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無紙化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基礎醫學與臨床雜志》2015年第十一期
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OSCE)又稱臨床多站考試(multiple-stationclinicalexamination,MSE),是一種以客觀的方式評估醫學生和住院醫師臨床能力的考核方法,即在模擬臨床場景下,使用模型、標準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SP),甚至真實病人來測試醫學生的臨床能力,同時它也是一種知識、技能和態度并重的綜合能力評估方法。在當今醫學教育界,OSCE是一種被醫學教育界普遍采用的信度和效度較高的臨床綜合技能考核方式。OSCE在臨床醫學應用日益廣泛,其復雜的組織流程也為考務工作者帶來大量的考務工作,也不利于考試的標準化實施。在此背景下,北京協和醫學院在過去多年實踐的基礎上,提出無紙化OSCE考試流程的理念。
1無紙化OSCE程序設計的實踐依據
2003年,北京協和醫學院參加了國際醫學教育組織(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MedicalEducation,IIME)的評估計劃———“全球醫學教育最基本要求(GlobalMinimumEssentialRequirementsinMedicalEducation,GMER)”,此后,OSCE正式引入臨床醫學(八年制)的畢業考試中。北京協和醫學院臨床醫學(八年制)畢業考試共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臨床理論綜合考試,采用機考的形式;第二部分是臨床技能綜合考試,采用OSCE的形式下面介紹無紙化OSCE設計的依據。
1.1畢業考試之OSCE考站設置我校臨床醫學(八年制)畢業考試的OSCE部分共設12個考站(表1)。
1.2考試輪轉示意圖根據畢業考試OSCE的安排,4個長站(2組)進行與8個短站(1組)同時進行(圖1),每次考試考16個人,分16個考場。
1.3考前準備傳統的紙筆OSCE在考前需要排考試輪轉表、發通知征集考題、考題評審、考前考生培訓、考前考官培訓、打印考試試題(門貼、試題、評分表),考試前一天考場布置,畢業考試的OSCE部分需要耗時兩天,才能將所有考生考完。OSCE考試團隊在考前除了準備考題之外,需要做好大量的準備工作,考前準備清單。有經歷OSCE考試組織的老師就會知道其工作量大的程度,而這些工作往往只有1~2個人在準備,大量而繁瑣的工作需要經過長時間精密的準備,而在考試題目方面進行無紙化流程安排,會使考試安排簡化。
2無紙化OSCE程序系統組成
根據OSCE考試目標及考試實施流程,北京協和醫學院OSCE管理部門向軟件制作方提出了實現無紙化OSCE的要求。目前在北京協和醫學院臨床學院臨床技能與考試中心已經初步實現了無紙化OSCE的要求。根據考試流程,我們提出實現無紙化OSCE需要建立的考試系統,包括考務管理系統、考官評分系統、學生信息查詢系統。現在詳細介紹北京協和醫學院無紙化OSCE系統的組成。無紙化OSCE考試系統由3個部分組裝而成,分別是考務管理系統、考官評分系統及學生信息查詢系統。下面介紹這3大系統的具體功能。
2.1考務管理系統考務管理系統應該實現以下4個基本功能:1)安排學生考試輪轉時間順序并生成表格、考站時間順序表;2)考試題庫及考試評分表導入3)在系統后臺可以實時查看考試情況和教師評分情況;4)考試結果導出及考試結果統計及分析。
2.2考官評分系統1)查看考試手冊、考試地點、考試要求等;2)病例介紹、說明(考官版本的病例);3)打分系統(打分并進行以往打分情況查看)。
2.3學生信息查詢系統1)考試手冊、準考證打印2)候考大廳可以看到當前各考站考試情況及考生信息及候考考試信息3)提供即時考試結果反饋
3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北京協和醫學院無紙化OSCE考試系統在2014年畢業考試中試運用,基本達到無紙化考試的要求,無紙化考試系統充分利用了B/S模式的特點,實現將考試系統移植到因特網的功能,該系統的優勢在于極大的簡化老師出題的工作,減少考后的閱卷統計工作。減輕了工作量、嚴格了考試標準、組卷方便快捷。但是因為程序設計為首次運行,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多站考試輪轉表的安排方面,不能根據實際考試變化隨時修改時間建立輪轉順序,在今后的實踐中應進行優化。無紙化系統最大的問題是對考試設備及網絡太過依賴,如果學系設備故障或者網絡系統癱瘓的情況下,無紙化考試將無法運行,所以在考試簡化的過程中,還需要準備1~2套應對方案;此外,因為系統是通過網絡公司做維護,保密性及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應該做好預案及防護;再次,對第一次使用電子設備中的打分系統打分的老師要進行專門的培訓。不過,盡管存在這些缺點,無紙化OSCE的應用具有良好的推廣前景,是未來OSCE考試的發展趨勢。
作者:涂文記 楊萍 潘慧 趙峻 李琦 高小惠 管遠志 單位:北京協和醫學院 教務處 醫學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北京協和醫學院 臨床學院 北京協和醫院 教育處 北京協和醫學院 基礎醫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 醫學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