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加快村村通水泥路的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明確責任
加快村村通水泥路建設,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行動,也是一項系統工程、民心工程。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切實把村村通水泥路建設工作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事、實事來抓。市政府成立市實施農村公路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協調解決全市農村公路改造建設中的相關問題,并實行市幾個班子領導聯系制度和部門幫扶制度。各有關鄉鎮也要相應成立領導小組,具體解決本地村村通水泥路建設中的問題。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項目申報、配套資金落實等工作。市交通局負責村村通建設的工程管理和質量監督,檢查驗收,收集、整理和反饋信息。市農業、國土、建設、水務、財政、公安、環保、廣電、稅務、供電、電信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積極支持村村通工程建設。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為實施本區域內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設的項目法人,全面負責具體工程實施工作。
二、明確總體目標,積極推進村村通水泥路建設
期間,全市計劃改建村級水泥路750多公里,橋梁配套340處。年全面啟動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建設,力爭于年底前完成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全部建設任務,全面實現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目標,從根本上改善我市廣大農村的公路交通面貌,形成與國省道干線網相銜接、布局合理、適應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滿足廣大農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的農村公路網。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有關部門要按照村村通水泥路批準的建設標準、建設規模,優化工程設計,科學合理控制工程造價。
積極鼓勵各地爭取村村通水泥路建設項目,對鄉鎮積極申報、領導班子能力強、基礎條件較好、資金落實有保障的較大行政村可優先安排建設項目,對列入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十鎮百村”工程的鎮、村要優先安排。充分發揮示范引導作用,總結推廣示范工程經驗,積極穩妥推進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設。
三、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快村村通水泥路建設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的有關規定,實行國家扶持引導、地方主體投資、群眾捐資投勞相結合的多渠道、多形式的村村通水泥路建設資金籌集辦法。
積極爭取國家、市村村通水泥路建設資金補助,市發展改革委員會會同市交通局要認真做好項目申報的前期工作,爭取更多的項目進入村村通水泥路建設年度計劃。市財政每年根據實際安排資金用于村村通水泥路建設。
積極落實村級組織“一事一議”政策,按每個農業人口每年不低于10元連續籌資不少于4年的標準,籌資用于村村通水泥路建設,有條件的地方可以一次性籌齊。籌措資金要專款專用,接受群眾監督。廣泛發動農民利用農閑投工投勞,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的修路積極性。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有關部門要嚴格執行減輕農民負擔的各項規定,不得亂攤派、亂集資、亂收費。
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大力提倡采取個人捐資、受益單位和個人贊助等形式,籌措村村通水泥路建設資金。對出資較大的單位和個人可樹碑或冠名。可采取經濟條件較好的部門和單位對口幫扶方式,加快道路建設。有條件的鄉鎮可依法開發農村公路兩側的土地,取得的土地收益用于村村通水泥路建設;可依法拍賣村村通道路兩旁植樹權,取得的收益用于村村通水泥路建設。
村村通水泥路建設涉及的征地拆遷以及施工環境保障工作,由各鄉(鎮)、街道辦事處負責,所需費用由各地自籌解決,并無償提供建設工程中的用地、用水和取土。村村通水泥路用地內的電力、通訊、廣播等桿線由各產權單位自行遷移或升高。與村村通水泥路建設有關的地方稅收要按照國家政策規定足額征收,市政府通過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再專項投入村村通水泥路建設。
四、切實加強建設管理,確保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質量
加強工程質量管理。建立健全建設質量管理體系,嚴格落實質量責任,保證工程質量。全面落實項目法人負責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市交通局要加強技術指導,建立健全政府監督、業主管理、社會監理、企業自檢四級質量保證體系。工程質量監督、監理覆蓋面要達到100%。
建設項目實行工程質量責任追究制。村村通水泥路工程項目竣工后,由市村村通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領導小組組織驗收和評定,發現問題的要嚴格追究責任。
加強建設資金監督管理。根據交通部《關于農村公路建設資金使用監督管理辦法》,制定我市村村通水泥路建設資金使用監督管理辦法(具體辦法另行制定),對建設資金的存儲、劃撥和使用實行規范化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要加強建設項目審計,確保建設資金足額用于村村通水泥路建設,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中列支其他費用支出。
加強督查考核。建立村村通水泥路建設行政領導負責制和目標考核制,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定期檢查督促。期間,市政府與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簽訂村村通水泥路建設工程責任狀,每年對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設進行考核評比,對先進鄉鎮、行政村實行以獎代補,對先進個人進行獎勵(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五、建立長效穩定的管理養護機制,提高村村通水泥路管理養護水平
提高養護意識。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管理養護工作的重要性,樹立“建設是發展、管理養護也是發展”的思想,切實加強通村水泥路的管理養護工作。
明確養護責任。全面落實“統一領導、分級管理,以市為主、鄉村配合”的農村公路管理體制。各鄉(鎮)、村和有關部門要把通村水泥路作為管理養護的重點,切實做好管理養護工作。市交通主管部門要對村村通水泥路養護給予技術指導、資金支持,加強工作協調和檢查、監督、考核、評比,切實履行行業管理職能。
創新養護方式。加強通村水泥路的養護。著力改變“重建輕養”狀況,積極改革和完善通村水泥路管理和養護機制。要根據各地的特點和不同情況,建立健全專業養護與群眾養護相結合、常年養護與季節性養護、流動性養護相結合制度。積極推行和完善多種形式的養護承包責任制,加強通村水泥路養護,提高服務水平和抗災能力。
強化路政管理。要認真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和《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加強路政管理,建立鄉規民約,堅決制止侵占和損害通村水泥路的行為。加強對超限超載車輛的管理,依法保護通村水泥路的路產、路權,保障通村水泥路完好、安全和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