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雙語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問卷設計的有關情況
(一)問卷的編制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總體目標和學段目標,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等四個方面具體展開調查。根據課程的這4個總體目標編制調查問卷,并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必要的調整與改進,形成最終的問卷調查表。調查問卷共設置了21個問題,除了一共18題是單選題以外,17、20、21題是多選題。其中第1~7題是關于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一般問題;第8~11題是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數與代數方面的問題;第12~14題是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圖形與空間方面的問題;第15~16題是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統計與概率方面的問題;第17題是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綜合與實踐方面的問題;第18~21題是小學數學四大部分內容哪個部分的內容學喜歡用多媒體上。
(二)被試者的選取與正式測試選取A、B、C三所烏魯木齊市維吾爾族普通雙語小學五、六年級各兩個組作為研究對象。其中A校的5年級組記為A5,共有30人;6年級組記為A6,共有32人;B校的5年級組記為B5,共有36人;6年級組記為B6(1),共有27個人;6年級組記為B6(2),共有26個人;C校的5年級組記為C5,共有40人;6年級組記為C6,共有35人。統一由研究人員在規定的時間內測試后收回。共發放問卷220份,回收215份,經整理有效問卷為204份,其中五、六年級分別是94、110份。
二、存在的問題與分析
根據調查,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如下:
(一)影響師生的互動情況數據顯示,A所學校五、六年級62.5%的學生,B所學校五、六年級61%的學生,C所學校五、六年級73.3%的學生認為,在數學課堂上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情況跟傳統教學差不多,B所學校的5.1%的學生認為比以前減少了,多媒體輔助教學影響了師生互動情況。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學關系已不是傳統的“教材—教師—學生”三元關系,但如果把教學活動中的“師生”關系轉變為“人機”關系,那是錯誤的。
(二)影響知識的掌握數據顯示,A所學校五、六年級58.9%的學生,B所學校五、六年級61%的學生,C所學校五、六年級63.3%的學生認為,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上數學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跟傳統教學差不多,還有少部分學生認為知識的掌握比以前減少了。通過對學生的訪談得知:好的課件他們很喜歡,但有些課件根本不美;由老師講解、演算會更詳細;有些內容跟書本上的內容一樣;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反而讓他們不理解內容。老師對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依賴性強。
(三)忽略板書數據顯示,A所學校五、六年級53.6%的學生,B所學校五、六年級45.6%的學生,C所學校五、六年級56.7%的學生認為,有時候不理解計算方法、公式推導,少部分學生認為多媒體在計算過程演示上起負作用。造成這樣的現狀,訪談得知:課件運算過程中,速度太快,并且不能長時間將演算過程作為范例,瞬時的記憶,難以加深影響,在練習過程中就會產生“懂”但“不會”的現象。老師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忽略板書的作用,導致學生在計算題中出現不太理解的現象。多媒體課件用于課堂教學,對于學生來說,只見步驟,不見過程。這樣的課件重在展示現象,忽視揭示知識形成和發展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仍是重“教”,而忽略了“導”和學生的“學”。
(四)忽略多媒體教學妥當的使用數據顯示,A所學校五、六年級56.7%的學生,B所學校五、六年級45.8%的學生,C所學校五、六年級39.3%的學生認為,使用多媒體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應該根據具體內容來決定。有時候教師忽略了多媒體教學的妥當使用。學生都希望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數學課堂教學,但是不希望頻繁使用,而是將課堂教學內容有效整合后使用。
三、結論
基于以上調查分析,可以得出如下主要結論:第一,多媒體輔助教學忽視揭示過程、培養能力。媒體課件用于課堂教學,對于學生來說,只見步驟,不見過程。這樣的課件重在展示現象,忽視揭示知識形成和發展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仍是重“教”,而忽略了“導”和學生的“學”。第二,多媒體輔助教學影響師生交流。第三,多媒體輔助教學忽視“板書”的作用。有的數學課件把教案搬上熒幕,以“課件”代替“黑板板書”,上課教師只需點擊鼠標,對其他教學手段置之不理,使課堂由“人灌”變成“機灌”。這些只是簡單應用了計算機的演示功能,教師成了播放員,學生成了觀眾。第四,教師的認識不足。因為數學是雙語教學,教師對教學的準備工作做得不足,技術上也沒有充分的計劃,從而使得多媒體輔助教學反而變得復雜化。
作者:阿衣提拉·買買提單位:新疆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