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創業教育扶持體系的建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大學生的創業教育要取得明顯的成效,僅靠高校是不夠的,應由政府、高校和社會綜合協調、共同實施。高等院校是開展創業教育最主要的力量,而政府機構和企業等社會力量則是創業教育重要的參與者。高校、政府、社會力量應當圍繞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資金支持、政策服務等多方面,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大學生創業教育扶持體系。
積極發揮高校對創業教育的主導力量
高校應在政府和社會力量的大力支持和有效配合下,努力發揮其主導作用。第一,轉變創業教育理念。相對于傳統教育而言,創業教育在于通過對學生知識的系統傳授和技能的模擬訓練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在教育方式上突出學生主體的積極性,并與實踐相結合。因此,高校必須盡快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深化改革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從就業教育拓展到以創造、創新、創業為主體的創業教育,整合現有的學科資源,將創業教育納入到高等教育的綜合教學體系中,積極引進和借鑒歐美教育發達國家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系統地開設符合中國國情、適合地方區域經濟的創業教育課程。第二,加強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師資是創業教育課程教學的關鍵。創業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活動,教師的學識、經歷和經驗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學的效果。因此,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一定要注重實踐性。一方面,高校可以選派教師到生產或銷售企業一線進行掛職鍛煉,鼓勵教師從事創業及創業實踐體驗,在實戰中積累創業經驗;另一方面,高校應加大對社會資源的利用,通過多種渠道引進和聘任經驗豐富的成功創業者、企業家、技術專家參與創業教育,從事兼職教學和研究工作。第三,開展創業實踐活動。創業教育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開展創業實踐活動是創業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高校應當將創業教育的理論教學和實習實訓有機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創業創新意識,營造濃厚的創業校園文化氛圍。高校可通過舉辦創業沙龍、創業社團、創業計劃競賽、創業模擬訓練、邀請企業家進校定期舉辦創業講座等校內創業實踐活動,以及利用假期實踐、企業實習等形式,檢驗學生所學知識,積累創業經驗,提升他們的創業能力。
充分完善政府部門對創業教育的引領作用
近年來,隨著創業教育的深入,政府的勞動就業部門和教育部門也相應地出臺了一些優惠、鼓勵政策支持大學生創業,但是由于整個社會功利性的價值取向,缺乏鼓勵嘗試,促進學生創業的輿論環境尚未形成,部分政策在制定時缺乏一定的實踐依據,在執行時受到地方實際狀況的影響,對創業教育的推動效果不明顯。政府在創業教育中應該著力為創業者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制定并推動有利的創業政策、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創業教育領域、提供創業服務保障。宏觀上,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制定有效的政策并加大執行監督力度,努力為大學生創業營造有利的社會大環境。加強政府宣傳導向,建立完善的大學生創業幫扶機制,降低創業企業的準入門檻,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切實可行的優惠政策,形成全社會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業的外部環境。微觀上,政府部門要積極采取措施引導并推動社會力量進入創業教育領域,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并參與高校創業教育,可建立各種創業教育組織機構,在創業教育的師資建設、資金支持、法律援助、信息咨詢等方面發揮組織協調作用。
大力推進社會力量參與創業教育
從我國大學生創業的現狀來看,以企業為代表的社會力量在參與程度和參與方式上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企業所擁有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尚未被高校有效地利用。從國外的創業教育經驗來看,社會力量應當是創業教育的重要力量,企業可以為創業項目提供風險資金、科技孵化支持,同時,企業等社會力量應該全程化地參與高校的創業教育,向高校及時反饋社會對人才培養的具體需求,積極與高校聯合開發創業課程體系,參與設計并實施人才培養方案,為學生創業者提供創業指導,為學生創業提供實習基地和實習崗位,為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提供兼職師資,安排校內專職教師到企業實踐等。
大學生創業教育是目前社會關注的大問題。鼓勵、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讓更多的大學生成為創業者并成功創業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本文作者:洪琳單位: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國際交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