文化的表征化和淺顯化,這些科學知識有復雜的理論系統支撐,并不容易為一般人所接受和掌握。而丹•布朗的小說涉及的也只是這種高級文化中極其細微的一角,就好似一大片被冰封住的湖面,丹•布朗只是砸開了一個極小的洞,但里面透出來的亮光已足以引發外面的人對陌生領域的好奇和向往。高雅文化在丹•布朗的小說中也是非常常見的,最典型的莫過于各種藝術作品在小說中的多次出現。如在《達芬奇密碼》中多次涉及的畫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麗莎的微笑》,在《地獄》中出現的波提切利的《地獄圖》、瓦薩里的《馬西阿諾之戰》和丹多洛的《三圣像》等。在某些作品中,藝術甚至成為了小說的一條主要線索,串聯著整個情節的發展。如在《達芬奇密碼》中達芬奇的畫作和在《地獄》中但丁的文學作品《神曲》,都是貫穿全文的情節線索。此外,音樂、建筑藝術、文學作品等元素都為丹•布朗的小說蒙上了一層濃厚的高雅文化的色彩。不同于通俗文化對短暫的流行性的追求,高雅文化歷來重視永恒的審美價值,將高雅文化置于通俗小說中無疑增添了小說的美學效果。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精英文化就明顯地呈現出一種衰弱的狀態。在當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消費主義的盛行推動了大眾文化的急速發展,但在這種蓬勃的發展之勢中,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大眾文化需要的是發展而不是泛濫,因而在其發展的同時面臨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便是如何規范大眾文化的發展。精英文化因其深刻性和嚴肅性,對大眾文化的淺薄性和嬉笑性無疑是一種最好的反撥。有學者就曾指出,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之間的關系“就像金字塔的基座與尖端的關系一樣,兩者不能互相脫離。不敢接受大眾文化沖擊、洗禮的精英文化,只可能是孤僻、冷傲的象牙塔而非靈肉豐滿的健全文化;而沒有自覺接受精英文化燭照的大眾文化,則極易滑入庸俗文藝的沼澤。”[4]作為一名通俗小說作家,丹•布朗正是因為在其小說中接受了精英文化的“燭照”,才使得自己的創作免于被湮沒在日益泛濫的通俗小說中,成為文學商業化的犧牲品的悲劇。
2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在丹•布朗小說中的共融
在日益重視多元文化的今天,如何拋棄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的隔閡,讓兩者和諧共生成為了眾所關注的問題。而丹•布朗的小說則主要是通過以大眾文化的形式承載精英文化的內容來實現兩者的共融。一方面,作者接受了大眾文化為其提供的通俗小說的形式,卻拒斥了其內容的低俗和意義的淺顯;另一方面,作者采納了精英文化的高深,卻消解了其表達的晦澀。正是通過這種取其精華的形式,丹•布朗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將兩者和諧地融合在了自己的小說中。然而,精英文化雖然廣泛存在于丹•布朗小說所敘述的內容中,卻并不是以連篇累牘的形式大肆“侵占地盤”。相反,它更多的是如涓涓細流一般隨處滲透,既滲透于小說情節中,也滲透于人物對話中;既滲透于環境背景中,也滲透于作品語言中。這樣的滲透一方面更加有利于普通大眾的接受,另一方面也使得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的融合更加自然。大眾文化對丹•布朗的小說意味著廣泛的推介,而精英文化對其則意味著意義的支撐。丹•布朗通過對兩者的調節與平衡,使其消弭對立,實現共融,因而使得自己的小說獨具特色,暢銷多國。
3對兩種文化共融原因的探析
