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多元化的法學教學模式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當前法學專業的實踐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1.實習階段可以看做是學生步入社會前的緩沖期,在這個階段學生可以逐步的接觸實際的法律事務工作,跟原來的學校教育完全不同,這階段對學生的影響巨大,關系到學生今后的發展,但是也恰恰是由于法律事務需要實際的操作經驗,這也導致了很多到司法事務部門實習的學生根本就無法接觸到實際的工作,而只是進行一些簡單事務性工作,學校在進行實習驗收的時候也只是需要司法事務部門的一紙公章,更何況實習的時間往往是有限的,學生還要面臨畢業工作,論文答辯等等事務,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實際工作中去,這也是實習效果很差重要原因之一,很多學生在實習完之后能夠學習到的東西太少,而相對來說法律相關從業人員的門檻又比較高,很多畢業生根本拿不出過硬的實習材料,就業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2.旁聽是感受法庭氣氛,實際進行案例剖析并進行庭后討論最佳的做法。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旁聽并未達到理想的效果。正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在一些高校組織的庭審現場出現了法學專業的學生表現出外行才該有的好奇與圍觀心態,更有的學生會認為旁聽沒有什么作用,消極的認為旁聽只是學校組織的活動任務,對于旁聽并不主動,實際上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時刻要讓學生明白一點,法庭現場是每個法律從業者將來必須要面臨且必須要熟悉的地方,要嚴肅對待,只要有機會親臨法庭現場就要認真旁聽并作好庭審筆記,老師要組織分組討論或者辯論,這樣才能讓旁聽起到作用。
3.討論與交流是法學教育的重要原則之一,案例教育的最大意義就是在于能夠例舉出實際案例供大家討論,在討論過程中也可設立辯論小組進行原告方與辯護方的實際演練,這都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很多把經典案例視為一紙空文,沒有什么實際意義而輕視,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根本就無法調動學生討論的積極性,案例教育的目的無法達到。實踐出真知,在法律行業更是如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時刻注意這一原則,因為任何脫離實際的說教都是沒有意義的,法學教育的目的就是解決實際問題,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特別是高校法學教育工作者從法學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相應的教育方案和實踐方案,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和社會影響。
二、多元化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
我國的法治建設發展迅速但是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來說有一些地方還是有很多地方需要借鑒的,法律在越開明發達的國家會越受到重視,西方一些國家的法制建設已經進行了上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其中有很多地方我們可以結合中國的實際進行借鑒,也就是魯迅先生說的拿來主義,對自己好為什么不用呢?在法學教育中也是如此,案例教學是傳統的教學方法,但是早在1870年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的教授就已經發明了判例教學法,雖然僅有一字之差,但是,案例更注重讓學生作為旁觀者對案例進行分析解剖而判例法更注重讓學生去思考,如果我是原告方或者辯護方應該怎樣進行工作,這一點點進步的意義是重大的,設身處地的把控辯雙方的身份安到自己身上和在旁邊進行旁觀者似得解讀,哪個更有效果是顯而易見的,本科教育階段或許不是法學教育的最高階段但是可以是學生最開始接觸法律案件的基礎階段,夯實基礎,隨時隨刻的確認“律師”思維不管對于學生的學習還是將來的就業都是十分有幫助的。
理論聯系實際一直是法學教育的基本原則之一,在出去課堂教育之外學校也要注意到為學生搭建學習的第二平臺,多為第二平臺就是一些法務實習機會展現的平臺,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聯系法務相關的單位,而更多的學校可以采取搭建課外法庭等辦法,最主要的原則是學生參加為主教師指導為輔,充分的開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智慧,最好是讓學生全程的組織策劃辯論,老師提出改進建議。而最主要的是要樹立課外活動的嚴肅性,形式主義不能要,要讓學生明白所進行的每一項活動都與就業相關,要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嚴肅性。正所謂業精于專荒于嬉毀于隨,每種不嚴肅的態度都會影響到學習的效果。鼓勵學生在一些專業的法律相關雜志上進行投稿或者組建自己的雜志,這也是對學生全方面的考驗。組建各種團體進行校內外的交流與學習,書本上的知識能夠與實際相聯系起來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與學習效果。模擬法庭一直被視為最具有教學效果的方法。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嚴肅對待。這種嚴肅性應該貫徹活動的組織之初,過程和結果,學校要從考核階層把模擬法庭重視起來。學生是主要的參與者學校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學生,在組織之初就要表明庭審的嚴肅性,對于控辯雙方的辯論要派有影響力的教師進行評判,并要求旁聽的同學進行梳理與歸納,寫出自己的控辯方法,這對于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學生嚴肅的對待使學生從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即使是旁聽也要求有深刻的剖析與解讀,法學專業的學生未來的從業方向畢竟需要與法律相關,有法律的思維方式才能夠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模擬法庭僅僅是一方面,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灌輸學生一種思維方式,那就是,真正的以一名律師或者法律從業者的身份進行思考,這對于學生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
實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關鍵是學校在此時應該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于學生而言學校是學習的平臺,而對于學校來說輸送怎樣的人才或者讓畢業生以怎樣的一種方式融入社會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近年來隨著我國大學教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畢業,而大學生的質量也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學校的放任態度,由于人數過多,學校不可能推薦每個學生去比較好的單位進行實習,這就要求高校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進行簡單的篩選,尤其是法學專業更是如此。法律專業的學生更需要實習去充實自己的簡歷,在學則優秀的畢業生進行實習的同時也要與實習單位溝通好,學校要從思想上重視,畢業生的實習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就業率,也就是說學校要在學生的實習階段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這樣能夠讓學生也能夠重視實習,交一份滿意的實習報告。引進西方發達國家的一些先進教育方案結合我國的教學實際,進行教學創新,診所法律教育就是很值得借鑒的方法之一。
其原理就是讓學生參與所有與法律相關的實踐活動,就像護士成為醫生之前要了解護士所應懂得的所有工作一樣,一名合格的法律工作者絕對不會是一步登天的,要從小事從細致做起,做法可以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為一些為法律問題困擾的人進行法律咨詢工作,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在接受咨詢后主動的提出解決方案,這樣做的最大意義在于讓學生能夠真正的接觸到實際,讓學生面對實際問題作出自己的思考與判斷,這種能力是未來工作中最為需要的。真實,互動,是診所法律的重要特點,在一些高校已經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實踐教學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法學教育的教學方法需要多元化,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與實際應用效果。
作者:王烜單位: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