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心肺復蘇系統對心搏驟停搶救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5年第六期
1資料與方法
1.1觀察指標(1)心肺復蘇有效指標:大動脈搏動可觸及、收縮壓>60mmHg(1mmHg=0.133kPa)、皮膚色澤轉紅、瞳孔較前縮小、自主呼吸或心率恢復;(2)搶救前及搶救2h血生化指標(血糖、血鈉、血鉀)、尿素氮(BUN)和血漿滲透壓情況;(3)搶救成功率:患者心搏恢復,皮膚色澤改善,瞳孔縮小,出現自主呼吸及意識恢復為搶救成功。
1.2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心肺復蘇有效指標比較觀察組患者大動脈搏動可觸及、收縮壓>60mmHg、皮膚色澤轉紅、瞳孔較前縮小、自主呼吸或心率恢復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搶救前及搶救2h血生化指標、BUN及血漿滲透壓比較搶救前兩組患者血糖、血鈉、血鉀、BUN及血漿滲透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搶救2h觀察組患者血糖、血鈉、血鉀、BUN及血漿滲透壓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3兩組患者搶救成功率比較觀察組患者搶救成功率為18.4(7/38),高于對照組的5.3%(2/3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35,P<0.05)。
3討論
心搏驟停是指不同因素導致的心臟突然停止跳動,對人體器官及組織影響較大,甚至可引起各種不可逆性損傷,因此,臨床需對心搏驟停患者及時進行心肺復蘇。常規心肺復蘇大多采用人工按壓方式,包括判斷意識、胸外按壓、打開氣道、人工呼吸等步驟。判斷意識、呼吸后檢查患者口腔,防止口腔內分泌物或嘔吐物堵塞氣道,確保呼吸道通暢后即刻開始胸外按壓,按壓過程中急救人員需保持合適的姿勢、力度及科學的按壓頻率。但人工心肺復蘇由于是人工按壓方式,按壓力度不易控制,因此容易造成搶救效果不佳。
自動心肺復蘇系統不同于人工心肺復蘇的單點按壓模式,其采用負荷分布式立體按壓。自動心肺復蘇系統可以迅速識別不同患者胸廓大小及體質量,測量出患者前后胸直徑并顯示胸部按壓下陷讀數,進而根據讀數進行安全有效地按壓。另外,人工心肺復蘇在轉運患者過程中實施難度較大,但自動心肺復蘇系統對其影響較小,且可以保持持續穩定的按壓狀態。因此,自動心肺復蘇系統在搶救過程中可以實現快速、準確的心肺復蘇,抓住搶救的黃金時間并提高搶救效果。張雷等研究顯示,急診內科采用自動心肺復蘇系統搶救心搏驟停患者的效果良好。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大動脈搏動可觸及、收縮壓>60mmHg、皮膚色澤轉紅、瞳孔較前縮小、自主呼吸或心率恢復率及搶救成功率均高于對照組;搶救前兩組患者血糖、血鈉、血鉀、BUN及血漿滲透壓比較無明顯差異;搶救2h時觀察組患者血糖、血鈉、血鉀、BUN及血漿滲透壓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搶救成功率高于對照組。表明自動心肺復蘇系統搶救心搏驟停的效果良好,臨床應用價值值得肯定。但本研究存在樣本量小及觀察時間短等缺陷,因此所得的相關結果及相應結論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綜上所述,自動心肺復蘇系統在心搏驟?;颊邠尵戎械膽眯Ч己?,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生化指標、腎功能及血漿滲透壓。
作者:鄧玉英 單位: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