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教學服飾圖案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圖案,廣義概念可解釋為“設計”,英文名稱為“Design”,既有“制圖”之意也有“設計”之意。圖案的狹義概念可理解為裝飾紋樣,是將自然景物或幾何形體進行提煉加工,通過概括、夸張、取舍等藝術手法,使之成為具有一種裝飾性效果的紋樣組織形式。服飾圖案是圖案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它的主要目的是服務于服裝。服飾圖案可以直接作用于服裝,起到美化服裝的裝飾作用。服飾圖案的色彩表現,能潛移默化地提高設計者的色彩修養,使設計者更深刻地理解色彩的精神內涵。高等職業教育是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20世紀50年代起,世界發達國家相繼建立和發展了這一新的教育模式,從而對本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高職高專院校的服飾圖案課程作為一門基礎課程,課時量偏小。因此,在授課過程中,盡量壓縮提煉理論內容,豐富實踐內容。授課內容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選擇更加適應現代高職高專院校大學生興趣的方法,使服飾圖案課程的教學成果更加完善。
1.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特點
到2008年,我國境內普通高等學校已達2263所,其中高職(專科)院校1184所。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3.3%。高等教育的迅猛發展,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由于高職教育的特殊性,和傳統研究型大學相比,應有所區別,理應走出一條新路。雖然高職高專的學生和普通高校生一樣都具備當代青年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他們的一些不足。
(1)文化基礎差,入學成績普遍偏低近幾年來隨著高校的全面擴招,高等教育的學生綜合素質也在明顯的下降,專科這個層次的學生已經是高等教育的最低層次。況且在服裝設計領域生源是多方面。生源大致分為三類,一種是藝術類考生,有一定的美術設計基礎,但文化課較差;另一種是普通高考生,文化課成績相對較好,但沒有美術設計基礎。第三種是對口升學的考生,有一定服裝設計、制版、工藝方面的基礎,但是不是很扎實。
(2)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不足,學習習慣不好大部分學生,尤其是藝術類的學生都帶著原來的一些不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而且在課余時間,這些學生也不能自我加壓。有一部分學生學習踏實,但缺乏目標性;尤其是家庭經濟不太寬裕的學生,雖然在專業課程上學習很努力,但由于生活的環境使得知識面太窄、太淺。還有一部分學生懷著消極的心理入學,對于專業課程和文化課程根本不屑一顧。這就在教學上給專業教師一定的壓力,教師除了專業的講授外,還要想盡各種辦法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學習興趣。
(3)對專業的理解過于單調由于學生在入學前對服裝設計沒有太多接觸,很多學生對服裝設計只停留在縫制服裝的過程或者停留在大型時裝會的層面。在學習服裝設計課程時存在幾種情況:一種是對服裝設計很感興趣的學生在學習時存在過高希望,以為學完某些課程后很快就可以讓自己成為一名出色的設計師;一種是對服裝毫無興趣的學生在學習時面對專業無從下手,越是感覺無從下手就越持有消極態度;還有一種是能夠腳踏實地的去學習,但是學習內容和怎么學習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課程內容能夠很靈活、很實用、面很廣可以產生良性引導,從而對設計專業有一個更加清楚地認識,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
服飾圖案課程是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的一門設計基礎課程。圖案是極具裝飾性的一種藝術形式,服飾圖案在服裝設計中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現今人們對服飾的要求趨向于個性化,而服飾圖案的靈活性正好能適應這些需求,服飾圖案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結合高職高專服裝設計專業的特點,它是一門基礎課向專業課程過渡的橋梁學科,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雖然是基礎課程,但是在服裝設計專業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讓學生了解服飾圖案在服裝設計、服裝工藝、服裝結構、畢業設計等課程中的實際應用,在市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3.服飾圖案在教學過程中的特色應用
在服裝設計課堂教學中,最忌諱學生對學習內容印象不深、理解不透、敷衍了事,死學硬記。要在課堂中實現學生能將所學內容理解透徹,加深記憶,活學活用,這就需要師生的雙邊活動能更好地將學生與知識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創造一個和諧、融洽、活躍的課堂氣氛。做到這一點,歸根到底要看學生的學。實際動手是服飾圖案課堂中最容易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法和手段。
(1)對圖案的認知對圖案認知是一個很重要的開端。選擇好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對這門課程產生興趣。反之,輕則學生會覺得這是一門無聊的課程,重則學生會對本專業產生反感情緒。所以這個對圖案的認知學習不能用看書理解定義這種傳統的方式。建筑、服裝、家具、街道等很多與學生生活密切的事物都有圖案的影子,從身邊一些熟悉的圖案出發,漸漸引申到具有創意的圖案。這樣的方法能讓學生對圖案的認知更加深刻、感興趣。
(2)對圖案分類、表現形式的學習對于圖案中傳統圖案、人物圖案、動物圖案、風景圖案、幾何圖案的紋樣都應了解。因為課時量有限,學生在了解了這些紋樣后可以針對自己的興趣再深入的學習和研究。表現形式包括單獨紋樣、適合紋樣、二方連續、四方連續。紋樣組織形式是學習表現形式的重中之重。這是進入服飾圖案學習的一個臺階。
(3)服飾圖案的工藝手法這個關節需要教師掌握大量的正流行的一些圖案裝飾工藝手法。市場中,除了圖案紋樣的設計之外,紋樣的工藝處理手法亦是設計者必備的專業知識。在學習了市場的工藝手法后,還可以自行設計研究新的工藝技法。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動手能力。
(4)服飾圖案的實際運用服飾圖案的創作其實就是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在素色T恤、牛仔服裝、鞋、等可以創作的服裝上進行發揮,服飾圖案就不只停留在書面上、紙面上。這樣,不僅可以發揮學生對圖案創作的激情還可以讓學生對熟悉圖案的工藝處理。對將來就業于設計崗位的學生也是一次很好的實踐。
4.結束語
總之,通過客觀地剖析服飾圖案基礎課程,使我們清晰地認識到服飾圖案課程在高職高專院校中的授課特點。只有在教學中不斷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改變思路,將一些更新更容易引起學生興趣的題材放到課堂當中,將情感與知識合理的結合起來,才能培養出專業更加扎實,人格更加健全的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