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油畫創作中超現實主義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發現自己的主觀意識
筆者出生于20世紀80年代初,考入美院后循規蹈矩地學畫。筆者個性活潑,喜歡浪漫的氣息和普通的細節,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觀察力。筆者贊賞那種突顯個人想象力與創造戲劇性、敘述性的超現實主義風格,喜歡蒙克對現代人的無望和扭曲的表現,欣賞超現實主義畫家馬格里特詭秘機智的諷喻和德爾沃描繪的夢中裸女與神話中的女性。這些藝術家的藝術個性和繪畫語言影響了筆者的油畫創作意識。
在平時的油畫創作中,乃至在素描、油畫寫生課上,教師會讓學生探索屬于自己的繪畫語言、表達方式和藝術個性,研究如何自由駕馭自己的畫筆,而不是一味地模仿。這意味著油畫創作不僅僅是對原有事物的客觀描繪,更是對實驗性繪畫語言的探索,這樣才能更好地把生活中打動人心的東西表現出來。一名畫家如果沒有自己的個性語言,那么作品就會缺少生命力。筆者一直以來都在這方面努力地摸索。
二、超現實主義的啟示與升華
筆者在油畫創作中對于如何選題,如何表達自己的個性,如何把所學的知識、技巧和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等問題進行了多方面的思考。最后,筆者選擇以“燭光里的假面”為題反映當代都市人的生存狀態和心理情感。筆者借鑒了超現實主義的繪畫思想,發揮想象力,擯棄固有的繪畫風格,強調自由自在地表達內心情感的語言形式。隨著現代城市的急速發展,都市人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各種有形、無形的壓力使人們產生了矛盾、復雜、迷茫、多變的情感。無情、冷漠、虛偽、恐懼、自卑、抑郁使一部分人幻想遠離現實,在封閉的帶有虛無色彩的心靈驛站躲避、療傷、思考,找到心靈的寄托,重燃生命的希望之光。這種都市人的生存狀態和心理情感就是筆者的畫作《燭光里的假面》所要表達的主題。筆者在畫中借用了超現實主義虛構、臆造、重疊、夢幻的表現手法,營造了一種非常態的戲劇場景。畫中描繪的現代女性精神迷茫、恍惚,似乎陷入了一種白日夢的幻想境界,她身后的裸女與她面貌一模一樣。裸女代表了赤裸裸的人性,蠟燭代表一種祈盼、希望。畫中人物傳達出一種哀傷、孤獨、驚恐、絕望的感情。筆者運用明亮、跳躍的色調,色彩對比強烈,人與物有違背常態的組合,畫面內容飽含理性思考。該油畫在創作上采用寫實手法,強化設計因素,追求觀念性、哲理性。
在油畫創作的初期,也就是起稿階段,筆者總是不太滿意,有一種無法預知的感覺,覺得除非作品最后完成,否則無法預設結果,這種感覺使整個創作變得像一次探險,使筆者擁有了一種原創的激情。作品完成后筆者還是不太滿意,發現自己駕馭畫筆的能力有待提高,油畫制作技法并不成熟,還需要長時間地學習和訓練傳統繪畫技法。說到傳統的繪畫技法和刻苦的訓練精神,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給我們作出了榜樣。達利雖然看似瘋狂、荒誕,但他并沒有脫離傳統,他在馬德里美術學院潛心學習經典繪畫的素描、色彩、透視等作畫技巧,他還強烈要求教授進行標準的學院派的技法訓練。他說:“不要急躁,慢慢追索,早晚一切都會弄明白。如果你想一蹴而就,不奠定基礎,不探索傳統,只撲向你最喜歡的形象,解釋就不可能成功,你只不過是強奸它們,把它們當成女奴,滿足欲望就萬事大吉了。這是熱情洋溢的剽竊,而不是苦苦追求的發現。這些破碎的優美形象是經不住崇拜的檢驗的。”筆者從中體會到傳統繪畫技法是創造的基礎,只有技法嫻熟才能充分表達出創作的情感。
油畫創作是一個長期醞釀、厚積薄發的過程,切不可急于求成。油畫創作同樣是滿意與不滿意交替漸進的過程。一方面,我們要廣泛解讀大師的作品,學習他們精妙的技法,領悟他們的繪畫精神。這種學習不僅有助于繪畫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審美品位和藝術素質的提高。這樣就有了一個高度,我們可以在這個高度上向上攀登,正所謂站在巨人肩膀上將看得更遠。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想象力,畢竟藝術不僅僅是模擬自然。想象力有助于激發創作思想,使創作超越客觀物象,從而達到表達創作者思想的目的。
作者:王丹 單位:本溪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