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茶學在高校大學生創業中的示范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茶文化的發展中,茶道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身也具有特殊的藝術氣息,對人們思維的形成、性情的熏陶都有非常大的影響。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社會發展也越來越開放,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地域的人們都在一起進行交流,因此,對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的形成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尤其是大學生,他們是現階段社會中一種特殊的群體,思想比較激進,對新事物很好奇,也很受其影響。本文正是對茶文化進行描述,并在大學生的創業中進行分析,以此提高大學生的創業率。
關鍵詞:傳統茶文化;大學生創業;示范作用
現如今,社會中的創業壓力與日俱增,因此,關于大學生的自主創業問題也越來越受關注,大多數的大學生都只注重自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卻忽略了其自身的創業思維模式,以至于到現在為止,仍沒有人做過任何研究。由于社會過于復雜,大學生在進行創業的時候很容易受到外來因素的誘惑,無法有效的展現出自身專業的技能,因此,教師在進行授課時不僅要講解書本中的知識,還要注意思維模式的培養,使他們在步入社會創業時能抵御各種誘惑和磨難。茶文化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占有主要地位,大學生在創業時對于思維模式的培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1高校大學生在創業時存在的不足
1.1“眼高手低”現象
當今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接受了高等教育,畢業于一些高等學府,就把自身價值看得很高,大學生缺少自身的定位。也有些大學生家庭出身優越,在創業的過程中“眼高手低”,不屑于一些小企業發展,這樣導致大學生很難樹立自身的就業觀,沒有敢于創業的思想意識。針對大學生的這種“眼高手低”現象,學校多會安排一些創業的成功之人給大學生進行經驗指導,使其在步入社會創業時,能夠有規律可循,少走一些彎路[1]。而且現今的大學生多數都是溫室里的花朵,在安逸的環境下長大,缺少獨立意識,遇到困難,很難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
1.2“缺少自信心”現象
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的主要問題是自信心不足的問題,一方面體現在我國高校不注重為大學生創造良好的就業環境,而且很多大學生總愿意將自己的學校與其他高等院校作比較,在這方面就顯露出了自己的不足,導致大學生的自卑感。另一方面,在我國的社會發展下,對人才的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招聘企業注重的是學歷,這必然導致普通畢業的大學生與重點畢業的高校大學生存在明顯的差距,導致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的自信心不足。而且有些崗位在招聘人才時強調男女的差別對待,在就業過程中,女生總是處于劣勢,導致很多高校的女學生在創業過程中積極性不高,沒有公正合理的發展平臺。
1.3“焦躁不安”現象
焦慮不安現象主要是指學生在創業階段所碰到的困擾以及難題,從而引發的負面心理因素。學生的創業階段是一個與社會因素不斷接觸以及摩擦的過程,在此期間,學生會面臨很多生活上、社會上、人際上以及事業上的相關問題,并且,學生還會在某種程度上接觸到很多不良的負面信息。在學生步入社會的最初階段,以上問題會使學生產生焦慮不安等多種負面心理[2]。
2茶文化對高校大學生創業的分析
茶文化在我國當今社會的物質代表便是茶道,茶道是我國茶文化的核心標準,并且,不同視角下的茶文化會產生不同的茶道,而不同的茶道提供有效地體現出我國茶文化的內在含義,本文以茶道為出發點,并從學生創業方面出發,在提高我國大學生創業質量時,具體涉及到的茶道包括以下兩點。
2.1顯性方面
2.1.1茶道必須有嚴格的工序
以茶文化中的茶道為例,再將品茶、沏茶兩個階段結合在一起的過程中,所涉及到的每一個細節都有著不同層面的說法以及意義,茶道可以體現出茶文化的良好行為藝術以及品性藝術,給人一種沉醉、樸實、清新、自然的一種心靈上的享受和慰藉[3]。而怎樣才能擁有一個良好的茶道呢,在制造茶道的過程當中,品茶人的整個思想程序需要具有一定的行為規范以及良性秩序,并且,在一定的行為規范以及良性秩序的基礎上,整個過程還需要有規劃性的步驟,并在整體過程中樹立良好的目標,避免低級性的錯誤出現,只有這樣,才能完整的發揮出茶道的優勢。
2.1.2茶道必須有安靜的氣氛
茶道作為我國茶文化的核心標準,其還代表著事物的安靜化以及悠長化,一套良好的茶道體系能夠有效的使學生的內心感到輕松,并且在學生創業階段的外界因素腐蝕下,學生當前的心靈需要茶道的良性洗禮以及心靈安撫,比如,學生在創業階段會與社會各種因素產生接觸以及摩擦,在此期間,學生會面臨很多生活上、社會上、人際上以及事業上的相關問題,在遇到無法解決的難題或突發狀況時,安靜、悠長的茶道會使學生的心靈在某種程度上受到良性的安撫。這種氛圍可以使得學生在面對當前問題時內心變得冷靜[4]。
2.2品茶追求分享以及靜思
大學生在創業階段會產生一定的自我思維模式,這種模式的產生與學生當前所處環境以及過去所處環境有著直接關系,這種心理很可能導致學生在創業階段產生很多離奇古怪的想法。針對這一問題,茶文化的引入會針對學生內心的創業思維做到進一步的優化,避免學生再次產生不理智以及不平靜的負面心理。通過茶道對學生當前內心的良性洗禮以及心靈安撫,茶道的諸多因素會使得學生的身體以及內心變得清凈、自然。學生在創業階段會一直保持著良好、沉著、冷靜的正面心態,從而使得學生健康的成長下去。
3茶文化對高校大學生創業的措施
3.1設立適合的茶道選修課程
