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前期綜合征的中醫護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方法
常規護理組予以常規的護理措施,中醫護理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予以中醫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1生活起居護理慎起居,適寒溫,中醫提倡“天人合一”整體觀。人體陰陽之氣變化是與四時陰陽變化密切相關的,根據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做好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護理,并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才能使得五臟六腑氣血調和,確保經前期綜合征的早日康復。春季護理應加強保暖防寒,衣服適時而減,出汗后不可驟減衣服,以免著涼,同時避免患者直接迎風;夏季患者應避免在烈日下暴曬,保持皮膚清潔,常沐浴;秋季干燥,多飲水,提高室內空氣的濕度;冬季患者應加強保暖,防寒,就寢前用熱水泡洗手足,保持室內空氣溫暖,可用暖水袋或加熱袋等提高周圍溫度,減少戶外活動,外出加衣。
1.2七情護理中醫認為“女子以肝為先天”,肝主疏泄功能,調暢氣機、助脾運化、調達情志。《素問舉痛論》指出:“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女子較男子易出現情懷不暢,肝氣不疏,從而引起全身氣血異常,臟腑功能失常。護士應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針對患者的思想情緒,進行安慰,同時將本病的發病特點、規律、時間解釋清楚,并介紹其治療效果及預后轉歸,讓患者對病情有正確的認識,消除其焦慮情緒,保持心情舒暢。
對性情急躁的患者要耐心開導、不厭其煩,告其急則易怒,怒則傷肝,會加重病情;對于苦悶的患者要反復開導安慰,說明思則氣結,憂則傷肺;對于思慮過度的患者要告知思則傷脾,脾失運化,氣血不足;對于緊張恐懼的患者要解除其思想負擔,不然恐則氣下,不利恢復。
1.3飲食護理中醫學認為食藥同源,食物同藥物一樣,其溫熱寒涼之性,可以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食物的酸苦甘辛咸,為五臟所屬,太過不及,均對人體臟腑的氣血津液有重要影響。《黃帝內經》云:“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中醫飲食護理強調應根據患者五臟功能進行護理。肝火旺者忌食肥甘厚味及辛辣刺激之品,如辣椒、花椒、八角、小茴香等;肝郁克脾,脾胃運化功能受損,宜吃、蔥、蒜、陳皮蘿卜、金橘、薏仁等;氣質血瘀,宜吃疏肝理氣、活血化瘀之品,如山楂、玫瑰花、醋等;脾腎陽虛,宜吃八角、小茴香、桂皮、黑木耳、羊肉等;血虛患者宜吃胡蘿卜、紅薯、西紅柿、赤小豆等。總之,熱證忌食辛辣、溫熱之品,宜食清熱、生津、養陰之品;寒證忌食寒涼、生冷之品,宜食溫里、散寒、助陽之品;虛證忌食攻伐之品,宜食補益之品;實證忌食補益之品,宜食疏利、消導之品。
1.4療效評定痊愈:無不適癥狀,或偶爾出現癥狀,但無明顯不適。有效:有癥狀但是不頻繁,患者有不適感。無效:癥狀頻繁,患者有明顯不適感。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均數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3討論
中醫護理認為人體臟腑、經絡、氣血為內在聯系的有機整體,強調人體與自然界的關系。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有兩個:一是整體觀念,二是辨證施護。對于經前期綜合征患者,護士可以根據臨床中醫證型及相關健康問題,提出因時、因地、因人而異的護理措施及健康指導。腎陽虛患者,注意防寒保暖,避免當風,多吃溫性食物,少食寒性食物;腎陰虛患者,避免室內溫度過高,多吃滋陰類食物,少食溫燥食物;肝郁氣滯患者,以情志開導為主,多食疏肝理氣食物,少食溫燥食物,以免肝郁化火;脾氣虛者,避免憂思傷脾,多食助脾運化食物,避免暴飲暴食。本研究表明,中醫護理組療效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可見中醫護理在經前期綜合征患者的治療中有積極意義,值得臨床推廣。
作者:潘麗文董淑俊劉晶華趙妍妍沈會單位: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醫康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