在當前大眾文化一枝獨秀的時代,丹•布朗的小說能做到兩者的共融,不能不說是一種新的開拓和發展,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3.1大眾文化的崛起和對其淺顯化的反撥日漸興起的大眾文化“是一種復制性的話語,它追求無標準、無個性、程式化和媚俗的當下直接性”,因此,大眾文化必然“需要精英文化的思想指導、學術喂養與智力支持”。[5]如果大眾文化只是一味地迎合大眾生活的低級訴求,那么它是無法長久地生存下去的。一種沒有深刻意義的文化是沒有靈魂的,只能被湮沒在看似熱鬧的喧嘩中。丹•布朗正是敏銳地洞察到了這一點,因而才能使得自己的小說不同于同時代的其它偵探小說。大眾文化語境下的很多所謂暢銷小說都為了博取噱頭而不惜低俗化,這樣的文學沒有了深刻的社會意義,沒有了永恒的審美價值,最終只能被人們遺忘。而丹•布朗的小說正是力圖擺脫這樣的境地,以一定的精英文化來反撥自身所創作的通俗小說,使其免于淺顯化。正如評論家們所認為的那樣,丹•布朗的小說不僅僅是“懸疑小說”,更是“文化懸疑小說”。
3.2精英文化的衰退和急需改變現狀的要求隨著大眾文化的崛起而來的是精英文化的日漸衰退。在1954年的一次調查中顯示,當時在文盲率只有3.2%的美國,竟然只有17%的美國人一年中曾讀過書。[5]精英文化的傳承必然是離不開閱讀的,可隨著電視、電腦等大眾傳媒方式的興起,占據人們生活主導地位的早已是這些致力于大眾文化的新興媒體了。因而精英文化的衰退也在不覺間成為了一種必然。在這種大眾文化狂歡的模式下,精英文化要想生存就必須改變以往的模式。首先它需要大眾文化為其提供應用市場。沒有市場的文化哪怕有再深刻的意義也無法傳承下去。曲高者和寡,精英文化因其高深、晦澀而不易被大多數人所接受。要想為其斬獲市場就必先降低其門檻,只有門檻放低了,才能讓更多的人進到里面去欣賞精英文化的真正魅力。其次,知識分子歷來是精英文化的最好傳承者。面對當前大眾文化肆虐的情況,如何保留精英文化而又不降低其文化價值成了令所有知識分子苦惱的問題。正是精英文化的這種急需改變現狀的迫切要求催生了丹•布朗的“文化懸疑小說”。丹•布朗也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改革方式,即以一種大眾文化的方式呈現精英文化的內涵。精英文化的內容和內涵是不可能改變的,那么能變的,就只能是呈現它的方式了。
3.3丹•布朗自身的生活背景丹•布朗身處在一個大眾文化肆虐的時代里,伴隨著一部部好萊塢大片的上映,傳媒業的蓬勃發展已經日益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加上網絡的興起,大眾文化的發展條件日趨完善。而丹•布朗所處的美國,更是大眾文化的聚居之地。我國學者董小川就認為美國文化是一種以個人主義為核心、以基督教為主流、以種族關系為基礎、以多元化為特色、以大眾文化為主宰的文化。[6]由此可見大眾文化在美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身處這樣一個大眾文化氛圍濃厚的國家,丹•布朗不可避免地深受其影響,并將這種影響表現在了自己的小說中。然而丹•布朗又是出生在一個有著精英文化背景的家庭中。他的父親是一名知名的數學教授,母親是一名主攻宗教音樂的音樂家。數學和音樂無疑都是屬于知識分子群體的精英文化,身處在這樣的家庭里,使得丹•布朗的小說里既包含有算數、科學、密碼學和符號學,又包含有音樂、宗教、文學和美術。正是因為這兩種生活環境在丹•布朗身上的相互作用,使得丹•布朗本身具備了同時審視和運用這兩種文化的眼光,因而才能將這兩種文化共融于自己的小說之中。
4結語
無論精英文化還是大眾文化都有自己發展的空間和存在的價值,都對人類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一方面大眾文化醫治了精英文化的“失語癥”,另一方面精英文化則將大眾文化拉出了低俗的泥潭。此外,大眾文化發展之勢雖然迅猛,但并不意味著它將會吞滅精英文化。精英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刻的思想價值,這正是大眾文化所缺乏的,因而未來文化發展的趨勢必然不會是誰吞滅誰,只有兩者共融才是最好的出路。而文學作為時代的發聲者和記錄者,更應該以開放的姿態來接受這兩者的共融,并用這種共融來充實自身的意義。
作者:寧思夢美單位:湖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