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院校人文素養教育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高職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過硬的專業技術,還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讓學生具備綜合性素質。人文素養教育所關懷的培養“完整意義上的人”是教育發展的本質需要。我國高職院校的人文素養教育亟待加強,高職院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第一,豐富“校園文化”,加強內涵式教育;第二,建設人文素養的教師隊伍;第三,增加閱讀量,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第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團活動。
[關鍵詞]高職學校;人文素養教育;教育改革
未來社會的競爭核心是人才綜合素質的競爭。新時代的高等職業教育不再僅僅是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培養“數以千萬計高技能專門人才”,而是為社會培養擁有人文素養的綜合性高素質人才。高職教育不但要培養學生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加強內涵式教育,不斷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真正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人文素養就是人們通過文史哲等一系列知識的學習,從而表現出來的精神風貌、行為和修養,以及相應的知識水平和能力。通過人文素養知識的學習,最終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歸結為對人本身的關懷。然而,現今社會人文素養整體缺失,主流價值觀迷失;高職院校不重視對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大量刪減文史哲方面的課程,使人文素養教育一直被邊緣化;學生沉迷于網絡低俗文化,對傳統文化淡漠,對人文素養漠視。這些問題是社會的問題,也是高職院校面臨的問題,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
一、高職院校人文素養教育的現狀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專業課程上,這是市場經濟的需求,也是高職高專教育的宗旨。很多高職高專在課程設置上整體向專業課傾斜,造成了很多人文學科被大幅度壓縮,甚至取締。在很多人看來,學文學不能為社會創造經濟價值,不能促進技術的革新,更不能直接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云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沒有開設和文學相關的專業課程,個別文學課程是以選修課的形式呈現的。學生為了完成學分不得不去選擇這門課,至于這門課的價值及其對學生的影響往往被忽略。高職院校對學生人文素養的考評沒有具體的量化要求,以文學知識為例,學生是否熱愛文學,是否有足夠的文學名著閱讀量,是否具備基本的文學鑒賞能力,寫作能力是否達到要求,沒有系統的研究,也沒有人在這方面引導學生。
高職教育僅僅關注學生職業技能的提升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表現,而且這種關注是狹隘的和片面的。這樣的教育忽視了對人的最根本的生存意義的探究和對人自身價值的關懷,以及對人的潛能的激發,尤其是個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滿足。教育如果只是為了教會學生學一門技能,無異于培養“機器人”。在高職學院里,高職學生人文素養缺乏,導致他們的精神狀態、個人修養、社交能力、價值信仰等方面出現問題,這需要教育者深思。例如,由于人文素養的缺乏,很多學生在畢業求職寫求職信時,語言表達不清,詞匯貧乏,錯別字多。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的培養是“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是需要時間積累的。人文素養教育對每一個人而言,雖不能像技能教育那樣立竿見影,但是它卻關系著工作之外的生活的樂趣和人生的理想,關乎人們在解決了生存問題之后對人的自身的思考,關乎人們對生存價值的思考。人文素養教育有利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識、應用知識。具有人文素養的畢業生有較好的適應現代社會的品質、修養、心理素質。
二、高職院校人文素養教育的途徑
(一)豐富“校園文化”,加強內涵式教育
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不能局限在課程教學的建設上,還應該加強內涵式教育。在現代社會,勞動者只有勞動技能是不夠的,社會對勞動者的要求是多方面的、綜合性的。高職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也不僅僅只是基礎的勞動者,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和無限的創造力。人文素養是高職教育前進的重要動力和創新的源泉。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下,高職教育只有不斷完善自我,不斷滿足社會的需求和社會完美對接,才能真正培養社會需要的有用人才。
(二)建設人文素養的教師隊伍是高職院校內涵發展的重要的條件
擁有一支富有人文素養的教師隊伍,是實現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的重要條件。教師不僅要擁有熟練的專業知識,還要做學生人生的導師和傳統文化的傳播者。高職院校的教師更需要有人文情懷、人文精神和人文素養。教師的精神狀態、看問題的方式、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文化素養,都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甚至是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有極高的文化素養,要學會用自己博大的胸懷理解人、尊重人、發展人,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走近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激發他們實現自我價值。高職院校的專業課教師應該融合人文素養的內容于教學過程中,樹立“教書育人”的正確觀念,在教給學生知識技能的同時,教會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他們真正成為對社會和國家有貢獻的人,使他們在當今社會瞬息萬變的前提下不斷提高自己,適應社會和迎接職業的挑戰。當然,在專業技術教學當中,教師也可以融入人文學科的內容,在專業技術教育中滲透人文素養教育。例如,給機械設計的學生可以講一些美學的知識,使他們在專業設計的過程中利用形式美的規律,設計出更加美觀和實用的工業產品。而對計算機設計的學生,教師可以將一些古典文化的案例和計算機技術巧妙結合,實現精妙跨界,從而使傳統文化與計算機設計巧妙結合。
(三)增加閱讀量,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閱讀是學生提高人文素養的最佳途徑。通過閱讀,學生打開了眼界,豐富了知識。閱讀能豐富學生的情感和心理,讓他們學會理解和思考;閱讀能促進學生思考,達到一定的精神高度;閱讀讓學生的生活變得豐富,在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時候不再狹隘。中國的經典名著不僅是傳統文化的精髓,還體現了文字的精妙,對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愛國意識和完美人格的形成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團活動
高職院校要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并為社團活動提供便利的條件。學生參加社團活動有利于人文素養的養成。以寫作為例,學院可以在校園社團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寫作,可以設立寫作社團,舉行征稿活動,三行詩競賽,等等。學院應該進行有效引導,通過新穎的形式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傳播。社團活動在豐富學生生活的過程中傳播了美,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
總之,高職教育的內涵式發展需要站在人的全面發展的高度,從多方面進行人文素養的培育。高職教育離不開人文素養教育,因為人文素養教育是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核心。
參考文獻:
[1]王錫耀.高職人才培養中的人文素養教育[J].教育與職業,2012(2).
[2]李烜.高職院校人文素養教育淺析[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4).
[3]趙磊.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內涵與提升[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
[4]沈保根.科學人文素養關乎未來[N].中國科學報,2014-03-10(3).
作者:趙莉 單位:云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