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均衡發展教育工作總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該區把貫徹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作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務來抓,通過“雙創雙樹”(創名牌學校,創特色學校;培樹名校長、培樹名教師)活動的開展和“兩抓一深化一打造”(內抓教師隊伍,強素質、增內涵,在教育教學成果上創一流;外抓標準化學校建設;深化特色學校創建;打造一支過硬的學校領導班子隊伍)重點工作的推進,有力促進了辦學條件、辦學水平、師資隊伍、教育質量的均衡優質發展。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過程中,他們的主要做法:
一是努力改善辦學條件,讓硬件先均衡。近年來,該區累計投入2億元,實施了校舍改造、標校建設、集中供熱、環境改善和現代教育技術裝備“五大工程”。先后完成了10所學校的校舍改造、6所學校的標準化學校改造、16所學校的集中供熱改造,對全區學校,特別是邊遠薄弱學校的校園環境進行了美化、綠化、亮化,對內部設施進行了升級,鋪設塑膠跑道(塑膠操場)13條,更新桌凳1.3萬余套、購置電子白板130套,多媒體85套、新配電腦800余臺。目前,全區27所學校全部實現了集中供熱(5所學校為空調取暖),全部建成了校園網,校校實現了光纖上網和多媒體進課堂,實現了區域辦學條件的均衡配置。
二是加強兩支隊伍建設,讓校校出名師。為全面提升校長素質,該區專門制定了校長培訓計劃,先后開展了26期“校長論壇”,組織27名校長,赴北京師范大學“全國骨干教師高級研修班”進修,并到北京史家小學、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等名校掛職鍛煉,到山東向陽小學、江蘇洋思中學、義烏實驗小學、上海市盧灣區第一中心小學、尚德實驗學校等全國知名學校進行參觀學習。同時聘請師大教授、學院教授、一中校長為學校校長講課。要求學校校長不僅要會管理學校,還要有明確的辦學思路和辦學思想;不僅是一名管理者,還要成為一名教育專家;不僅要親自任課,還要成為教育科研的帶頭人。近年來,先后有4名校長被評為“省骨干校長”,5名校長被評為省特級教師,6名校長被市評為優秀科研型校長。在抓好校長隊伍建設的同時,該區在全區中小學教師中實施了“教壇新秀——教學能手——骨干教師——名師”的梯隊式名師培養體系,通過加強教育聯盟體建設,鼓勵優秀教師到薄弱學校任教、開展校際間的師資交流和教研團隊建設等措施,構建了區域教師團隊均衡發展的新體系。近年來,先后從師范類畢業生中擇優錄用400多名教師,培養出國家、省、市級骨干教師230余人,400余名教師在全國、省、市各類教學比賽中獲獎。
三是全面提升教育質量,讓課堂更高效。該區把減輕學生負擔、保護學習興趣、實現主動學習作為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通過“三個創新、一項改革”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三個創新”,即創新備課(實行同頭備課、集體備課、教案學案兼備、教案統領、個案創新)、創新教法(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加強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創新反思(將課后反思變為課前充分準備、課中積極應變、課后總結反思)。“一項改革”,即作業改革(體現兩化一精:生活化、個性化、少而精)。在打造高效課堂的過程中,采取“發現典型、總結經驗、示范引領、以點帶面”的工作方法,如趙都小學探索出的“5+X”模式、實行“作業紙”,小學總結出的高效課堂六大模塊,聯紡學校探索出“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當堂訓練,變式提高”的教學模式,回車巷小學的“預習紙”、“當堂測試卡”、“每課必會”,優化了作業內容,優化了作業目標,優化了個性作業,都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總結出了成型經驗。
四是健全完善激勵機制,讓評價更科學。該區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考核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指標,積極探索并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學校工作評價體系,確立了“年終考核”與“定期考核”相結合、“單校考核”與“盟校考核”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將每年年終“一錘定音式”的靜態考核變為經常性的動態考核,制定了《交好五本帳,一期一亮相考核辦法》,重點對校本革命實施和特色學校創建、改善辦學條件、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安全穩定、校園文化建設等五項工作進行細化、量化,并根據學校規模分出了不同的序列,掛賬考核,定期通報,使大家處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開展競爭,有效激發了學校創先爭優的工作熱情。同時,將區內的教育聯盟體進行捆綁式考核,使強校從師資、管理、科研、資源等各個領域全力幫扶弱校,有效地縮小了校際之間的差距,推動了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