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流行音樂對師范學生審美文化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流行音樂(PopularMusic),其意思是為了盈利而創(chuàng)作的商品音樂。它起源于19世紀20年代末的美國,經(jīng)過近200年的發(fā)展,各國的流行音樂已經(jīng)各自形成風格多樣、完整的體系。我國流行音樂的風格受歐美影響很大,經(jīng)過近百年的發(fā)展,也逐步融入了具有本土民族特色的元素,形成了我國流行音樂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流行音樂是需要迎合大眾心理、口味的,所以,其藝術(shù)價值要比古典音樂、戲曲差一些。但由于流行音樂通俗易懂,還能反映出當下的一些生活狀態(tài),當流行音樂鋪天蓋地地在校園中的每處角落流傳時,會引起學生強烈的心理共鳴,受到很多學生的追捧。
科技、文化的飛速進步與發(fā)展,讓流行音樂迅速傳播成為了一種必然,流行音樂借助網(wǎng)絡、媒體、影視、廣播等現(xiàn)代化傳播媒介,傳遞到校園的每一處角落。學生們借助這些媒體及時掌握了最新流行的動態(tài)。流行音樂的歌詞簡短,貼近生活,旋律優(yōu)美,朗朗上口,讓學生們感到親切,容易記憶和傳播。流行音樂沒有古典聲樂唱法那種嚴格要求,也沒有中國傳統(tǒng)戲劇那樣難以掌握,它的娛樂性、通俗性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參與和選擇,滿足了學生各方面、各層次和各角度的精神文化需求。無論是歐美還是兩岸三地的優(yōu)秀流行音樂作品,其中的勵志性、社會性等積極方面的內(nèi)容,對學生們的思想與審美起了直接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流行音樂本身也具有極強的時代感。師范學生作為時代的先鋒,前衛(wèi)的思想、對生活的熱情、蓬勃的朝氣,都讓他們熱衷于追求潮流、跟隨時代。而流行音樂也恰好迎合了當下學生的口味與審美需求。
二、流行音樂的審美與師范學生素質(zhì)的關系
師范學生對美的感悟與追求是多元化的,當流行音樂從四面八方毫無修飾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時,不同的音樂內(nèi)容、不同的音樂旋律表達出不同的情境,對學生群體也是一種沖擊,有著不同思想層次、不同文化素養(yǎng)的學生,對同一個音樂作品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差異決定審美的高低不同。很多師范學生感情細膩,他們會在流行音樂中去尋找自己的心靈空間,會使流行音樂有了美與生活的價值聯(lián)系。優(yōu)秀音樂表達的情感是打破國界的,突破語言的障礙。學生們在校園學習與生活中,利用流行音樂的正面作用為學習生活添光加色、撫慰心靈、陶冶情操,通過音樂不斷提升個人審美能力,認識現(xiàn)實社會,提高文化素養(yǎng)。因此,要引導學生正確樹立對流行音樂的審美,擯棄那些虛無流行音樂帶來的負面影響,讓正面的、積極向上的流行音樂給學生們帶來理想、知識、健康的心理、行動的力量,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升自己的素質(zhì)修養(yǎng)。
三、流行音樂與師范學生情感的建立
師范學生的情感已趨于完善,在社會現(xiàn)實與校園過渡之中,情感教育在師范校園中變得極為重要。要將流行音樂與情感美育成功融合,在教育的高度上分析流行音樂對人的情感影響,讓師范學生們能更好地理解流行音樂的美,從而得到情感的升華,形成正面的音樂思維,創(chuàng)造出美的境界。年輕的師范學生對音樂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熱情,他們堅信音樂中傳出來的情感是自己心中的感悟。要在師范學校開設流行音樂文化類課程,引導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音樂思維,能分析比較出消極音樂和積極的音樂,辨識欣賞流行音樂的能力,激發(fā)對流行音樂的熱情,帶著正確的審美觀,去其糟粕,取之精華,以真摯的情感體會生活,熱愛生活,理解生活。
總之,流行音樂作為一種區(qū)別于其他音樂曲目的藝術(shù)形式,無論從學生素質(zhì)教育還是音樂專業(yè)教育,對于師范學生來說都有著不可忽視作用。因此,將流行音樂融入到師范學生音樂教學中也是必要的。讓學生有辨析地學習自己喜歡的歌曲,一定會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他們學習音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作者:于海萍 單位:北華大學師范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