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鎮和城市管理辦事處環境衛生指導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不斷提升全市環境衛生工作水平,推動環衛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根據《市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設備配置標準》《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指導性意見》《市村莊環境長效管理考核辦法的通知》精神,結合2019年各區鎮環衛工作實際,現提出2020年《全市區鎮和城市管理辦事處環境衛生工作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一、垃圾分類工作
(一)持續高位推動垃圾分類工作。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培養良好的分類意識,是開展垃圾分類的基礎性工作,各板塊要繼續提高認識,持續高位推動垃圾分類工作,按照年度實施方案目標任務,提高分類投放設施覆蓋率;以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模式為主攻方向,持續擴大全市定時定點小區占比。
(二)全面執行生活垃圾分類清運。持續提升分類收運能力,配置與收集量相匹配的分類運輸車輛。嚴格執行生活垃圾分類清運制度,按照“四不同”要求,全面落實專用車輛對生活垃圾實施分類收運,明確車輛標識,專車專用,全面杜絕混裝混運。
(三)提升生活垃圾終端處置能力。圍繞市“大分流,細分類”的分類處理體系,結合生活垃圾“投、收、運、處”四個環節,梳理各類生活垃圾分類處置節點,持續完善分類處置體系,重點提升終端處置能力,規范和高效運營終端處置設施。
(四)確保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取得實效。規范全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規范標識標記,切實提高農村垃圾分類工作實效,有效提升農村易腐垃圾處置站利用能力,完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亭建設,確保各行政村垃圾分類收集率持續處于高位水平。
二、“廁所革命”工作
(一)各區鎮、城市管理辦事處要結合《市廁所革命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政辦發〔2017〕1號)和《市“十三五”時期基層基本公共服務功能配置標準(試行)》文件精神和要求,按照每平方公里3座的配置總目標,合理設置公共廁所、旅游廁所以及農村廁所,按需設置母嬰室。新建公共廁所要根據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確保廁所布局合理、數量充足、干凈實用,車站、廣場、碼頭以及旅游景區等重要節點區域廁所新改建工作,建設方案統一由市城管局、文體廣旅局會商論證后再組織實施,確保全市公廁在外觀、裝潢、功能、宣傳等方面標準統一。
(二)各區鎮、城市管理辦事處要統一廁所革命扎口部門,負責廁所革命推進工作,對轄區范圍內環衛廁所、農村廁所、旅游廁所、農貿市場廁所等扎口管理,做好日常的檢查、督辦、考核以及資料報送工作。
(三)各區鎮、城市管理辦事處要進一步明確轄區范圍內環衛廁所、農村廁所、旅游廁所、農貿市場廁所等廁所管理職責,制定廁所管理規范,明確規定廁所保潔時間,明確保潔人員工作要求,落實上墻公示制度,明確保潔人員職責、著裝規定、保潔頻次等,積極開放廁所服務的輿論監督。做好新改建廁所移交工作,及時開放使用。拆除、變更用途的廁所需經環衛主管部門許可,及時上報市城管局備案。
(四)各區鎮、城市管理辦事處要進一步推進2020年的公廁新建、改建和續建工作,2020年由市城管局牽頭完成全市廁所一廁一檔登記工作,統一建立二維碼管理模式,各區鎮、城市管理辦事處于2020年2月底前提供轄區范圍內每一座廁所的責任單位、責任人、面積、建設、改造日期等廁所基本信息。
