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水稻機插秧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目標任務
以規模化生產為平臺,以提高水稻綜合生產能力為目的,按照“全面推進、加大投入、創新機制、強化服務”的總體要求,大力推廣插秧機,培育各類專業合作服務組織,鞏固提高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形成“標準化育秧、機械化栽插、產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的新模式,確保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逐年提高。
二、獎補政策
1.對育供秧進行補貼。鼓勵發展專業化育供秧基地,實行集中育供秧,育供秧基地按標準秧池面積,連片達到5畝以上的,每畝補貼800元,連片10畝以上的,每畝補貼1000元。對采用基質育秧的,每畝標準秧池再補貼1200元,采用基質與營養土混配使用的,按基質使用比例進行折算。
2.對機插作業進行補貼。按實際機插面積每畝補貼作業費35元。
3.嚴格考核獎懲。將水稻機插秧推廣納入區委、區政府對鎮街年度農業農村工作目標考核和對村(社區)重點工作考核內容,并根據完成實績給予適當獎勵。
三、工作措施
1.廣泛宣傳發動。各鎮(街道)要通過多種途徑,廣泛宣傳水稻機械化種植的優勢和效益,宣傳我區推廣機插秧的目標和要求,營造有利于水稻機插秧推廣的濃厚氛圍。
2.落實工作方案。各鎮(街道)要對照年度目標任務,制訂水稻機插秧技術推廣工作方案,落實插秧機具數量和機插秧面積,每年4月底前要把機具落實到合作社和機手,機插秧面積落實到農場和農戶;要認真抓好育秧培訓和機手作業培訓,及時做好床土、種子、秧池、物資等相關準備工作,確保機插秧推廣順利推進。
3.推進機制創新。堅持扶持發展專業化、社會化、市場化的新型專業化服務組織,由服務組織直接面向農場和群眾,提供育秧、機耕、機插、植保、機收一條龍的市場化服務,繼續加大土地流轉力度,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充分發揮機械的作業效率,降低作業成本;堅持突出重點、示范引領,要以村組為單位、以服務組織為依托,不斷推進統一育秧、連片機插。
4.強化組織領導。區各相關部門要加強協調,形成合力,強勢推進。區農委要抓好機插秧面積落實、種子供應、秧池準備、機械組織、育秧技術和機械操作技能及維護保養知識的培訓、田間管理、面積核查等工作。區財政局要配合做好面積核查,落實獎補資金,保障及時發放,并加強對財政補貼資金的監督管理工作。各鎮(街道)要把加快發展機插秧作為今后一段時間農業農村工作的重點,明確工作職責,制定工作方案,細化目標任務,落實配套補貼資金,確保機插秧比例、質量逐年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