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效農業發展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村: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發展高效規模農業工作有關會議精神,強勢推進我鎮高效農業的發展,經研究決定,抓住換茬和秋播布局落實前的有利時機,集中時間,集中精力,著力推進高效農業園區建設和發展高效林業、高效漁業,為此特制訂如下實施意見。
一、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充分認識高效農業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加快發展高效農業是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的精神要求,是落實黨的強農惠民政策的具體體現,是促進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現實需要。今年來,對照市委市政府的目標任務,按照鎮黨委和政府的統一部署,高效農林業在我鎮得到了一定的發展,至8月底,我鎮新增高效農業面積1660畝,其中設施農業1060畝,但發展的速度和規模還不盡如人意,村與村之間不平衡性較大,潛在的矛盾時有表現。因此,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充分認識加快高效農業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調整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努力開創我鎮高效農業發展的新局面。
二、瞄準目標任務,突出工作重點,扎實有效推進高效農業的發展。
㈠建設一個高效農業園區。涉及到印達、曲霞兩個村的園區建設目前已達到了1630畝,其中設施面積達到了890畝,與市交3000畝的任務還有較大的差距。在園區建設上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現有矛盾的協調處理,保證現有項目的正常實施;一手抓新項目的開發引進,千方百計完成3000畝的園區建設任務。特別是園區所在村要想方設法,多頭多路,將已流轉的土地充分利用,力爭園區建成面積不少于1500畝。
㈡努力完成三條主干線的高效農業任務。一是“七珊線”曲霞段沿線村(張匡村、陳公堂村、李圩村、朱圩村)確保秋播前要落實好150畝以上的高效農業面積。二是鞏固發展“河曲線”110畝的高效林果基地,力爭來年產生經濟效益,并擴大規模力爭實施300畝;三是抓好“曲焦線”,七珊線林下間套種沿線村要實施好高效農林業的目標任務。
㈢抓好“五個項目”的實施。
一是重點抓好印達村的千畝生態葡萄園的完善和建設工作;二是曲霞村的大蔥生產擴大規模達到700畝;三是抓好肖榨村的吉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高效林果生產和擴大規模,2011年力爭達到300畝的規模;四是安樂村的高效漁業、河蟹養殖;五是曲霞村蔬菜瓜果生產。
另外各村要結合自身實際,年內必須形成150畝以上的高效農(林)業板塊。戴窯村110畝的“市榮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要加緊運作,力爭10月底前實施到位。
㈣突出示范,干部帶頭。鎮將把推進高效農業發展,作為推進“強基工程”建設的重要抓手。號召村干部要示范引領、模范帶頭,要學習借鑒印達村村干部的做法,帶頭承包,親自嘗試。每個村干部帶頭發展高效農業面積不少于20畝,可以是一個村干部獨立經營,也可以是一個村干部牽頭,其他村干部合股經營,以增強村干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做發展致富的帶頭人,各村在秋播前必須落實到位。
㈤突出招商引資。高效農業的發展能否取得成功,關鍵取決于招商引資的效果,各村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一要眼睛向外,走出去,請進來,招引一些龍頭企業和合作組織等市場主體;二要眼睛向內,動員和激勵本鎮、本村的經濟能人返鄉創業和本村干部自主創業,真正把講誠信、有資本、懂技術、會經營的能人招引來發展高效農(林)業。
三、落實責任,嚴格獎懲,全力確保高效農業發展任務的完成
㈠工作要求
1、認真實施鎮黨政負責人分工聯系督查,分工鎮干和村黨組織書記包村的責任制。
2、發展高效農業以村為主體,各村黨組織書記為發展高效農業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實行村組干部的有效壓力傳遞,切實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工作責任和獎懲措施。
3、主動服務,熱情服務。各村要建立服務隊伍,堅持誰招商、誰跟蹤服務的原則,為企業排憂解難,實行一條龍服務。鎮農技服務中心要強化指導、協調和指導相關工作,確保高效農業建設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于一體。
㈡考核辦法和獎懲措施
1、各村在轉移支付專項資金中統籌每畝10元。鎮政府按相同比例資金配套,作為對村獎勵資金,完成年度鎮交任務2010年12月31日前考核結算。
2、村黨組織書記拿出500元,村拿出1000元、鎮配套1000元,作為對村黨組織書記的獎勵資金,機關分工干部拿出500元,鎮配套500元,作為對機關分工干部的獎勵資金。完成年度鎮交任務2010年12月31日考核結算。
3、凡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的村,且經市鎮驗收合格的,設施農業按《市2010年現代高效農業獎勵扶持辦法》給予一次性獎勵。即連片100畝(含100畝)以上的設施農業項目,連棟鋼架大棚獎勵3000元/畝,標準普通鋼架大棚獎勵1800元/畝;非標準普通大棚獎勵1000元/畝。獎勵資金的發放按照4:3:3的辦法執行,即當年兌付獎勵資金的40%,第二年兌付30%,第三年兌付30%。新發展葡萄連片種植50畝(含50畝)以上的,除當年每畝補貼1000以外,從第二年起,連續三年每畝補貼土地租金400元,若發展連片50畝(含50畝)以上的避雨棚架栽培葡萄項目,當年每畝補貼1200元/畝,從第二年起,連續三年每畝補貼土地租金600元。
在園區內成功發展設施農業連片100畝以上,鎮政府每畝補貼200元;成功發展連片200畝以上非設施高效農業鎮政府每畝補貼100元,連續補助三年。
發展高效農業任務重,時間緊,要求高,各村要正確分析形勢,加強組織領導,注重政策引導,強化服務指導,堅持統籌兼顧,切實把目標任務分解到人,實行有效的壓力傳遞,確保高效農業建設扎實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