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脊柱外科術的護理體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對象及方法
1.1麻醉配合病人進入手術室后,迅速建立輸液通道以保證麻醉所需,按照麻醉師要求,配合完成麻醉誘導和維持。氣管插管后,協助麻醉師安置好氣管套管,并妥善固定,嚴防脫出,危及病人生命,并檢查氣管導管是否對病人頭部造成壓迫,防止形成壓瘡。
1.2體位安置實驗組采用標準體位安置和體位保護:麻醉完成后,用手輕輕翻開上下眼臉,涂上金霉素眼膏。使上下眼臉閉合,貼上眼部保護貼。巡回護士與麻醉醫生,手術醫師三方協同將患者體位調整為俯臥位,取俯臥位時,采用軸線翻身法。麻醉師站在手術床頭,負責觀察患者,保護好氣管導管,協助將患者頭部一同轉動。在患者胸前,兩側髖部及膝部墊上軟墊減少胸部受壓,在患者小腿處墊上軟墊,使大腿與背部呈20°,雙小腿上翹與大腿呈30°,雙腿懸空避免腳趾受壓,雙手自然彎曲放于頭部兩例的托手架上,松緊要適宜,頭偏向一則置于C型頭圈內固定,確保眼睛、鼻、唇及面頰部懸空。觀察組采用傳統體位安置。
1.3俯臥位安置注意事項俯臥位安置前,患者脫完衣服后注意保護患者隱私,根據需要適當地遮擋患者身體,使患者身心舒適。俯臥位安置前,應通知麻醉師,以保護患者頭部及各種管道如氣管導管,靜脈輸液管道等防止管道脫落等意外發生。留置尿管的患者,尿管應從下面引出,防止因身體擠壓尿管而影響術中對尿量的觀察,并對各種管道做好標識。俯臥位安置吋,手術醫生,麻醉師,手術護士三者用力應協調一致,動作輕緩,以維持患者脊柱的穩定性。頭置于頭圈后應偏向一側,注意患者受壓的顴部皮膚。應調整接觸部位以縮短局都組織的受壓時間,每間隔20~30min需調整頭部一次。在調整頭部時應托住下頜及額部,以避免從兩側托面部,以免托起面部時繃得過緊,增加受損機會,并做好時間的記錄。每次頭部調整后,應檢查眼睛的位置,避免眼部直接接觸頭托而使眼球受壓,術中注意頭部不能過低和控制輸液量,避免結膜水腫,減少眼部并發癥。俯臥位安置時,應保持胸腹部懸空,減少局部受壓,使呼吸運動不受限。保持靜脈回流良好,避免外周血液回流受阻。肢體固定時要加襯墊,不可過緊。為女性患者安置俯臥位時,應注意雙側乳房的擺放,應置于弧形拱橋的內側,避兔受到擠壓而損傷。為男牲患者安置俯臥泣時,應注意陰莖、陰囊的擺放,應避免與體位墊接觸發生受壓而損傷。患者外肢外展不移超過90°,以免損傷臂叢神經。俯臥位時小腿墊高,使足尖自然下垂。手術過程中密切關注手術的進程,保證輸液、輸血通暢,使用輸液加溫器和暖風機做好病人的保溫工作,防止病人低體溫。手術完畢,麻醉師分離氣管導管,由巡回護士,手術醫師,麻醉醫師共同配合,采用軸線翻身法,將患者平穩翻身。戓仰臥位并同時移至推車上,摘除眼部保護貼,輕輕擦干凈眼膏,認真檢查頭面部及全身皮膚受壓情況。患者清醒后,巡回護士要初步評估患者視力情況,做好護理記錄。
1.4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13.0進行統計學處理。
2結果
實驗組納入的對象共計57例,其中壓瘡的發生率為0%,觀察組的壓瘡發生率為13.4%。兩組的壓瘡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下肢深靜脈血栓和泌尿系感染的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通過正確安置俯臥位,保證了患者的安全和舒適,同時為手術醫生顯露了一個清晰的手術視野,便于了解手術醫生的操作。確保了手術安全順利,減少了手術并發癥的發生[5]。
3討論
安置俯臥位時應著重注意著力點和支撐點是否合理正確,保證著力點不妨礙患者的呼吸,不影響靜脈回流,不引起軟組織過度牽拉和壓迫。合理正確的俯臥位的安置,既達到手術視野易于暴露和便于手術操作,又增進了患者的安全與舒適。對保障手術成功,避免發生并發癥有著重要意義。手術患者安全是手術室工作永恒的主題,成為醫院管理領域最重視的議題之一,手術體位并發癥的發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長了住院日,增加了經濟負擔,浪費了醫院的資源,影響手術病人的康復,降低生活質量。因此手術標準體位的正確安置,直接影響到手術安全及成敗。通過了解體位變化對機體的影響,針對手術體位安置不當所致并發癥的原因與預防,積極評估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是預防術中壓瘡的關鍵,壓瘡的危險因素—內源性危險因素、外源性危險因素、手術室特異性,術中壓瘡好發高危人群—脊髓損傷手術病人、神經血管手術病人、長時間俯臥位手術病人等進行體位風險評估,制定手術體位安置標準,尤其是俯臥位手術病人,必須做到雙髖雙膝關節屈曲20°遠端關節低于近端關節,膝關節及小腿下墊軟墊,頭部置于有槽啫喱頭墊上,踝部背曲,足趾懸空,男性病人注意懸空會陰部,避免壓迫陰囊。脊柱外科術中摩擦力、剪切力等壓力形成的垂直力是引起壓瘡的最主要原因。客觀評估是俯臥位術后并發癥預防關鍵性的一步,應用危險因素評估量表對患者的狀況進行有效評估,是手術室護理有效干預的一部分,是手術室護理人員早期識別患者是否存在發生風險的危險,對風險發生的高危人群進行針對性的預防,合理分配有限的醫療護理資源。因此,通過正確安置手術患者標準體位--俯臥位,加強巡視及保護,保證手術的順利完成。
患者安全并不是一個新概念,南丁格爾就曾經說過:“醫院首先須具備的條件就是不傷害生病的人,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則”。很少有醫生、護士或其他醫務人員故意違反,但事實上在全球每個國家,每天都有患者在治療時受到傷害[14]。因此手術團隊必須熟練各種標準手術體位。體位安置正確與否是保證手術順利進行,提高患者術中舒適度,減少術中并發癥的關鍵環節。
作者:潘婕 吳偉東 侯文進 劉芳 龍艷婷 單位:暨南大學醫學院第四附屬醫院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暨南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