(五)各區鎮、城市管理辦事處,要進一步完善組織領導,統籌推進,落實任務要求,完善工作機制,確保在2020年底之前,全市二類以下廁所改造完成率達到100%。
三、環衛設施的設置規劃
(一)各區鎮、城市管理辦事處要因地制宜,對轄區內環衛設施的數量、類型、規模、地點以及設置計劃等進行專業規劃,年內完成規劃成果,從而提升轄區內生活垃圾就地處置能力,實現環衛體系的科學化。該項規劃要在市城管局的指導下進行,需與市級生活垃圾處理終端對接,需與本市生活垃圾分類政策要求相一致,需與我市環衛城鄉一體化要求相匹配。
(二)各區鎮、城市管理辦事處要全域推進環衛機械化保潔,加大環衛設施、機械設備投入力度,增加道路保潔作業頻次,加密實施灑水抑塵。道路保潔方面,有條件的區鎮、城市管理辦事處要優化和拓展第三方外包服務;環衛運輸、機械作業等車輛用水應建設給水點,選擇使用符合標準的再生水、雨水或河水,減少公共供水使用量,2020年7月1日前,完成環衛設施給水點建設,同時禁止使用消防用水。
四、區鎮生活垃圾應急堆放場、中轉站建設和管理
(一)建成使用、封場(暫存)的生活垃圾應急堆放點,必須嚴格對照《關于進一步加強垃圾應急處置的通知》等運行標準進行運行和管理,必須建設生活垃圾應急堆放場相配套的滲瀝液、填埋氣處理設施并規范運行。
(二)生活垃圾涉及外運的區鎮,要在指定的范圍內規劃布置外運工程所需的臨時建設設施,并符合國家規定的安全、環保等法律法規要求。同時必須符合住建部、環保部《關于規范城市生活垃圾跨界清運處理的通知(建城[2017]108號)》要求,手續齊全、合法合規,外運過程中使用聯單制度,嚴禁混入一般工業垃圾、工業固廢等。
(三)為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根據省政府印發的《關于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全市范圍內從事生活垃圾經營性清掃、收集、運輸、處置服務的企業,由區鎮環衛主管部門在各自區域內開展企業備案,并進一步在備案企業中開展事中事后監督管理,備案的企業統一報備市城管局。未經備案的,不得在全市范圍內從事生活垃圾經營性清掃、收集、運輸、處置等相關服務。
(四)各區鎮中轉站必須建設相配套的滲瀝液預處理設施并規范運行。有條件的區鎮要在鎮區范圍內建設區鎮環衛設施污水處理中心,對區鎮區域內環衛中轉站、生活垃圾打包點、生活垃圾堆放點等環衛設施、終端設備產生的污水,通過統一收集后,由區鎮環衛設施污水處理中心進行集中處理。
(五)各區鎮、城市管理辦事處要加強中轉站日常作業管理,做好除臭等設施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建立健全日常臺賬管理制度,嚴禁非生活垃圾進入中轉站,生活垃圾轉運車輛保持密閉性能良好,車身整潔,并按照規定線路實施運輸。
五、建筑垃圾臨時堆放點的建設和管理
(一)各區鎮、城市管理辦事處要做好建筑(裝修)垃圾、大件垃圾等日常管理工作,明確以區鎮環衛所(處)為主要責任單位,加強巡查,按照要求及時清理積存垃圾。積極推進建筑垃圾、大件垃圾等處置設施建設,健全科學長效的垃圾分類處置體系。
(二)各區鎮、城市管理辦事處環衛部門要統一對建筑垃圾線路運輸、車輛密閉、揚塵控制、拋灑滴漏等實施綜合治理和管控,做好運輸單位、運輸車輛等信息登記備案工作,實施一檔一戶式管理。有條件的區鎮、城市管理辦事處可采用企業化綜合利用的模式處置建筑垃圾,落實建筑垃圾企業按照建筑垃圾處置流程規范處理,保證建筑垃圾最大程度的資源化利用。
(三)已建有建筑垃圾臨時堆放點的區鎮要做到嚴格源頭控制,杜絕其它垃圾混入;加強過程管理,必須采用四聯單、指定車輛、指定駕駛員、門衛監控、臺賬管理等必要措施;增設現場分揀,在人工分揀基礎上,可采用合適的機械分選設備,以盡量避免其它垃圾的混入。
六、區鎮村莊環境的長效管理
區鎮要嚴格按照《市村莊環境長效管理考核辦法的通知》(政辦發〔2013〕86號),開展農村環衛長效管理工作。
上述《意見》中涉及到的各項任務列入2020年我市對各區鎮、城市管理辦事處的考核指標中,請各區鎮和城市管理辦事處深入研究《意見》精神,對照各自區域內實際情況,盡快編制2020年環衛工作任務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