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觀賞魚市場發展現狀及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引言
合肥市作為安徽省省會,地處安徽省中部地區,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逐步成為中國中部地區的交通樞紐,如合肥火車站、合肥南站和新橋國際機場等,其地理位置的優越性為合肥市的觀賞魚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由于合肥市經濟、文化等產業均處于蓬勃發展的階段,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已經從過去解決溫飽問題到不斷追求精神文化的層面上,觀賞魚作為精神消費品,它的需求量和質量成為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2合肥市觀賞魚市場發展現狀及問題
2.1觀賞魚品種單一,質量低,高檔產品匱乏合肥市面上雖有觀賞魚出售,但其品種不多,主要有金魚、錦鯉、龍魚、斗魚等,金魚大部分是草金魚,像蝶尾、水泡、龍睛、珍珠、望天、水泡等高品質金魚品種幾乎沒有,錦鯉大部分是大正、昭和和紅白等常見品種,熱帶魚品種更是缺乏。而且觀賞魚的質量不高,大部分來自一些生產廠家剔除的次品或者處理品,魚體畸形,鱗片不完整,花紋單調或無花紋等等,此外由于品種質量不高、繁殖培育技術較低以及運輸渠道不成熟等造成大部分觀賞魚的體質不高,甚至處于病態,導致許多消費者反映購買的觀賞魚沒幾天就生病甚至死亡。
2.2觀賞魚配套設備低端、技術含量低且更新力度低目前,合肥市面上養殖觀賞魚的配套設備處于低端狀態:(1)大部分仍使用簡單的水族箱作為養魚器皿,水族箱外型單一,多為普通玻璃制作,透明度低,觀賞性弱,材質較低,易碎;且水族箱造景單調,造景技術不足,箱內水草、石材、假木等造景因素搭配不協調,缺乏美感;(2)過濾設備差。大部分仍以過濾棉,活性炭,石英沙作為過濾材料,其過濾后的水質不達標,增氧方式單一,大多數仍采用外界增氧通過輸氧管輸送到養殖水體,水循環效果較差,水體中溶解氧不均勻。由于設備低端,大部分養殖水體需不斷更換,進行人工更換難免對魚體造成損傷,更有甚者直接用手捉魚,這樣會破壞魚體表面黏液,以及不按新舊水換水比例而將所有水體更換,這樣會突改養殖生態環境,導致部分觀賞魚生病或死亡;(3)照明系統單一。多未依據所養殖觀賞魚的習性設置,多為普通日光燈、白熾燈,大部分觀賞魚飼養者不會合理設置照明時間和光照強度,導致所放養魚體體色暗淡或潔白無光彩,以及導致水族箱內植物枯萎,光合細菌死亡;(4)繁殖培育技術匱乏。自主培育的品種少,良種更少,不能自產自銷,主要依賴外地批發;飼養技術原始,技術更新慢,如存在一料多用,即將某一種觀賞魚飼料作為多種觀賞魚飼料,沒有因魚而食,導致觀賞魚的體型、花紋單一,不能完全發揮其品質優勢,甚至抑制品質優勢的出現。由于經濟效益、養殖技術、職業規劃等因素,觀賞魚養殖者對設備的更新與技術的提高沒有深刻的認識。這些不利因素阻礙了合肥觀賞魚市場的發展,甚至與國內外市場發展脫節。
2.3觀賞魚養殖基地少,規模小目前,安徽省雖已形成合肥-淮北-阜陽3市一線觀賞魚產業帶[1],但安徽省境內觀賞魚養殖基地少,合肥市觀賞魚養殖面積僅有33hm2,只有安徽紅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孔津湖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少數觀賞魚養殖基地,且起步都較晚,安徽紅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2014年才被評為市級水產良種場,且目前為合肥市內第一家規模較大的觀賞魚養殖場,這些與國內其他觀賞魚養殖基地相比規模太小。如江蘇省徐州市觀賞魚養殖面積達到153hm2[2];廣東省觀賞魚養殖面積達到1萬hm2,僅廣州市一個芳村區的觀賞魚養殖面積就達到133hm2[3];天津市觀賞魚養殖面積超過340hm2[4]。
2.4銷售觀賞魚的渠道窄、模式單一,服務質量低目前合肥市觀賞魚市場覆蓋面積小,主要集中在蜀山、廬陽、經開等區,分布不集中,知名度低;銷售渠道窄,銷售對象主要是觀賞魚終端消費者和觀賞魚專賣店,往外地的銷售量很少;銷售方式單一、多為小型實體店銷售,網上交易量少,且多屬于一次性銷售,觀賞魚配套產品較少,缺乏跟蹤性服務,服務人員、技術人員都缺乏,服務質量得不到保障。
