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全市服務業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進一步提升傳統服務業,培育新興服務業,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以項目建設為支撐,以招商引資為抓手,以企業培育為重點,以品牌創建為特色,進一步推動全市服務業融合發展、集聚發展、特色發展,現就做好2015年全市服務業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主要目標
實現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4%以上,占GDP比重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以上;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服務業稅收總收入增長15%以上。推進實施服務業重大項目“311”工程,即全年新開工10億元項目3個,億元項目10個,5000萬元項目10個;實現注冊外資實際到賬3000萬美元,內資實際到賬20億元。培育服務業龍頭企業10家,新增限上企業20家,服務業重點企業15家,納稅過千萬服務業企業10家,實現服務業企業發展數量和質量“雙提升”。
二、工作重點
1、規劃引導,加快集聚
按照《市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市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及《市商業網點規劃》要求,優化服務業發展布局,積極打造“一主、兩圈、三區、四片”服務業功能區域,引導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向特色板塊集聚。
一主:鎮要結合《城市總體規劃》的修編契機,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釋放發展潛能,致力打造服務業發展的主陣地。要加快城東新區建設,加快建設中央商務區、城市綜合體,積極發展文化旅游、金融商務、樓宇經濟、健康養老、家政服務等服務業,做大主城區服務業經濟總量,提高服務業占比和貢獻份額。
兩圈:進一步挖掘和發揮北海商圈優勢,完善北海商圈組織體系,編制商務服務業集聚區規劃,進一步提升業態、擴大規模、增加人氣、創建品牌。規劃建設城東新商圈,加快建設世貿廣場,著力打造鹽河兩岸商貿區,積極推進鹽河以東服務業項目建設,完善新區功能和基礎設施配套,提升城市形象。
三區:經濟開發區、城南經濟新區、菱塘光電科技園區作為生產型服務業的主要載體,要錯位競爭,特色發展。經濟開發區著力建設科研服務、現代物流、專業市場、電子商務“四中心”,推進以產興城、產城融合,彰顯產業優勢和特色,打造“政產學研金”綜合示范區。城南經濟新區傾力打造軟件信息、汽車市場、專業物流、總部經濟“四園”,加快形成城市新區、副中心。菱塘光電科技園區,結合“區鎮合一”新體系,規劃發展民俗生態旅游、光電科技、燈具市場、現代商貿“四重點”,爭創新型示范鎮、高新產業區。
四片:三垛、臨澤、卸甲、界首四個中心鎮作為服務業特色發展的載體和平臺,結合《集鎮總體規劃》的修編,編制服務業專項規劃,明確產業定位和功能布局。要根據產業特色和資源優勢,差別化發展鄉村文化旅游、專業市場、商貿流通、金融服務等,著力提升城鎮化水平,爭創全國或省級中心鎮。其他鄉鎮結合城鎮功能配套和民生工程,加快建設生活性服務業項目,提高居民生活質量。
2、突出“四重”,做大培強
(1)狠抓重點產業。繼續加大旅游業、文化產業、商貿流通、現代物流和軟件信息服務業推進力度,力求五大重點產業在規模、業態、項目上有新突破。旅游業。加快清水潭旅游度假區、神居山文化旅游度假區、界首蘆葦蕩景區等旅游景區的基礎設施和配套工程建設,積極提升景區形象;借助菱塘鄉全省最美鄉村稱號和有關鄉鎮的特色鄉村旅游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項目,年內開工建設1-2個鄉村旅游景點;積極組織景點創A、賓館創星、旅行社創強、導游創佳等活動,推動盂城驛創國家3A景區,全年爭創五星飯店1家,開通至豪華游輪游和湖水上游覽線,實現年接待游客達350萬人次。文化產業。簡化審批手續,優化文化產業發展環境,加大對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大力發展文化娛樂業、藝術品生產業、廣告創意業等重點產業,積極招引文化產業項目2個。商貿流通業。整合提升北海商圈業態,培育商貿集聚區;積極打造城市新商圈,世貿國際購物中心年內竣工開業;開工建設鎮五星級大酒店及商業綜合體,加快引進大型連鎖超市、電子商務產業園等項目,培育尚程國際家俱城、蘇中農貿城、汽車城、燈具科技城等大型專業市場成市旺市,培育年營業額過10億元專業市場1家,過5億元2家;調整提升盂城路、琵琶路、府前街等特色商業街商業業態,大力引進名企、名店、名牌、名品,鼓勵特色化、品牌化、連鎖化經營。健全社區市場體系,完善便民商業網點,積極運用電子商務,增加服務功能。現代物流業。著力推進港口物流、應急物流、冷鏈物流、綜合物流、特色物流園區建設,力促向專業化、規模化、集聚化、品牌化發展,努力提高稅收貢獻份額,爭創省、市級服務業物流集聚區和現代服務業示范區。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推進開發區10萬平方米科技綜合體項目竣工運營,睿誠科技爭創省級工業設計示范中心;加快建設城南新區軟件產業園;進一步發揮燈具質檢中心和中國路燈網的科技信息平臺作用,加快推進菱塘光電產業園的交通信號燈產業向物聯網智能交通產業轉型;大力推進大型制造業開展科技研發、信息服務、電子商務,提高企業信息化程度;積極實施機關、工廠、學校、醫院、社區等數字化示范工程,打造“數字”。金融業。加快引進射陽農商行、常熟農商行、光大銀行、交通銀行等一批金融分支機構落戶,全年新增信貸投放36億元,人民幣存款余額現價增長15%以上。健康服務業。貫徹落實《市關于加快健康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意見》,整合現有制藥業、醫療器械制造、中醫藥等城鄉健康養老資源,培育競爭力較強、附加值較高的健康服務產業
