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油畫作品中的現實主義特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近年來,徐唯辛的作品《農民工系列》《礦工系列》受到普遍關注。著名藝術評論家邵大箴曾這樣評論徐唯辛:“他主張用理性的精神來描繪社會現象,表現畫家的思考和人文精神。他是最早反映農民工生活狀況的藝術家之一,他敏感地發現中國社會中的一個重要人群——城市農民工的處境。這一為數眾多的群體為國家現代化進程、城市建設付出很多,但他們生存狀況令人憂慮。在我國,一位藝術家連續多次入選全國性美展并獲獎是較為罕見的現象,這不僅表明徐唯辛有雄厚的實力,更說明他是一位有強烈進取心和探索精神的藝術家。”①從徐唯辛的近作中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對日常生活中普通大眾的細微觀察和如實描繪,他用手中的畫筆充滿熱情地表達著對社會底層勞動者命運的關切,以農民工、礦工為典型題材,色彩上客觀地再現創作對象的生活,同時重視人物精神的自然塑造。他縮短了藝術與生活之間的距離,其目的并不是把藝術和生活等同起來,而是為了將生活引入藝術。
一、題材選擇的典型性
題材選擇的典型性是徐唯辛十分注重的。在青年時期作為“知青”,在農村的勞動經歷使他對勞動群眾這一群體十分熟悉,這對他后來藝術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像農民工的生活現狀問題、煤礦工人的生存問題等,這些所有現實社會中最真實的、最緊迫的現實問題,都是徐唯辛關注和思考的出發點。因此他對以農民工與礦工為典型題材的創作特別有感情,并被這些社會最底層的困難群體深深地感動著。在他的鮮明“農民工系列”作品中,畫面中那種艱辛的工作場面、民工沒有聲音的呼吸感、生命堅強的力量感表現得十分強烈。徐唯辛關懷的不只是弱勢群體的艱苦生活現狀的表面現象,而是希望通過畫面中人物的那種銳利的眼神引起社會的關注,引發社會的思考。以普通群眾的視角審視、思考藝術家的社會責任感,這些看起來直接的、簡單的、生活化的畫面,卻蘊藏著豐富的感情色彩。
作品《打工圖》描繪的是真實的民工勞動場面,畫面中兩邊的人物都是張著嘴的,中間的人物雖然是微笑著的,但讓人感覺到十分疲憊,這是他們最自然的狀態。這幅畫面為我們描繪了普通農民打工者剛強正直的品質及心聲,他們雖然看似是社會中的微小沙粒,但卻是推動我們中華民族不斷發展的動力。在徐唯辛的“礦工系列”作品中,畫面中的主人公顯得滄桑、漆黑、疲倦,甚至還有著傷疤的面孔,表達出對人格尊嚴的崇高敬意,他將一個時代的勞動者形象推向了現代藝術的范疇。徐唯辛用剖析時代的眼光敘述著他筆下的農民工、礦工,人物的神態沉重,氣質淳厚,眼神真誠,衣著樸實,給人以親近、質樸的感覺。這種典型題材的作品以超強的魅力感染著人,引起人們的關注,提醒著每個正在經歷社會生活的人去反思現代社會所發生的一切。
二、色彩刻畫的真實性
徐唯辛油畫作品的另一大特點則是色彩刻畫的真實性,即在色彩上真實再現創作對象的生活。他運用單純的灰色調,把關注時代現象及思考現實生活的思想全部實踐在自己的作品中,讓生活和藝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這代表了徐唯辛自己獨特的生活及藝術心態。他認為藝術的品質發展在于注重形式、畫法及風格的同時,更要注重作品所表達的內容。《裝修》是一幅三聯的畫作,畫幅宏大,人物很多,是對農民工工作時動作的抓拍。畫面采用灰色調客觀地再現了一群汗流滿面的農民工正在認真地工作,很有秩序地忙碌著。他們有的在和土灰色的泥巴,有的在刷深灰的墻面,有的在搬運東西,整個畫面中呈現出了一種熱鬧非凡的氛圍。他們身上穿著各種顏色的衣服,有棕綠色的、土黃色的、深藍色的,還有紅色與黑色相間的,但是這些被濺滿白色石灰漿的衣服代表著農民工的工作服。