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子宮肌瘤伴糖尿病患者護理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當代醫學雜志》2016年第29期
摘要:
目的探討子宮肌瘤伴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采用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子宮肌瘤伴糖尿病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護理干預,對比2組患者住院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血糖變化情況和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40例患者住院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血糖變化情況和并發癥發生情況均優于對照組,2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治療子宮肌瘤伴糖尿病患者時,在傳統護理方法的基礎上增加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緩解患者血糖癥狀,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及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
護理干預;圍手術期;臨床效果;子宮肌瘤伴糖尿病
近年來,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女性子宮肌瘤發病率逐年增高[1]。臨床中最常用的治療方法為手術切除腫瘤,但是圍手術期的護理是患者能否取得良好治療效果的關鍵[2]。當前臨床上針對子宮肌瘤伴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采用護理干預,獲得了較為樂觀的成果[3]。本文選取80例子宮肌瘤伴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子宮肌瘤伴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采用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吉林省四平市第四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子宮肌瘤伴糖尿病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本文選取對象經相關檢查確診為子宮肌瘤伴糖尿病癥狀,符合子宮肌瘤伴糖尿病診斷標準采用隨機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其中觀察組40例患者中包括男21例,女19例,患者年齡28~52歲,平均年齡(42.3±6.5)歲,患者病程3個月~2年,平均病程(1.3±0.5)年,平均空腹血糖(12.3±0.5)mmol/L。對照組患者包括男20例,女20例,患者年齡29~52歲,平均年齡(42.5±5.4)歲,患者病程3個月~1.8年,平均病程(1.2±0.4)年,平均空腹血糖(12.8±0.4)mmol/L。80例患者包括肌臂間肌瘤54例、漿膜下肌瘤16例、粘膜下肌瘤10例,80例患者均同時伴有糖尿病。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基礎性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進行對比研究。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采取降糖措施嚴格控制患者血糖。術前患者均服用降糖藥物,手術進行前3小時采用胰島素控制患者血糖,患者飲食前和睡覺前進行血糖測試,胰島素使用劑量應嚴格依據患者具體情況合理選擇,將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在6.1~7.9mmol/L。手術后,給予患者1.5%葡萄糖混合4U胰島素500mL與氯化鉀3g共3000~4500mL補液,對患者的血糖進行控制。手術進行前的2h進行1次血糖測試。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護理干預,其護理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2.1入院宣教
入院后,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教育,包括患病原因、發病癥狀、自我血糖檢測方法、預防措施和并發癥等,同時給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對患者的血壓和血糖情況進行嚴密觀察,及時而詳細的記錄患者的血糖測試結果。
1.2.2心理護理
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積極熱情與患者溝通,緩解患者手術前緊張與恐懼心理,向患者詳細介紹手術的內容,并告知患者手術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提高患者戰勝疾病的自信心,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
1.2.3對患者的用藥情況和不良反應進行嚴密觀察
護理人員應督促患者及時按量服藥,密切關注患者用藥效果,手術前規定時間為患者注射胰島素,若患者出現低血糖癥狀,應采取相應措施及時處理。手術完成后,對患者進行血糖檢測,患者輸液過程中要保持輸液通暢,及時告知醫生血糖報告內容。
1.2.4飲食指導
術前8小時消失禁止飲食,術前4小時禁止飲水,依據患者個體情況采用葡萄糖注射的方式填充能量。手術后6小時飲食中應禁糖,以流質食物為主,患者恢復腸蠕動后以半流質食物為主,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進行創傷活動,以免發生腸粘連。
1.2.5檢測血糖
加強對患者的血糖監測,依據實際情況及時向醫生匯報。
1.3觀察指標
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血糖變化情況和并發癥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4.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住院時間和下床活動時間對比
觀察組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2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2組患者干預前后血糖情況比較
入院時,觀察組患者血糖值與對照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手術進行前后手術進行后,觀察組患者血糖值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觀察組的血糖降低情況優于對照組。見表2。
2.32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在護理期間1例患者發生低血糖狀況,無患者發生切口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2.50%,對照組在護理期間4例患者發生切口感染,4例患者出現低血糖狀況,并發癥發生率為20.00%,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顯著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13,P<0.05)。
3討論
子宮肌瘤是一種常見的女性生殖系統良性腫瘤,子宮肌瘤的發病與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關系密切[4]。主要臨床癥狀為月經多而長、下腹部有包塊且感到疼痛[5]。對于一些病程較長的患者,繼發性貧血的狀況十分常見,不利于患者的身體健康,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6]。臨床中最常用的治療方法為手術切除腫瘤,但是圍手術期的護理是患者能否取得良好治療效果的關鍵。本研究中,觀察組40例患者住院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與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血糖變化情況和并發癥發生情況均優于對照組,2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為子宮肌瘤伴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間血糖控制對手術治療效果具有直接的影響,通過護理干預中的健康教育宣講能夠幫助患者掌握更多的疾病相關知識,了解血糖控制對疾病治療的重要性,同時學會自我預防和知我檢測[7]。通過與患者的溝通能夠緩解患者的緊張焦慮的情緒,做好手術心理準備,提高患者手術治療的配合度和依從性[8]。綜上所述,臨床上治療子宮肌瘤伴糖尿病患者時,在傳統護理方法的基礎上增加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緩解患者血糖癥狀,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及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李瑛.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7(24):133-134.
[2]盧文華.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伴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4,28(7):52-53.
[3]王青.護理干預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5,9(2):157.
[4]胡秀英.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的作用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11):101-102.
[5]劉曉妮.??谱o理干預在子宮肌瘤合并糖尿病圍術期中的應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5,23(12):171-172.
[6]謝小霞,仉琛,劉春鳳.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的方法和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25):217-218.
[7]李鐵瑛,申琳.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外醫療,2015,30(10):155-157.
[8]陳秋宇.子宮肌瘤合并糖尿病圍手術期行專科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分析[J].青春期健康,2014,9(12):36-37.
作者:鄶小杰 單位:吉林省四平市第四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