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略談口腔醫學對留學生的指導體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我國大部分教師在讀閱讀英文文獻、撰寫英文文章方面能力很強,但實際英文聽說方面能力相對薄弱,因而面對英文基礎普遍較好的留學生,在全英文語境下授課容易造成中國教師過分緊張,不夠自信。針對這一問題,首先要明確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傳授知識是我們的根本目的,英語只是我們教學過程中使用的一種交流手段,不能因為英語水平稍差就妄自菲薄,喪失教學信心。語言方面的欠缺可以通過精心備課來彌補。有文獻報道,對于同樣的授課內容,英文教學的備課時間是中文教學備課時間的4倍[1]。我們要用全英語來進行教學,首先對授課內容要高度熟悉,并轉化為自已的知識。在備課過程中,需要查閱大量英語原版專著,對專業名詞及術語要爛熟于心,達到可以脫稿自如講解的程度。通過試講,同事之間互相取長補短,不斷糾正自己的發音和語法,這雖然增加了教師的備課負擔,但對于提高英文教學水平大有裨益。英語授課絕不是事先寫好英文講稿、熟練背誦、照本宣科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首先,要廣泛閱讀相關教材及參考文獻,對所講解的內容深挖、吃透,轉化成自己的語言,把科學問題深入淺出的解釋清楚,使學生容易理解。英語教學首先要克服語言障礙,教師在中文授課時可以自如地舉一些例子來輔助講解有關的教學內容,但是在英文授課時,這些例子如何用英語準確清晰地表達出來是一個難題。這就要求我們有扎實的英語功底,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能放棄對英語的學習,不但要“學”,更要“用”,要敢于“說”,只有在不停地實踐應用中才能真正提高英文水平,達到張口即來、自如交流的目的。
1英語教材的選擇英語教材的選擇十分重要。
在教材選取選擇方面,我們積極與國際接軌,備課時教師參考英文原版教材為主。但是,國外口腔醫學屬于畢業后再教育,醫學本科畢業后再進行口腔專科的學習,所以外文教材主要針對口腔專業的學生,類似于國內口腔碩士研究生的教材,對于臨床專業留學生的口腔選修教學并不合適。比如:口腔解剖生理這一章節,授課時間僅為2學時,而國外教材是一本書,雖然內容豐富,但不適合我們的教學計劃,需要我們根據教學大綱濃縮國外教材,取其精華,重新安排授課內容,突出重點。這樣既符合英文語言習慣,又方便留學生今后回國考取執業醫師執照或進一步到歐美學習。
2針對留學生特點,因材施教
我校的醫學專業留學生中,印度、巴基斯坦學生居多,與國內學生比較而言,這些留學生有許多自己的特點,如:①思維活躍,敢于提問[3],但紀律性較差,有些學生遲到早退,在講課過程中討論無關問題等。②由于印度等國的官方語言是英語,所以留學生的英文普遍較好,但發音具有較重的地方口音。教師可能因為聽不懂或誤解學生的問題加重心理緊張,自信心降低。③對臨床問題興趣很大,喜歡與患者交流。④背書和應試能力較差,個別學生刻苦性差,學習動力不足,只想“混日子”。教師應該積極主動與留學生進行交流,比如在第一次授課之前主動自我介紹,不僅可以介紹自己的專業背景,也可以輕松的方式介紹自己的個性和興趣,讓學生消除教師高高在上的生疏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通過自我介紹還可以展現教師的人格魅力,調動留學生的好奇心,活躍課堂氣氛,利于教學的開展。在課間休息時,通過交談,可以加深對留學生學習及生活方面的了解,對于遠離家人的留學生而言,教師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老師,也是他們遇到困難可以求助的朋友、長輩,教師的關心和指點會給留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慰藉,給他們異國求學的經歷增加一抹亮色;同時教師也可以熟悉留學生的英文發音特點,減少語言交流障礙。我們鼓勵學生在授課當中遇到問題及時提問,便于教師隨時根據教學反饋來調整講課的時間分配,掌握教學進度。而且及時回答問題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避免由于誤解造成后續內容收聽效果不佳,影響教學效果。
3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方法
我們針對留學生的具體特點,改革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單一教學方法,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3.1融入PBL教學理念,激發留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中國學生有所不同,留學生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同學間常常就某一問題展開討論并提問,授課教師對這一現象應該因勢利導,綜合運用提問式、互動式、啟發式等教學方法,充分發揮留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發言,這與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學理念是一致的。PBL的中心思想是強調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寓教于學[7]。比如在牙周炎這一章節的備課中,教師首先查閱相關教材、文獻等,提出問題,如:日常生活中刷牙出血提示口腔出現什么疾患?牙周炎為什么會造成牙齒松動?洗牙會不會損傷牙齒?等等。課前發給每位同學,要求同學根據問題充分預習教材、查找相關資料,根據自己的理解給出答案;課上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可以自由回答、討論,教師進行指導、更正,最后再對本節重點和學生不清楚的問題作出小結。突出了“課堂是靈魂,學生是主體,教師是關鍵”的教學理念。在小課示教的過程中,將留學生分成若干實習小組,讓學生分別扮演患者和醫生的角色,演習臨床診療過程,既能激發學生的強烈學習興趣,也可以實際生動地復課理論知識,進一步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3.2豐富教學內容,課本和實際病例相結合留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差,如果他們對課程內容不感興趣常常中途退堂,但往往對與臨床有關的實例感興趣。教學中我們講授到相關內容時盡量和真實的臨床病例相結合,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啟發學生興趣。例如我們在講解口腔常見疾病牙髓炎時,不少學生本身就有過牙痛的體驗,我們就引導他們結合自身經歷,從病因-癥狀-治療順理成章依次講解,不僅容易理解而且印象深刻。口腔醫學是操作性很強的一門專業學科,在小課示教和臨床見習中,留學生很希望我們就他們自身的口腔問題(比如齲齒,牙周炎,智齒等)予以講解和治療演示,我們就在留學生中選擇典型的病例進行示教,既解決了留學生自身的痛苦,又讓他們深刻理解了相關疾病的診療程序,并且切身體會到醫療工作的重要和醫生的職責。
3.3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和手段將多媒體手段引入教學,生動、形象,化繁為簡,尤其適用于留學生的英語教學。在多媒體制作中,我們將典型病例集中展示出來,把抽象的機制和概念具體化、形象化。教師在備課時做好PPT課件,要圖文并茂,內容豐富具體,條理清楚,必要時可插入視頻、動畫等,增強趣味性,加深學生的印象。例如牙齒咬合關系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單純的語言講解很難讓學生正確領會,我們可以讓留學生觀看一段牙齒不齊患者通過口腔正畸治療獲得正常咬合關系的小錄像,不僅讓學生對抽象的理論概念有了一個直觀認識,又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幫助留學生順利完成對牙齒咬合關系這一概念的理解。綜上所述,對于全英文語境下針對外國留學生進行口腔專業教學,我們尚處于起步和摸索階段,必須針對我校醫學留學生的特點,改革傳統醫學教學模式,編寫適合我校留學生的教材,不斷完善教學方式、方法,及時地總結經驗和不足,在實踐中穩步提升我校留學生教學的質量。
作者:楊瑛朱振林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