作品中真實地反映了畫面中人物的形象和觸動人心的打工環境,這正是用“紀錄片”或者是“某個事件的現場直播”的角度來表現及關心現實社會的生活。正如徐唯辛自己所說:“如果有機會我想拍一些紀錄片,這可能跟我是寫實畫家有關,我覺得紀實片能夠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比較喜歡。”②徐唯辛所畫的農民工及礦工系列作品中,他所運用的逼真的色彩與強烈的視覺效果,都給了觀看者很大的心靈撞擊,這種本真的刻畫既不是美化,也不是丑化,卻釋放出對這一弱勢群體由衷的尊敬。
三、精神塑造的崇高性
“畫家要真誠地反映社會的生活,反映時代的精神,用作品去影響人,去教化人,讓人家對你的藝術產生共鳴,這是藝術家的職責。”③飽含感情的人物精神形象和生動細致的塑造是對城市建設不能缺少的農民工的真實寫照,畫家徐唯辛用獨特的油畫作品刻畫出了正在為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而默默無聞地做出貢獻的農民工,展示了勞動者的存在與尊嚴。
《裝修》這幅畫中,我們看不到農民工作為弱者群體痛苦及可憐的形象,雖然他們沒有什么地位,但是他們的目光中帶著堅毅,他們疲憊的身軀里又包含著傲人的骨氣。徐唯辛并沒有只停留在工友們外貌的塑造上,而是深深地進入到他們的內心世界,表達出了現代農民工們在外打工的復雜的精神面貌。畫家不僅表現了農民工們勤勞、堅強、樸素的本質,而且展示出勞動者的力量和美,整個畫面中都洋溢著健康與和諧,這些都給人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作品《2005中國煤礦紀實——曾被瓦斯燒傷的礦工》塑造了一名煤礦工人真實的精神面貌,這幅作品中的主人公年輕的時候很英俊帥氣,因為一次瓦斯爆炸導致了現在的樣子,他的臉部嚴重燒傷,可是他還得掙錢養家,維持生計,所以他不得不繼續下礦。作品《2005中國煤礦紀實——獲救的礦工》表現的人物形象是:漆黑的面孔,干得裂口的嘴唇,眼睛上還包扎著繃帶,我們看不出人物的表情,但看見鮮血滲在了繃帶上。作品呈現給觀眾的是一種莊嚴、肅穆、崇高的畫面,直接擊入人心。而作品《憨笑的礦工》中則塑造了一位面帶傻笑、充滿活力的樂觀派礦工,臉上雖然弄滿炭灰,但是給人的感覺積極向上,既可愛又親切,讓觀看者感到他對生活的堅持,對美好未來的向往。畫家徐唯辛想要通過塑造這些真實的人物形象精神來歌頌我們周圍最普通的人,歌頌我們身邊最偉大的平民英雄們。他所塑造的最真實的民工形象遠遠超過了許多有關礦難報道的文字,體現的是勞動者精神的崇高。
把精神層次上的意識作為首位的、基本的思考,力圖用油畫作品描繪真實的社會現實現象,表達出畫家的人文精神。在這樣的思維前提之下,徐唯辛選擇了把社會底層的勞動者作為題材的主人公,帶著自己最真摯的情感,用自己手中的畫筆傳遞出對社會現實狀況的關心與感悟,并在作畫上進行了大膽的嘗試,用真實的筆觸記錄刻畫農民工、礦工這一特殊群體,把這個時代的勞動者形象推上了現代藝術。在其作品中我們可以強烈感知到最普通勞動者對于當今社會發展做出的奉獻,感知到一位質樸藝術家的強烈社會責任感和執著投入的精神,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他對中國現實主義油畫的付出和傳承。他用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借助自己扎實的寫實作畫功底,帶著自己的生活體驗給予作品豐富的內涵,在他的油畫作品中顯現出了獨特的人文力量和學術價值,奠定了他“當代現實主義畫家”的地位。
作者:裴愛嬋 趙若冰 單位:忻州師范學院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