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品管圈在重癥醫學護理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評價品管圈在重癥醫學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運用價值,為重癥醫學科護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方法我院重癥醫學科于2017年2月開始實施品管圈,對比品管圈實施前安全事故發生率、護理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結果品管圈實施后重癥醫學科安全事故發生率明顯下降,護理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明顯提高。相同觀察指標結果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重癥醫學科運用品管圈可以確保護理安全,提高護理工作質量,整體上提高患者的生活、生存質量,具有科室實施價值。
【關鍵詞】品管圈;重癥醫學科;護理安全管理;護理質量;安全事故
品管圈管理即針對工作開展的具體情況、特點,由工作相關人員組成質量小組,小組確定工作的目標、方向并本著“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努力[1]。另外,會結合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并加以糾正再次實施。相關資料指出,品管圈的實施可以降低安全事故、提高護理質量以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相對于一般科室,重癥醫學科患者病情危重、病情進展快、安全事故多發,增加了護理工作的困難性[3]。我院對重癥醫學科在護理工作中采取品管圈,護理質量有明顯提高。我院對重癥醫學科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對比品管圈實施前后護理工作情況。詳細實驗內容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實驗對象均為重癥醫學科患者,我院自2017年2月開始重癥科室品管圈管理,在品管圈實施前后各選擇200名重癥醫學科患者。重癥科室品管圈實施前后護理人員無工作變動情況,總計60名,其中男性3名;年齡最小20歲,年齡最大45歲,年齡均值(35.50±2.60)歲;學歷構成:中專3名,大專30名,本科27名。品管圈實施前:200例患者中,男性109例、女性91例;年齡最小者18歲,年齡最大者62歲,年齡均值(36.30±3.20)歲。品管圈實施后:200例患者中,男性109例、女性91例;年齡最小者18歲,年齡最大者63歲,年齡均值(36.50±3.60)歲。兩組重癥醫學科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以及科室護理人員一般資料經統計學計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①創建質量管理小組。選擇重癥醫學科經驗豐富醫護人員(工作時間>2年且專業能力強)創建質量管理小組,小組內成員包括主治醫師、主任護師、護師、護士,小組成員制定品管圈管理方案以及具體的落實,要求小組成員在面對重癥科室突發事件上有較強的應對能力以及平穩的心態。另外,護理工作開展期間要求小組成員能夠相互協調、探討,重視患者的需求、關注患者的日常生活、排查和預防相關安全隱患、預防并發癥,同時以周為單位召開小組會議,分析一周內出現的問題、突發事件、應對手段,并不斷進行科室技能、理論知識強化學習。②規范管理流程。相對于一般臨床科室,重癥醫學科室安全事故多發問題明顯,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必須加以重視。工作開展期間,要求進行科學且合理的操作,并做好患者基本信息核對,向患者進行疾病知識普及,幫助患者更好的了解疾病知識,有準備性的接受臨床治療。另外,護理工作中做好患者宣教,明確相關潛在性風險以及住院相關注意事項、規章制度。同時,要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以及規范操作,多方面開展安全管理工作。③分析、解決問題。小組成員就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總結,發現問題集中在護理人員工作技能差、安全意識薄弱以及患者自身病情危重等幾方面,針對護理工作中的具體問題需要進行及時解決,即強化護理人員專業知識以及技能培訓、普及安全防范意識、強化患者心理護理干預并學會傾聽患者主訴。
1.3觀察指標:記錄品管圈實施前后重癥醫學科患者的安全事故發生率以及護理人員護理工作質量評分(總分100分)。另外,對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3個標準。
1.4統計學方法: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重癥醫學科患者實驗數據統計學計算。安全事故發生率、護理滿意度均以%形式展開,進行χ2檢驗;護理質量評分以形式展開,進行t檢驗。P<0.05,組間觀察指標結果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品管圈實施前后科室安全事故發生率對比:品管圈實施前重癥醫學科安全事故24例,占12%。品管圈實施后重癥醫學科安全事故4例,占2%。經統計學計算,品管圈實施后科室安全事故發生率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5.3610,P=0.0000。
2.2品管圈實施前后護理工作質量評分對比:品管圈實施前重癥醫學科護理質量評分為(85.20±3.70)分,品管圈實施后重癥醫學科護理質量評分為(91.80±3.60)分。經統計學計算,品管圈實施后科室護理質量明顯高于品管圈實施前,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9030,P=0.0000。
2.3品管圈實施前后護理工作滿意度對比:品管圈實施前后護理滿意度調查結果見下表1。品管圈實施前患者護理滿意度為85%,品管圈實施后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6%。品管圈實施后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實施前,經統計學計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4.0739,P=0.0001。
3討論
品管圈小組組成成員均為工作性質相似/相同人員,為了實現同一個目標共同制定工作計劃、實施方案、反饋問題、改進建議所開展的一系列工作,品管圈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加速了問題的解決[4-5]。重癥醫學科有別于一般科室,患者病情危重,安全事故發生率高、病死率高,品管圈的實施可以提高此科室護理工作的質量,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保證患者生命安全[6]。品管圈實施前護理滿意度為85%、護理質量評分為(85.20±3.70)分、安全事故發生率為12%。品管圈實施后護理滿意度為96%、護理質量評分為(91.80±3.60)分、安全事故發生率為2%。本次實驗對比品管圈實施前后重癥醫學科患者護理滿意度、安全事故發生率、護理工作質量評分,結果顯示品管圈實施后相同指標結果對比實施前均有明顯改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品管圈在重癥醫學科護理安全管理工作中更具實施的現實意義。綜合本文研究,重癥醫學科護理工作中運用品管圈效果突出,可以提高護理質量以及患者滿意度、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提高重癥醫學科患者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寧.品管圈在重癥醫學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思考[J].中國實用醫藥,2014,9(28):268.
[2]楊成英,李潔.品管圈在重癥醫學科重癥醫學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9):217-218.
[3]皮英.品管圈在重癥醫學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26):48-50.
[4]蘇玉鋒.50例品管圈用于重癥醫學科護理安全管理探討[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7,8(2):3-4.
[5]李夏.探討品管圈在重癥醫學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醫藥與保健,2015(2):164.
[6]宋世麥,房小利,孫永青,等.品管圈活動在ICU患者非計劃性拔管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5):49-50.
作者:陸文玉 單位:大連市第五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