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消化性潰瘍患者中醫體質特點調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對消化性潰瘍患者在中醫學角度的體質特點進行分析,并且提出中醫學上的治療對策。方法120例消化性潰瘍患者,均采用中醫體質量化表來進行問卷調查的研究方法,將患者分為濕熱質、氣虛質、陽虛質、氣郁質、血瘀質、陰虛質、痰濕質、平和質、特稟質9種體質類型,分析患者中醫體質類型分布情況,以及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段患者中醫體質類型分布情況。結果中醫體質量表評分結果顯示,中醫體質病例由多到少排序依次為:濕熱質、氣虛質、陽虛質、氣郁質、血瘀質、陰虛質、痰濕質、平和質、特稟質。其中濕熱質38例,占31.7%;氣虛質33例,占27.5%;陽虛質16例,占13.3%;氣郁質12例,占10.0%;血瘀質10例,占8.3%;無特稟質患者。120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比例為66∶54。其中兩種性別的患者均以濕熱質、氣虛質占比較多,氣郁質、陽虛質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而濕熱質、血瘀質、陰虛質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雙方均無特稟質體質類型的患者出現。不同年齡段患者體質分布中,中青年(18~40歲)患者以濕熱質、氣虛質、陽虛質占比較多,老年(≥60歲)患者以氣虛質、陽虛質、血瘀質占比較多。結論消化性潰瘍患者的中醫體質特點在很大程度上對消化性潰瘍起到非常嚴重的影響作用,在對此類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時,醫生應該充分考慮到患者的體質特點,對患者的體質類型進行分析,并且對患者的體質進行調理,使患者的體質發生本質性的改變,從而對消化性潰瘍進行根治,防止病情的反復。
【關鍵詞】中醫體質;體質量表;消化性潰瘍
作為一種世界范圍內均有發生的疾病,消化性潰瘍在各個國家的發病率具有較大的差距。據我國醫療衛生部門統計,在我國的南方地區,消化性潰瘍的發病率要遠遠高于北方,在人群上,又多發于青壯年男性,且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季節因素的影響。在現階段的消化性潰瘍課題研究當中,專家學者更加注重從社會條件、環境因素以及患者的心理狀況等多個角度對消化性潰瘍的成因進行分析。經研究發現,消化性潰瘍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患者自身體質問題的影響[1]。在近些年臨床疾病的研究當中,更加注重與中醫體質之間的關聯性問題,但是消化性潰瘍幾乎沒有進行過此類的研究。在此次研究當中,主要從中醫體質特點上來對消化性潰瘍患者的病因進行了調查。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佛山市高明區中醫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診的120例門診及住院的消化性潰瘍患者,所有患者均經過胃鏡檢查確診為消化性潰瘍。納入標準:胃鏡檢查符合消化性潰瘍診斷的患者;年齡18~75歲;患者對此次研究悉知情,且自主自愿參與,能夠配合完成研究者。排除標準:存在消化道出血、胃腸穿孔、惡性腫瘤、心肺腎及神經等臟器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疾病情況;不能自主配合完成問卷調查者。
1.2方法
根據我國中醫藥學會頒布的體質判斷相關文件以及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常規狀況來對中醫體質量表進行調整。在研究對象知情同意情況下,對研究對象發放《消化性潰瘍患者中醫體質初步研究問卷調查表》,并進行現場問卷調查。該調查在中醫師的協助下,向調查對象就問卷內容做簡單說明,然后由研究對象自行填寫問卷或研究人員通過逐條詢問方式完成問卷。對患者的基本資料以及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一般資料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簡要病史:發病時間、病程、誘發因素、緩解因素等;中醫體質調查:參照2009年中華中醫藥學會頒布的《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的中醫體質分類標準。中醫體質類型主要分為九種類型,分別為氣虛質、陰虛質、陽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特稟質、平和質[2]。體質判定方法:通過填寫中醫體質量表的問題條目,將每一條目按照5級評分標準進行計算原始積分和轉化積分,再進一步判定具體體質類型。特殊情況的處理方法:本研究不設兼夾體質,當出現偏頗體質的兼夾體質者,以轉化分數最高的體質為準;若亞量表的轉化分數相同者,建議2周后重新填寫研究問卷,且進行比較,以最接近判斷標準的體質類型作為最終診斷。
