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品管圈對留置胃管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臨床新醫學雜志》2014年第十一期
1資料與方法
1.1對策擬定與實施全體組員就4個要因進行討論,依據其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原則進行對策選定,最后選定以下5個問題的對策。(1)自行拔管對策:加強看護,對陪護人員進行留置胃管護理的相關知識培訓及風險告知,護理人員加強巡視,提高管道護理責任心,建立預防非計劃性拔管護理評估記錄表,及時發現潛在性自行拔管原因;對意識清醒患者加強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留置胃管重要性的認知,提高治療依從性,對依從性差及躁動者可實施適當約束。(2)堵塞拔管對策:堵塞性拔管主要為食物顆粒過大及過度黏稠所致。對自備食物者告知患者家屬制作前要反復攪拌且剔除骨性材料,避免食物過度黏稠;掌握正確的胃管沖洗方法,鼻飼藥品要充分研磨,鼻飼前后用溫開水20ml充分沖洗胃管,防止堵管,避免造成非計劃性拔管。(3)拒絕插管對策:對拒絕插管的患者加強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對留置胃管必要性的認知,提高依從性;護理人員應多關心體貼患者,加強心理護理。(4)更換體位對策:護理人員應加強對陪護人員培訓,教會他們掌握正確的翻身技巧,指導翻身前胃管的正確固定及護理,避免翻身時過度搬動,導致胃管脫出,造成非計劃性拔管。(5)自行咳出對策:加強護理,減少及避免呼吸道的感染,及時吸痰,加強口腔護理,正確喂食,鼻飼前抬高床頭30°~60°,鼻飼后,保持床頭抬高位30min,避免因誤吸而引起劇烈咳嗽;改善胃管固定方法,采用防水膠布加棉質系帶雙重固定,先用防水膠布采用T型法固定于鼻翼,再用棉質系帶打一個結固定胃管,從鼻翼兩側經耳廓上繞枕后一側,耳后打活結固定,松緊以能深入一手指為宜。
1.2評價方法在留置有效期內未出現非計劃性拔管,或未出現非醫源性拔管現象,視為留置胃管有效。1.5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QCC活動,半年間非計劃性拔胃管率由干預前的34.7%下降至干預后的9.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3討論
3.1QCC活動降低了非計劃性重置胃管率,提高了留置胃管的有效性非計劃性拔管是臨床風險管理不容忽視的重點問題之一,它直接關系到患者的安全及有效治療[4]。通過QCC活動使醫護人員明確了非計劃拔管的原因,從而采取切實有效的護理對策,把非計劃拔管的發生率降低到最低,達到了預期目標,提高了護理質量及病人的滿意度。
3.2QCC活動提高了工作效率QCC活動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科學性、持續性的活動,開展此項活動后,護士自覺參加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使得自身專業知識牢固,疾病相關知識豐富,護士整體素質得以提高,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3.3QCC活動培養了護士的質量意識,主動參與管理QCC活動運用群體智慧、集體力量、團隊精神、PDCA循環改進程序,圈員們共同參與、商討,并按照自己制定的方法達到預期目標,提高了科室人員的團隊精神,增強了護理人員參與護理管理的意識和工作滿足感,充分地發揮了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主動性。
3.4QCC活動增強了護士的責任心活動前,護士在工作上表現為應付式,工作目標只是為了完成任務,不注重護理質量的持續管理,工作的積極性不高,責任心不強。開展QCC活動后,懂得運用QCC的步驟及方法去管理護理質量,針對病人提出的或工作中碰到的護理問題,QCC活動為護士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護士對存在的工作缺陷進行原因分析,主動制定改進措施并落實,自我價值得到體現,充滿成就感,感到被尊重、被認可,從而激發工作熱情,積極主動做好本職工作,增強了責任心和培養了敬業精神。
作者:堯靖花利神汪家鈺楊月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江濱醫院康復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