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略談行政生態學的行政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這場聲勢浩大的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改革勢頭如此之猛烈,涉及國家的范圍如此之廣大,不僅在深度上進行了強有力的改革,而且在廣度上幾乎波及了大部分的國家(不僅包括改革最為徹底和激進的盎格魯-撒克遜國家、歐洲大陸國家、日本和韓國等亞洲國家、也包括新興的工業化國家)。從行政生態學的角度來理解,國際環境的變化可能會影響為什么有這么多國家加入此次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而每個國家不同的國內環境卻也可以解釋為什么在盎格魯-撒克遜國家當中改革如此激進而在一些歐洲大陸國家他們的改革卻是以漸進式著稱,其改革具有非連續性、漸進性和零碎性的特點。從國際環境來看,人類社會發展迅速,全球化浪潮迅速襲來,新技術革命日新月異,給各國行政改革不僅提出了要求也使之成為可能。同時,新公共管理運動等治道變革正成為公共管理領域內的流行話語。從國內環境來看,各國所適用的官僚體制引發危機,人們不斷抨擊公共部門,公共部門在經歷凱恩斯主義的指導下,不斷擴張政府職能,引發政府財政危機;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危機,使得政府更加步履維艱;社會不斷發展,人們多元化的需求不斷增加,也要求政府革新政府體制,對社會多元化的需求進行回應;而私營部門運用新的管理技術、手段和方法為政府部門提供了新的借鑒。
二、國內環境的不同造就不同的行政改革模式
20世紀80年代西方各國所面臨的國際環境大體相同,都是受經濟全球化浪潮、新技術革命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論盛行的影響。但是就國內環境來看,各國的文化傳統、領導人的偏好都決定了各國的行政改革中同中有異。新公共管理運動最初起源于盎格魯-撒克遜國家的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并逐步擴展到其他西方國家乃至全世界。盎格魯-撒克遜國家向來以改革的全面、激進、系統和持續性特點而聞名于世,被譽為改革的激進派。作為歐洲大陸國家的法國一直是個多民族、多政黨,具有民主改革思想但卻長期實行高度集權的國家。長期以來高度中央集權制已經成為法國政治領域的基本特征。面對高度集中的官僚體制帶來的改革阻力,法國的改革選擇的是漸進式的,非連續性的。而德國在經歷東西德合并之后,也隨之加入了新公共管理的浪潮。亞洲新興現代化國家也加入了這場新公共管理改革運動中來。與西方國家的改革不同,亞洲新興現代化國家行政改革具有國家主導型特點。日本和韓國是具有代表性的國家。日本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迅速崛起,而韓國也在90年代實現了經濟的飛速發展。這時的西方國家的行政改革浪潮已經如火如荼的開展了起來,給日本和韓國提供了良好的借鑒和示范效應。然而,對于那些正在謀求發展和完善市場機制的發展中國家來說,新公共管理也產生了某種影響。盡管發展中國家由于歷史的原因,深受傳統官僚制的影響,但是新公共管理仍然開始讓各國開始變革。按照里格斯的對于行政模式的劃分,發展中國家的行政屬于“棱柱型行政”,而西方發達國家的行政屬于“衍射型行政”。在這兩種不同的行政中,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歷史文化傳統、政治體制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改革模式。
三、總結
行政生態環境的變遷導致傳統的行政模式與行政生態環境不相適應,此時行政改革勢在必行以適應行政環境對于行政系統的要求。隨著人類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的發展,經濟全球化浪潮的迅速襲來,各國的發展處在風云變化的國際環境之中。相較以前,現在全球化的發展使得各國的發展必須更加重視國際環境。緊緊把握和追隨國際環境的變化,根據國際環境大生態系統進行本國行政改革,是一個國家在新的全球化經濟時代下保持國際競爭力的必選之路。但是最終選擇何種行政改革方案,還要立足于本國的國內環境,不能一味的跟風與照搬。對于處于不同行政模式下的國家,在趕超、模仿的過程中,絕對不能失去自己的民族特性和個性,這樣才能保證行政改革的成功。
作者:王曉玲單位:華北電力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