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超前鎮痛在骨科術后疼痛治療中的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超前鎮痛在骨科術后疼痛治療中的應用。方法選取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間,在我院接受骨科手術的患者90例,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鎮痛,實驗組患者接受超前鎮痛。對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觀察對比。結果實驗組患者的最高疼痛得分與3d后疼痛得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超前鎮痛護理理念對骨科患者術后疼痛控制有積極的作用,可改善其心理和生理狀態,提高術后康復效果,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
【關鍵詞】超前鎮痛;術后疼痛;骨科手術
術后疼痛控制效果直接影響疾病發生、發展和轉歸[1]。Dahl[2]等認為,超前鎮痛是指在傷害性刺激作用機體前采取措施,防止中樞和外周神經敏感化,消除或減輕傷害性刺激所致疼痛,即在疼痛發作之前進行鎮痛。圍手術期疼痛的患者和骨科醫務人員常常面對的問題,很多患者難以忍受疼痛,影響睡眠和康復效果,甚至出現術后關節僵硬、深靜脈血栓、肌萎縮等并發癥[3]。因此在骨科術后,給予患者鎮痛護理,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研究超前鎮痛在骨科術后疼痛治療中的應用,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
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間,在我院接受骨科手術的患者90例,隨機分為2組,每組45例患者。實驗組患者中,年齡處于24-62歲之間,年齡均值為(43.96±4.03)歲;男女比例為24/21。對照組患者中,年齡處于25-63歲之間,年齡均值為(44.19±4.12)歲;男女比例為25/20。所有患者在知情同意下簽訂知情同意書,自愿接受相關治療和研究,2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鎮痛,方法為:患者接受手術后,給予患者鎮痛藥物,并觀察患者的病情。實驗組患者接受超前鎮痛,用藥方法為:在手術前1晚,給予患者口服200mg的塞來昔布;術后,給予患者靜推帕瑞昔布40mg,Q12h一次,連續注射3d;若患者的疼痛感較為強烈,再注射加羅寧,10mg/次。護理方法為:①術前護理:在患者接受手術前,向患者講解骨科手術的過程,以及術后出現的疼痛癥狀,使患者對術后疼痛具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指導患者進行合理的運動,以增強體質,可以減輕術后疼痛感;給予患者心理護理,消除患者對手術和術后疼痛的恐懼感,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指導患者正確配合疼痛評估的方法。②術后護理:協助患者翻身,避免長期受壓,翻身時動作輕柔,盡量減少疼痛感及不適感;給予患者飲食指導,應以低鹽、低脂、富含維生素的飲食為主,低鹽飲食,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管壁的通透性,減少組織水腫,低脂食物可以減少消化不良的癥狀。及時正確精準評估疼痛,并給與及時疼痛治療。④術后預防措施:患者術后返回病房后,應將患者的下肢抬高,避免出現小腿深靜脈受壓而回流不暢;在患者的麻醉完全代謝前,可酌情給與按摩,促進血液循環;在麻醉完全代謝后,應及早指導并幫助患者功能鍛煉,提高其運動機能,減少疼痛感。
1.3觀察指標
對2組患者的高疼痛得分與3d后疼痛得分進行觀察對比。采用數字評價量表對患者的高疼痛得分與3d后疼痛得分進行評分,疼痛評分越低,疼痛癥狀越輕。
1.4數據處理
對2組患者的高疼痛得分與3d后疼痛得分使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高疼痛得分與3d后疼痛得分為計量資料,用T檢驗。若兩組數據之間P值小于0.05,則代表兩組患者在高疼痛得分與3d后疼痛得分方面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最高疼痛得分與2d后疼痛得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骨科手術是一種有創手術,能夠對患者的骨骼、神經和皮膚等部位造成較大創傷,當患者的麻醉藥物完全代謝后,機體就會產生疼痛感;在術后組織自我修復過程中,也會產生一定的疼痛感,這是由于患者機體所作出的正常生理反應。骨科術后疼痛會影響患者的正常休息,使患者不能很好的進行術后康復,對患者的身心均造成傷害[4]。以往臨床上主要采用給予患者鎮痛藥物等常規方法對患者實施鎮痛,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常規鎮痛方法的鎮痛時間短,且容易產生并發癥,不利與患者的術后康復[5]。超前鎮痛是一種新型鎮痛方法,超前鎮痛可以使機體的痛覺過敏發生前,將患者的痛覺敏感值降至閥值以下,進而強化麻醉鎮痛效果;并且通過心理護理和飲食指導等護理方案,可以使患者對術后疼痛具有較多的認知,并增加患者對能量的攝取,幫助患者減輕疼痛感;在術前對患者進行運動指導,可使患者的身體素質提高,進而促使術后快速康復。經過本文研究得出,實驗組患者的最高疼痛得分與3d后疼痛得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骨科手術患者接受超前鎮痛護理,具有較好的鎮痛效果,提高患者的康復速度,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傅愛鳳,鄭志惠,王愛琴,等.疼痛對創傷骨科術后患者生命體征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5,,20(20):3-5.
作者:梁芬芳;吳明瓏 單位;湖北省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