鏈;市社會福利中心建成運營;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機構建設,開發集養老、健康、休閑于一體的養老地產,健康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5%以上。促進健康服務業與文化旅游、商務商貿和金融科技服務業融合發展。房地產業。穩步發展房地產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加快推進城市綜合體、總部經濟、旅游地產、養老健康地產等樓宇經濟項目。
(2)培育重點企業。制定出臺《市服務業龍頭企業認定辦法》,加大服務業重點企業培育力度,設立服務業納稅十強企業獎。實行一企一策,重點培育物流、旅游、商貿、金融、科技研發、軟件信息等行業服務業龍頭企業;建立完善限上企業和重點企業數據庫,繼續推進服務業限上企業和重點企業的申報認定工作,限上企業和重點企業數增長20%以上。
(3)推進重點項目。全年實施“311”服務業重大項目工程,加快推進澳洋金屬物流、鎮五星級賓館及城市綜合體、神居山文化旅游度假區3個10億元項目建設,確保年內5000萬以上服務業重點項目開工率90%以上。繼續組織招商引資活動,組織專題產業招商4次以上,力爭落戶大型連鎖超市、城市綜合體、文化旅游等一批服務業重點項目。
(4)建設重點集聚區。按照《市服務業集聚區發展規劃》,著力培育建設物流、旅游、商貿、軟件信息、專業市場等服務業集聚區,積極組織專業市場、研發中心、物流園區、旅游度假區申報省級和市級服務業集聚區。
3、創建品牌,提檔晉級
編制全市服務業品牌發展規劃,建立健全服務業品牌的儲備和培育機制,加快推進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工作,鼓勵服務業企業引進先進服務技術、服務標準、服務規范和管理模式,創新服務產品。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改革創新,加大品牌建設,積極爭創服務業領域的國家馳名商標、省著名商標和市級知名商標,保護修繕老字號名店。年內積極爭創市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單位,組織申報現代服務業示范區1家、服務業集聚區2家,培育服務業龍頭企業10家。
三、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保障。建立完善服務業領導小組聯席會議、五大重點產業指揮部季度例會和服務業經濟運行季度監測分析制度。充分發揮領導小組牽頭抓總、組織協調、督查推進職能,強化組織力量,切實履行職責。建立完善鄉鎮、園區服務業機構,明確配備專職助理(主任)和統計人員;建立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網絡,扎實做好服務業統計月報工作;不斷完善限上企業和重點企業聯網直報系統,形成部門聯動、上下互動的整體推進機制。
2、加強規劃引領。結合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和規劃調整,組織修編《全市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完善旅游、現代物流、文化創意、商貿流通、軟件信息等重點產業規劃。推進鄉鎮、園區服務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三大園區以及中心鎮要編制專項服務業發展規劃,一般鄉鎮要將服務業發展規劃納入到鄉鎮規劃修編文本中,形成“總體規劃引領、產業規劃支撐、專項規劃覆蓋”的服務業規劃體系,引領全市服務業融合發展、集聚發展、特色發展。
3、加強政策扶持。制定《關于促進服務業企業提檔晉級的實施意見》,加大對服務業項目稅費、財政、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對招商落戶的重大服務業項目和企業的要素供給,實行“一企一策”、“一業一策”,差別化扶持;降低服務業引導資金扶持門檻,提高獎勵額度,培育骨干企業,壯大產業規模,助推全市服務業發展轉型升級。提高年度服務業先進單位獎勵標準,進一步調動做好服務業工作的積極性。
4、加強招商引資。精心篩選包裝20個服務業重點項目,編制服務業招商活動手冊,加強推介。五大重點產業指揮部和各鄉鎮、園區要圍繞產業特色和資源優勢,組織小分隊赴外開展服務業招商活動,面對央企、國企、上市公司、實力名企,實行敲門招商、定點招商,大力引進龍頭型、旗艦型服務業大項目、好項目,力爭全年新簽約一批服務業重點項目,增強服務業發展后勁。
5、加強人才培育。圍繞服務業發展的重點產業,加快引進現代服務業人才,對引進的高端人才享受省市有關優惠政策。加強服務業從業人員培訓教育,市委組織部、服務業發展局聯合舉辦1-2次服務業培訓班,組織各涉服部門、鄉鎮、園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以及工作人員分批次赴高等院校參加培訓,提高服務業工作的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
6、加強督查考核。分解下達2015年服務業目標任務,制定考核辦法,實行差別化考核,建立服務業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統計公報制度,嚴格執行每月通報、季度督查、半年考評、年終考核的工作推進機制,強化目標責任,嚴格考核,評先獎優,促進服務業跨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