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師生頂崗支教實習指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傳承雜志》2014年第七期
(一)實習滿意度情況實習滿意度指實習生對自己實習情況的滿意程度,是實習生對自己實習過程和實習結果的主觀感受與預期狀態的比較評價,與實習生實習環境、實習崗位、自身期望、能力評價與實習經歷有關。從調研的情況來看,表示“滿意”的實習生占11.3%,“一般滿意”的占38%,“不太滿意”的占45%“,不滿意”的占6.7%。這表明,高師生從自身職業能力培育角度來看頂崗實習的實效性,與預期狀態有一定差距。
(二)實習指導基本情況1.實習存在的遺憾和不足。對于頂崗實習存在的遺憾和不足,61.7%的實習生選擇“教學中缺乏指導,自身教學問題沒有得到充分發現并改正,有時候在教學中重復錯誤”,21.7%的實習生選擇“學生的成績沒有得到明顯的提高”,35%的實習生選擇“與學生間缺乏真正的交流與溝通”,13.3%的實習生選擇“所教科目非自己特長,鍛煉意義不大”,10%的實習生選擇“其它”。2.存在遺憾和不足的主要影響因素。對于存在遺憾和不足的主要影響因素,高師生有一個初步的判斷,各選擇項所占比例為:“自己不夠主動請教并嘗試多種方法”占38.3%;“學院沒有做好指導工作”占24.6%,“受援學校當地一線老師沒有很好地指導”占13.4%,“學生基礎太差,教學設計無法實現”占10.2%,“教學任務繁重”占7.5%“,其它”占6%。3.當地教師實習指導情況。關于當地教師實習指導情況,認為“基本沒有指導”的實習生占38.3%,“不常指導”的占33.3%,“有時指導”的占21.7%,“經常指導”的占6.7%,總體來看,實習生獲得受援學校當地一線教師的指導不足。4.你認為最需要指導的地方。就實習過程和實習結果來看,高師生對實習指導的需求有自己的評估,各項占的比例為:“學生管理方式”占38.3%,“課程教學”占28.3%,“學生心理輔導”占26.7%,“環境適應與實習規劃”占6.7%。
(三)實習成功的主要影響因素對于高師生認為實習成功的主要因素,各選擇項所占比例排序為:實習指導的專業性與及時性>專業知識與技能的靈活運用>教學反思與經驗積累>從教熱情與積極主動性>實習生之間的經驗交流,各項所占的百分比(從高到低)分別為:31.3%、24.7%、23.5%、9%、6.5%。
二、頂崗支教實習存在的主要問題與歸因分析
由于頂崗支教具有全職頂崗的性質,實習生處在與實習點學校教師同等的地位,因此學校將實習生作為全職教師進行要求和考核。由于實習時間長,高師生得到了充分的、全方位的教育教學實踐鍛煉,對高師生專業成長和職業能力的提高程度確實要大于傳統實習。但是,調查發現,有超半數的高師生對頂崗實習還是感到“不太滿意”或“不滿意”,針對實習中存在的遺憾與不足,有超六成的實習生認為“教學中缺乏指導,自身教學問題沒有得到充分發現并改正”。調研結果顯示,主要影響因素來源于以下幾方面。
(一)實習生教學任務相對繁重,缺少實習交流與請教的時機。由于對口支援學校地處邊遠貧困地區,教師缺口大,支教學生填補了空缺的教師崗位,教育教學任務普遍比較重。從調查情況看,實習生人均20節的周課時量和大量的班級教育管理事務,相對于“新手型教師”而言,教育教學任務相對繁重,使得實習生疲于應付,不能預留足夠的時間與經驗豐富的“專家型教師”交流和請教的時機。這種“偏重實踐,缺少反饋”的實習方式使得實習生在整個實習期間一直處于自我探索階段,教學問題無法自我覺察、充分發現并改正,有些教育教學錯誤難免重復出現,使實習生的自信心倍受打擊。
(二)職責不明確,途徑不通暢,帶隊教師缺少實質性的在崗指導。調研發現,目前,高師院校帶隊指導教師對實習生管理和指導采取的方式主要是“送下去—中間巡回指導—接回來”的粗放管理模式。因此,對實習生有針對性、實質性的管理與指導就顯得不足。主要原因表現在,一是實習點地處少數民族邊遠貧困山區,分布廣、數量多、交通地理位置限制多,帶隊指導教師“分身乏術”。二是高師院校要求帶隊指導教師對實習生實習過程負責全面指導,但沒有具體明確帶隊指導教師角色定位和實習指導內容、目標和職責范圍,在學院配給的帶隊指導教師數量相對不足、實習指導時間不足和溝通途徑不暢的情形下,帶隊指導教師“有心無力”。
(三)保障和激勵機制不健全,當地教師實習指導參差不齊。頂崗實習支教,受援學校具有管理、指導、評價的職責。雖然高師院校與受援學校簽訂頂崗實習支教協議書,并將實習指導寫進了有關條款。但調研發現,從受援學校來看,由于缺乏制度上的保障和激勵機制,缺少實習指導實施細則和統一規范的要求,受援學校對實習生的實習指導也不是很重視,沒有具體指定實習指導教師和明確實習指導職責,或安排了指導老師,但是因指導教師在時間、責任心、態度、個性等的差異以及實習生實習環境、實習過程、主動性等方面存在差異,實習生獲得的實習指導參差不齊。因此,超七成的實習生認為當地教師“不常指導”或“基本沒指導”。
三、頂崗支教實習指導的意義與作用