2結果
2.1120例患者中醫體質類型分布情況分析
中醫體質量表評分結果顯示,中醫體質病例由多到少排序依次為:濕熱質、氣虛質、陽虛質、氣郁質、血瘀質、陰虛質、痰濕質、平和質、特稟質。其中濕熱質38例,占31.7%;氣虛質33例,占27.5%;陽虛質16例,占13.3%;氣郁質12例,占10.0%;血瘀質10例,占8.3%;無特稟質患者。
2.2不同性別患者中醫體質類型分布情況分析
120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比例為66∶54。其中兩種性別的患者均以濕熱質、氣虛質占比較多,氣郁質、陽虛質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而濕熱質、血瘀質、陰虛質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雙方均無特稟質體質類型的患者出現。
2.3不同年齡段患者體質分布情況分析
不同年齡段患者體質分布中,中青年(18~40歲)患者以濕熱質、氣虛質、陽虛質占比較多,老年(≥60歲)患者以氣虛質、陽虛質、血瘀質占比較多。
3討論
中醫學者認為,體質是由先天的遺傳因素以及后天發育過程當中所形成的一種穩定性比較強的特質,主要由人體的生理機能以及個體的心理要素等綜合決定。人的體質類型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疾病在個體的發展以及轉歸狀況。通過對中醫體質量表的填寫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發現,中醫體質為濕熱質、氣虛質、陽虛質體質類型的患者更加容易患上消化性潰瘍,在消化性潰瘍患者中占72.5%。同時,根據多維度的原因來進行體質分析,本次研究對象大多居住于嶺南地區。由于嶺南終年氣溫偏高,加之雨水多,熱蒸濕動,且這些地區的人群在日常生活當中,使用空調和飲用涼茶、凍飲的頻次更高,故嶺南地域氣候及生活方式導致濕熱質、氣虛質、陽虛質體質類型的人較多。另外,本次調查研究發現,氣郁質患者主要集中在中青年,中青年者普遍面對著嚴重的工作壓力或生活壓力,在心理狀態上難免會出現焦慮、抑郁、煩躁等情緒。痰濕體質的患者人群多見于肥胖人群,這些人群在日常生活當中嗜食肥甘粘滯、辛辣醇厚之品,損傷脾胃,因而患上消化性潰瘍。當然,在此次研究當中,僅抽選了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規模上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排除所得出結論的偶然現象,所以,仍然應該就此課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在對消化性潰瘍的認知當中,許多中醫學者普遍認為其病因是由脾胃虛弱、不良飲食習慣、邪氣入體、心理狀態問題以及藥物對患者胃部的刺激作用等共同組成[3]。在此次調查當中發現,患有消化性潰瘍的患者當中,絕大多數的中醫體質為濕熱質、氣虛質、陽虛質,因此在診治消化性潰瘍患者中,需綜合考慮到老年患者虛多實少的體質特點,女性消化性潰瘍患者以氣虛質多見,而男性消化性潰瘍患者濕熱質者居多等特點,因而應根據消化性潰瘍患者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的特點,優化治療方案[4-6]。綜上所述,患者的中醫體質特點在很大程度上對消化性潰瘍起到嚴重的影響作用,在進行治療的過程當中,醫生可以從患者的體質特點入手,對患者的體質進行改善與調理,進而從本質出發,對病癥進行根治。
參考文獻
[1]徐瑾,劉軍.消化性潰瘍患者中醫體質的臨床研究.中國現代醫生,2014(35):48-51.
[2]凌云,劉文偉,黃一鮮,等.中醫體質辨識原理在消化性潰瘍患者飲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5(1):160-162.
[3]歐陽冬梅,唐楊.中醫體質辨識原理在消化性潰瘍患者飲食護理中的應用探討.當代醫學,2016,22(21):91-92.
[4]宋金珍.中醫體質辨識健康教育在消化性潰瘍中的臨床護理研究.今日健康,2015(5):315.
[5]周正顏,何力,李桂珍,等.消化性潰瘍病人實施中醫體質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護理研究,2014(34):4279-4282.
[6]周浩.中醫特色護理在78例消化性潰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中外醫學研究,2015(8):94-96.
作者:馮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