若想使茶學在各高校大學生的創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學校必須設立適合的茶道選修課[5]。隨著茶文化的不斷發展,大多數的高校都對茶文化建立了相應的科學體系,尤其是對課程的設置,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在不同程度上設立很多相關的課程。就現在教學模式而言,如果沒有設立相關的課程,直接將茶文化課程插入到大學生的課程中,學生是無法有效的掌握其要點的,只有這種潛移默化的教學模式,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學校可以設立不同的茶道選修課程,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等進行選課,教師與學生可以一起在課堂上探索茶文化的本質,以此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學校在設立課程時,還可以成立關于中華傳統文化的茶道選修課,對茶文化中的具體內容作為單獨的學科,以此進行獨立學習,進而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
3.2成立體驗式教學方法
若想使茶學在各高校大學生的創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教師必須在課堂上實施體驗式的教學方法[6]。茶文化的學習和大學生的就業在很多地方都是非常類似的,在大學生創業模式的學習中之所以引入茶文化,其目的就是在大學生進行創業時,對于所遇到的困難都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美的解決。在各高校的授課中,大學生在學習中必須有“知行統一”的態度,學校在設立茶道選修課時,應主要集中在畢業生的教學中,以此為今后的創業奠定堅實的基礎。為使學生更有效的學習茶文化,提高學習興趣,教師在授課時可以按照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科學的分組,以小組的模式體驗茶的奇妙,通過自身的實際體驗,分別說出自身的感受,而后進行評比,對優秀的小組給予獎勵。
3.3教師引導下的文化體會
若想使茶學在各高校大學生的創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學生必須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有自己的文化體會[7]。教師既是學生的傳授者,又是學生的引導者,科學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創業能力有很大的影響,尤其在進行茶文化的教學時,教師可以使學生充分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并將其轉變成創業過程中的反思,在反思的過程必須積極與教師及其小組成員進行有效的配合,教師做到“授業解惑”,小組做到團結互助。教師在進行茶道授課時,對其中出現的問題應該進行科學的劃分,并對不同的問題擬定一個小標題,在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互相進行探討,并總結出自身對茶道的認識,以此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
3.4課后實踐的個體強化
若想使茶學在各高校大學生的創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教師必須注重課后的實踐教學的個體強化。對于創業思維而言,培養的結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8]。大學生的創業也離不開社會的實踐,只有在真正意義上體驗過,才能提高學生堅忍不拔的品質,也只有經過不斷的實踐訓練,才能培養大學生正確的思維模式,最后成為強大的個體,并以此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
4結論
我國傳統文化在不斷的完善下越來越具有影響力,尤其是在教育方面更是不容忽視,在現階段大學生的創業中,通常都是利用茶文化,并與我國的“禮儀、仁義、和諧、寧靜”等思想進行有效的結合,是大學生在創業時越來越堅強、越來越勇敢,在遇到困難時不再退縮,勇于面對,以此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通過以上描述,對我國大學生現階段創業中存在的不足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并針對具體的問題在茶文化的影響下,提出了一些簡單的措施,以此來提高我國大學生創業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秦麗樺.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培養模式創新探索———以宜賓學院“茶產業就業創業培訓班”為例[J].技術與市場,2015,12(9):382-383.
[2]牛冰非.茶產業鏈與大學生創業機會探索[J].福建茶葉,2015(3):169-170.
[3]周海英.從茶產業就業創業培訓視角談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培養模式創新[J].福建茶葉,2016(6):15-16.
[4]關霞.以99°茶吧獨立運行為例探討河南省高職生就業創業教育培養模式創新[J].福建茶葉,2016(2):251-252.
[5]楊洋.論大學生創業對轉變傳統茶產業發展方式的推動作用[J].福建茶葉,2016(6):242-243.
[6]閆雯,李云飛.從特色茶吧的創立談大學生自主創業教育[J].福建茶葉,2016(4):281-282.
[7]趙坊芳,丁星星,安琪,謝穎等.網店創業之實踐探索———以江陰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開設“花之韻花茶鋪”網店為例[J].科技視界,2015(7):77+181.
[8]叢龍巖,顧興興,吳真.從99°茶吧的獨立運營談大學生創業教育和實踐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4(1):41-42.
作者:焦嬌 單位:保定職業技術學院