3發展對策
3.1加強政策對觀賞魚產業的扶持力度2013年安徽省政府《加快現代漁業發展的意見》提出要積極發展觀賞漁業。因此,建議合肥市政府及農業、漁業等相關部門將觀賞魚產業納入全市政策體系,逐年提高政策扶持力度;在市內高校建立觀賞魚學科平臺,培養高技術人才;支持觀賞魚養殖企業、觀賞魚苗種繁育基地、觀賞魚經銷商的發展并提供相應的資金扶持;支持與觀賞魚相關的科學研究,重點開展觀賞魚新品種研發、觀賞魚配套設施研發。
3.2加強合肥市觀賞魚基地和銷售市場建設依據合肥市地理、氣候等特點,因地制宜大力建設和發展觀賞魚養殖基地,擴大養殖規模,依托引進優質觀賞魚品種并加以繁殖培育,提高自主繁育能力,創新優勢魚種,并在現有觀賞魚銷售市場基礎上,整合市場,建設、擴大銷售市場規模,指導、規范觀賞魚市場發展進程,促進市場健康發展。如天津市因地制宜發展觀賞魚市場,已建設成11個規模大、影響力強、管理高水平的養殖園和多個知名觀賞魚交易市場,如天津中環花鳥魚蟲市場、天津東麗觀賞魚市場、天津曹莊花卉市場、天津梨園頭花鳥魚蟲交易中心等。
3.3加強觀賞魚文化建設在政府指導下,依托安徽省水族協會,結合合肥市觀賞魚市場。主要建設方向如下:(1)定期舉辦合肥市觀賞魚文化節。加大觀賞魚文化節宣傳力度,培養并提高人們對觀賞魚的興趣,爭取將觀賞魚文化節做成一個旅游項目、為合肥市帶來一條新的經濟增長鏈。如貴州黔州三都以觀賞魚為依托打造的三都水族端節,2004年正式建設,在2007年就由此帶來2.9108億元的旅游收入,2009年達到5.4165億元,相比2007年增長86%,在2010該節日更是達到新高潮[5]。還有近年來安徽省內舉辦的“安徽合肥龍蝦節”[6]就是關于龍蝦文化的節日,通過節日的舉行,合肥龍蝦近年來一直熱銷。(2)定期舉行合肥市觀賞魚大賽。邀請國內外觀賞魚愛好者、養殖者參賽,并大力邀請國內外觀賞魚資深鑒賞者作為大賽裁判,努力提高合肥市觀賞魚市場知名度。整合競賽優點,提高合肥市觀賞魚文化廣度和深度。如2015年在天津舉辦的“中環海豚杯”全國錦鯉巡回公開賽,吸引了10多個省市地區共100多家國內頂尖錦鯉養殖場和有關企業參賽[7],這次大賽大力促進了國內觀賞魚市場的交流,為天津本地觀賞魚行業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3)創辦合肥市觀賞魚期刊、雜志。目前國內市場上有《水族世界》、《水族商情》、《中國觀賞魚》、《北京水產》等等,可以借鑒它們的經驗進行創辦。通過期刊、雜志可以向消費者科普觀賞魚知識、養殖技術等,培養人們對觀賞魚的養殖興趣,促進人們消費觀賞魚。
3.4創新銷售模式,提升服務理念以消費市場為導向,結合消費群體特征,打造合肥市觀賞魚銷售品牌,豐富、創新與觀賞魚的配套產品,實行線上線下銷售模式[8],加強網絡銷售渠道開發與市外市場開發,努力創造國際知名品牌。加強觀賞魚從業者的素質教育、技能培訓,聘用高技術人才。做好售前、售后服務,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創造優質服務。銷售這方面可以借鑒國外銷售模式案例,如新加坡領先世界的銷售發展模式[9]:(1)先進的管理理念。注重企業發展理想與技術的更新,以確保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售前確保魚整體正常、售后提供技術服務等;(2)因地制宜的營銷模式。由于新加坡無觀賞魚水族市場,因此銷售者打造出一條從養殖到休閑、從觀賞魚水族器材批發到零售服務的超市式服務模式;(3)觀賞魚企業具特色的發展模式。主打觀賞魚品種,并經營水族箱、水族造景材料、魚藥、飼料等與觀賞魚配套產品,發展一站式服務,這些發展模式使新加坡成為世界最大的觀賞魚輸出國,產值達3220萬新幣(約1.47億元人民幣),出口量占世界的1/3。
4結語
發展好觀賞魚產業,有利于提高城市文化內涵、增加財政收入,增加就業崗位,提升人們精神生活水平。合肥觀賞魚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只要抓住發展機遇,合理規劃,勇于挑戰,觀賞魚產業將成為合肥市新的經濟增長點。合肥市觀賞魚市場將繼廣東和天津成為國內又一主要觀賞魚市場。
作者:韓化軒 單位:合肥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