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拆遷安置小區物管研討會議紀要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月6日,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召集開發區黨政辦、社會事業局、建設局、財政分局及城南、街道辦相關領導,專題研討開發區拆遷安置小區物業管理相關事宜。紀要如下:
會上,四個街道分別就拆遷安置小區物業管理工作進行了總結和交流,并就當前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進行了研討。截至年底,開發區已交付使用和在建安置房共計323萬平方米、17個公拆公建安置小區。此外,開發區還有19個公拆自建安置小區。目前,公拆公建安置小區物業管理由開發區財政撥款,由各街道屬地管理。據了解,各街道安置小區物業管理主要采取由村(社區)代管、設立物業管理辦公室管理和聘請專業物管公司管理等模式。近年來,在各街道及相關部門的共同推進下,拆遷安置小區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和維護開發區社會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目前,拆遷安置小區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道路等基礎設施損壞,商業、娛樂配套設施及辦理婚喪事場所缺乏,以及管理體制不完善、存在監管盲點等突出問題,給拆遷安置小區管理帶來了困難和制約。
會議對開發區今后一階段如何進一步提高安置小區物業管理水平進行了充分的研討,副主任對拆遷安置小區物業管理提出了五點意見和要求:
一是擴大管理范圍。針對目前開發區公拆自建安置小區由于未納入街道物業管理,導致管理缺位的現狀,會議建議將公拆自建安置小區一并納入統一管理。
二是積極探索物業管理模式。當前采取的安置小區物業管理模式均有可行性,因此可繼續試點采用。同時,各街道應積極借鑒周邊地區經驗,探索新的管理模式,試點成功后可考慮在全開發區范圍內推廣。此外,還應積極利用現有街道集體公司下屬物業管理公司的平臺創新安置小區管理模式。
三是進一步明確物業管理的內容、標準和要求。要求由社會事業局牽頭,在充分結合開發區拆遷安置小區情況的基礎上,研究擬定、完善開發區拆遷安置小區物業管理的內容、標準和要求。
四是要區分經費補貼標準。針對多層、小高層、別墅等不同房屋類別,對安置小區物業管理經費補貼標準進行區分。同時,要通過廣泛調研,對補貼經費的來源及補貼年限、標準進行進一步探討。
五是要實施制度化管理。要求由建設局會同所屬街道對已交付的拆遷安置房進行全面摸底,對房屋維修、設施養護及配套設施建設擬定計劃。在日常管理方面,要求由社會事業局完善崗位責任制、考核制度、獎懲制度等各項制度。
會議要求,開發區社會事業局和建設局針對上述內容,根據各自職責,進一步加強調研,抓緊制訂有關進一步加強拆遷安置小區物業管理的意見,并報黨工委、管委會通過后實施。
同時,為進一步增強拆遷安置小區物業管理的主動性和預見性,做到建管并舉,要求建設局和社會事業局進一步加強對拆遷安置小區新建及安置計劃的對接,在安置小區交付使用前由社會事業局會同街道共同進行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