(一)加強高師生教師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從實習本身的角度來看,作為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重要表現方式,頂崗實習的價值追求應體現在對師范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意義和作用上。然而,師范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一直是高師院校面臨的難題,尤其是近十年的高校擴招使大學生就業市場日趨飽和,職業競爭日趨激烈。在這樣的背景下,創新教師教育模式,提高師范生的職業競爭力成為高師院校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面對新時期對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高師院校必須重新思考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的培養方案,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以促進高師生專業發展為目標,以開發實踐性知識為突破口,真正體現重實踐、強能力、高素質、全面發展的教師教育培養新理念。頂崗實習支教作為教師教育實踐教學新模式,對促進高師生職業能力提升有重要意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因此,亟需從頂崗實習支教與高師生職業能力培養關系的角度,探討頂崗實習支教對促進高師生職業能力的實效性和路徑,完善頂崗實習支教工作。
(二)健全實習指導工作機制對完善頂崗支教工作的必要性。與“實踐—認識—實踐”的認識論觀點不同,師范教育遵循“認識—實踐—認識”的特殊途徑,高師生在實習前接受了系統性和專業性的教師教育課程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但高師生原有的知識和技能結構能否獲得優化和深化,關鍵在于實習指導的有效性和及時性。“如果說教學實習是一個教師職業準備中唯一的、最有利的介入,那么,實習指導就是介入其中唯一的、最有力的過程。”真正的教育實習是在指導教師的有效指導下,能切實提高師范生職業能力的實習。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如果缺少指導老師的評價與反饋,那么實習生總結提高的路徑就會受到阻滯,遇到問題時找不到可以咨詢求助的導師,以致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實習實效性不強。因此,專業性、及時性的實習指導是實習成功的首要影響因素以及高師生職業能力是否能得到提升的關鍵。
四、建議與對策
(一)提高高師生頂崗實習支教主體意識。高師生是頂崗實習支教的主體,實習的最終效果還是要看高師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能否得到充分發揮。由于多數高師生不能很快適應新的環境和由“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變以及自身知識結構和實踐經驗的不足,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往往是初上講臺的高師生無法預期的,也無法自覺發現并改正,尤其是經濟比較落后的民族地區,問題會更多、更突出。雖然高師生對實習指導的重要性有一定認識,認為實習指導的專業性與及時性是影響實習成功的首要因素,但是由于自身性格、時間、溝通技巧等因素,他們不能主動獲得實習指導。因此,高師生應該在思想上重視和珍惜頂崗實習支教活動對自我職業能力的鍛煉機會,加強實習期間的自我管理,在態度、行為選擇上積極、謙虛地請教指導教師,克服實習工作任務繁重的困難,主動聯系指導教師,暢通實習指導溝通途徑。
(二)嚴格帶隊指導教師的選擇標準,規范帶隊指導教師工作內容和職責。頂崗性支教的要求必然高于一般教育實習,必須建立健全一套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以加強管理、指導和檢查,保障支教工作高質量地進行。高師院校要明確實習帶隊指導教師應具備的知識結構與能力,選派和指定具有正確學生觀、教育觀、敬業心、責任心和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充當實習帶隊指導教師,并規范帶隊指導教師工作內容、方式和職責,改變目前“送下去—中間巡回指導—接回來”的粗放式指導模式。一是要制定相關制度健全帶隊指導教師實習指導時間、途徑和經費補貼等方面的保障機制,明確實習指導的內容、目標和角色定位,妥善做好指導與管理。帶隊指導老師不僅要對實習生進行教育教學實踐技能方面的指導,在巡回指導過程中經常檢查學生的實習手冊與教案準備情況、聽課與評課,分析學生的實習日記和教學反思,在學生教育教學出現困擾的第一時間提供幫助與支持。同時,當實習生對教師角色有困惑,對自己的專業發展迷茫的時候,要及時了解其心理動態,以朋友的身份幫助其解決心理困惑。二是要創新實習指導的組織形式與管理模式,建立遠程實習指導模式。通過移動飛信、電子郵件、電話等方式進行實習指導,規范具體方法,注重時效性,降低溝通成本,保障實習指導溝通途徑暢通,促進師生之間、實習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三)健全當地教師實習指導保障和激勵機制。聘請受援學校當地經驗豐富的一線教師做實習生的實習導師,制定實習指導實施細則和統一規范的要求,要具體指定實習指導教師和明確實習指導職責。同時,建立健全激勵機制,鼓勵與促進實習導師給實習生上示范課;指導實習生備課,組織實習生相互聽課、評課,并給予有效的指導;傳授班級管理經驗,及時有效解決實習生在教育教學方面遇到的各種問題與困惑,從而有效促進高師生在課堂教學、班級管理、學生工作等各方面的專業成長和職業能力的提升。
作者:曹紹平陳丹單位: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