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孕期保健的影響因素調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統計學處理
采用EpiData3.1軟件及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孕產婦實施孕期保健的情況孕產婦實施孕期保健者893例,覆蓋率為87.4%,有128名孕產婦在整個妊娠過程中沒有實施孕期保健,占總數的12.6%。參加孕期保健1~3次者349例,占34.2%,4~8次者378例,占37.0%,有166例達9次以上,占總數的16.2%。
2.2不同年齡對孕期保健次數的影響年齡因素對孕期保健次數有顯著影響,年齡偏小或偏大的孕婦參加孕期保健的次數偏少,不同年齡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0.15,P<0.01)(表1)。
2.3不同戶籍對孕期保健次數的影響戶籍因素對孕期保健次數有顯著影響,本市戶籍較外省者更加積極參加孕期保健,不同戶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47.11,P<0.01)(表2)。
2.4不同婚姻狀況對孕期保健次數的影響婚姻狀況對孕期保健次數有顯著影響,已婚者較未婚者更加注意參加孕期保健,二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6.54,P<0.01)(表3)。
2.5懷孕史對孕期保健次數的影響隨著懷孕次數的增加,孕婦接受孕期保健的覆蓋率逐漸減少,初產婦接受9次及以上孕期保健的覆蓋率為27.7%,高于經產婦的15.1%。不同懷孕次數對孕期保健有顯著影響,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9.59,P<0.01)(表4)。
2.6流產史對孕期保健次數的影響不同流產次數對孕期保健有顯著影響,無流產史者孕期保健覆蓋率為88.9%,高于其他有流產失者。不同流產次數者的孕期保健次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6.69,P<0.01)(表5)
3討論
孕產期保健是始于受孕后并貫穿整個孕期的一系列保健措施和母兒健康監測,包括產前、產時保健兩部分。從孕早期開始規范孕產期保健,加強監測,提供正確規范的孕期營養指導、運動指導及心理輔導,通過早期及定期產前檢查對母親和胎兒進行監測,可以及早發現并治療妊娠并發癥,糾正異常胎位和發現胎兒發育異常等問題。因此,實施孕期保健是降低孕產婦死亡和新生兒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
孕產婦是否選擇實施孕期保健以及實施后的依從性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包括所處的社會環境、經濟和文化水平、風俗習慣以及婦女所受的教育程度、年齡、夫妻關系、生活和家庭環境等。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收入高、婦女文化水平較高、孕期保健意識強、夫妻關系和諧等因素均有利于孕產婦選擇和依從孕期保健。有報道顯示,流動人口產前保健情況較城市戶籍人口存在明顯差距。本研究顯示,年齡、戶籍、婚姻狀況、懷孕和流產次數對孕期保健有顯著影響,應引起各級政府和婦幼保健工作者的重視。此外,沒有參加過孕期保健的孕婦有128人,占總數的12.6%,與武茜等的調查結果有所差異。
產前檢查次數反映了孕婦實際利用產前保健服務頻率的高低。研究證明,足夠次數的產前檢查是避免不良圍產結局的重要措施。做好孕產婦的健康管理工作是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職能之一,為更好地管理和提高孕產婦生存質量,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出生缺陷率,我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需要做好以下工作:①加大與各個部門、村(居)委會、工廠、單位的聯系,積極為孕產婦建立母嬰保健檔案,開展不少于5次的孕期保健服務,對有困難、有需要或高危人群開展上門訪視服務。②提高健康教育隊伍的能力和素質建設,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和咨詢服務工作,在群眾中普及優生優育、孕期保健等健康知識,提高社區居民的預防保健意識,改變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減少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
③加強婦幼保健醫務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提高其識別和科學處理高危孕婦的水平,降低孕產婦死亡率,保障母嬰身體健康。④制定行之有效的孕產婦健康管理工作計劃,加強特定人群如未婚者、外省戶籍、懷孕年齡小于20歲或大于36歲者、反復流產者和經產婦的健康管理工作,指導孕婦全程參與孕期保健服務。
作者:王曉紅劉惠芬簡潔楊波單位:東莞市企石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